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为人民币国际化点赞
在10月31日-11月2日举行的国际金融论坛(IFF)2014年全球年会上,人民币国际化成为重要议题之一。戴相龙在论坛上直言,人民币国际化没有时间表,“中国会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根据我们的金融,加快资本项目。
在10月31日-11月2日举行的国际金融论坛(IFF)2014年全球年会上,人民币国际化成为重要议题之一。不仅专门举办了人民币国际化分论坛,连在国际货币体系论坛上讨论最多的,也还是人民币国际化这一主题。不少嘉宾的观点趋于一致:看好人民币国际化,但这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据IFF理事长,前央行行长戴相龙介绍,人民币国际化提出来较晚,在2009年的华盛顿20国集团会议上,前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促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推进国际货币多元化。“不论是在文件中,还是在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中,我们从来没有提到过人民币国际化。”在他看来,中国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这一提法十分谨慎。
即便中国谨慎对待人民币国际化这一提法,人民币国际化近几年的成果却是有目共睹。
中国银行董事长田国立提到,今年前9个月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达到了4.8万亿元,超过去年全年的4.6万亿元。中国大陆以外,第三方之间发生人民币实际收付的范围和规模明显上升,例如,今年前7个月德国、英国与中国大陆之间的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超过了1400亿元,澳大利亚、美国超过了1000亿元,增长十分显著。
他还介绍称,中国银行对境内3000多家企业进行人民币国际化的业务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41%的境外企业反馈其与中国大陆以外的第三方之间发生过人民币的跨境支付,比去年上升了31个百分点。
此外,今年前10个月,离岸人民币的债券余额已经达到了7759亿元,其中新发行的人民币债券1796亿元。而就在刚刚过去的10月,英国政府发行30亿人民币债券。在田国立看来,这意味着英国政府已经率先把人民币作为英国的外汇储备。
韩国前总理韩升洙也表示,中国已经占到韩国贸易的20%,人民币在韩国的外币存款中占比越来越高,已经达到29.1%。“很多国家都希望成为人民币交易的枢纽。”他说,香港已经成为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伦敦也成为欧洲最大的人民币枢纽。“韩国有望成为海外人民币的重点市场,成为亚洲国家中有竞争力的人民币枢纽 。”
而据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公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在2009年底,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只有0.02%,2013年底提高到1.69%。这意味着在5年的时间里,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上升了90多倍。预计2014年9月底国际化指数将达到2.01%。“未来5年人民币将会实现与英镑和日元并驾齐驱。”
中国于2009年开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主要体现在区域贸易结算上。不少嘉宾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减少贸易交易成本,降低中国企业的利率风险 。 同时在全球经济受到压力的情况下,减少主权的融资成本。
人民币国际化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在韩升洙看来,人民币国际化给资本的流入和流出带来风险。如果离岸的流动性不受资本管制限制,人民币有可能会流回大陆和境内。而如果海外利率高于境内利率,中国的企业和家庭储蓄可能会寻找海外资产,以此获得更高的回报和收益。
田国立也表示,离岸市场发展必须使跨境资金流动更加频繁,而通畅的跨境资金流动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也自然地会衍生出套利行为,甚至形成资产价格泡沫。因此,在看看来,避免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脱离实体经济需求,防范过渡的衍生化是探索国际化货币健康发展的一个要求。
虽然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势头良好,不少参会嘉宾仍认为,人民币国际化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比想象中的时间要更长。”前国际清算银行主席,墨西哥央行行长吉耶尔莫·奥特兹说到。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美元作为国际化货币依然坚挺。
韩国央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Kim Jun II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成为国际化货币的不二选择。但美元现在依然强势,“最终的强势会转移,尤其在中国崛起以后,但这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在他看来,如果中国想让人民币国际化,首先应开放资本市场。此外还有很多要做的改革,例如从长期来看要接受人民币升值,才能成为国际货币。
戴相龙在论坛上直言,人民币国际化没有时间表,“中国会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根据我们的金融,加快资本项目。”
陈雨露分析,对于历史经验的计量分析表明,人民币要想与美元和欧元成为同一个数量级的货币,还需要15年左右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