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新引擎关键在于提供值得信任的金融公共产品
北京10月31日 - 过去五年高举高打的策略为人民币打通了走出去的捷径,但离扎根海外仍任重道远。今年中国已在欧洲数个城市建立了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并提高了海外投资者购买中国资产的配额。
作者 李然
北京10月31日 - 过去五年高举高打的策略为人民币打通了走出去的捷径,但离扎根海外仍任重道远。目前市场共识是,配合资本项目开放来加大对外投融资将是新的推动引擎,而最为关键的是如何为国际金融体系提供值得信任的公共产品。
市场人士认为,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求对内持续金融市场改革,并通过产融结合,来提供更多透明、完全、合乎国际规范的金融产品,一方面要求对外推进投资者教育,扩大市场基础。
“我们的方向是为国际金融体系提供金融稳定的公共产品。中国经济的迅速强大,是货币国际化最重要的根基。”中国社科院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刘东民对路透说。
今年中国已在欧洲数个城市建立了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并提高了海外投资者购买中国资产的配额。目前全球安全资产存在供求缺口,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之后多国评级被调降,全球AAA级债券数量减少,而新的全球金融监管规则也要求全球银行需持有更多安全资产。
刘东民认为,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亮点将是人民币债券资金池,包括国债、企业债,金融机构债,甚至是未来地方政府债,这些债券都可能成为全球安全资产或者准全球安全资产,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新的机遇。
但他也坦承,目前企业债在离岸市场推得比较弱,民企报表状况不好,国企发债也不容易、成功的很少;城投债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地方政府债到海外发行,也需要在规范化、透明度等方面做出更多改善。
除了自身改善,如何让国外投资者更容易接受人民币产品是另一难点。一基金海外产品负责人士对路透说,从到欧洲发行人民币固定收益产品的亲身体验来讲,一方面感觉中资银行在海外的销售渠道仍不发达,很多产品需要找当地银行来代销,这会影响销售效果。
另一方面,投资者由于种种原因不愿买、不敢买这些产品也是制约因素。“最困难的还是投资者教育,外国人不是很认同中国的产品,比如投资标的人家不认识,风险又如何能符合欧洲的标准?”
银行对此已有清醒务实的看法。中国银行(3988.HK: 行情)(601988.SS: 行情)贸易金融部总经理程军在接受路透专访时就表示,中资银行在人民币业务的优势是资金实力、客户、熟悉度,而外资行的优势在于某些领域的技术力量和产品服务的精细程度,目前仍需要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先把蛋糕做大。(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