承兑汇票办理贴现费率市场化是利或弊?
根据银监会和发改委印发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银行承兑汇票承兑手续费自2014年8月1日起改为“市场调节价”(但真正收费还得到3个月公示期后),改变了延续16年的0.05%的定价标准,对商业银行和票据市场的发展都是一个重大利好。
根据银监会和发改委印发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银行承兑汇票承兑手续费自2014年8月1日起改为“市场调节价”(但真正收费还得到3个月公示期后),改变了延续16年的0.05%的定价标准,对商业银行和票据市场的发展都是一个重大利好。
放开承兑收费标准后,对商业银行而言,可以根据存款及存贷比情况来确定对企业的授信是发放贷款还是签发承兑,并根据出票人的资信度进行个性化费率定价,不再纠结过去收取的承兑汇票风险敞口管理费是否合规。下一步承兑业务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不增加的情况下,实际操作中可能分化出两类需求,一是以增加存款为导向的承兑业务,银行将会提高企业保证金的比例,尤其是在目前存款增长乏力的背景下,承兑业务无异是主动负债的重要路径,二是以增加中间业务收入为导向的承兑业务,这部分可能对基层银行更具吸收力,在商业银行的考核中,中间业务收入指标是举足轻重的,目前各家银行承兑手续费标准在2-5%之间,可能会出现将部分贷款转化成票据的冲动。按6月末全国承兑余额10.2万亿、敞口约6万亿计算,可以给银行带来1200-3000亿的中间业务收入。
票据承兑有了增加存款和中收这两大功能,承兑发行市场将会迎来一个繁荣期。对融资性票据而言,不是减少可能会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在民间票据市场高度发达的背景下,融资性票据贴现易于反掌,甚至比那些大大小小、期限长短不一的贸易性票据更受欢迎,所以只要签出不愁出路;二是目前承兑的主力军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各家银行承兑余额都较高,多的接近8000亿,少的也接近3000亿,其中8家上市股份制银行承兑保证金占比也达到了自营存款的14%,对存款稳定和增长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只要风险资产符合监管要求,相信股份制银行承兑业务未来仍将稳中有增。但工农中建交5家国有银行承兑余额均在4000亿左右,在各家银行的总资产中占比很小,与股份制银行相比,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一旦国有银行认识到票据承兑的优势而积极参与承兑市场,将一小部分贷款转化成承兑业务,对市场总量的增加将是一个不可小视的数字。6月底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77.6万亿,是票据承兑余额的近8倍,同时每年新增贷款近10万亿,都是承兑业务增长源泉。
对绝大多数企业来说,只能被动接受银行安排的票据融资方案,他们主要关注的是融资成本。因此,对企业承兑手续费收费标准需要统盘考虑,认真测算。简而易行的办法,就是先锁定授信企业敞口部分的综合融资成本(不同的企业可能有较大差异),再结合保证金存款利息收入和全部票据贴现利息支出,测算出企业手续费支出,即企业手续费支出=综合融资成本+保证金存款利息收入—票据贴现利息支出。然后再换算成敞口部分或全部承兑票据的费率。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只要不增加融资成本,都会积极配合银行完成整个融资活动,不会影响票据承兑的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