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海上强国 海运服务业谋转型
9月3日国务院发布的《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海运体系,推动传统航运服务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 目前,宁波航交所的海上丝路指数由两个指数组成,一个是出口集装箱的运价指数,一个是航运经济的景气指数。
新华网北京10月20日电 (记者 李强)海运业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产业。9月3日国务院发布的《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海运体系,推动传统航运服务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
长期以来,航运服务业在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与贸易的高速发展,国际航运市场重心东移以及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型通信手段的兴起,为我国航运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挑战。
浙江宁波航运交易所总经理董善华
近日,浙江宁波航运交易所总经理董善华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就现代海运体系的建设、智慧航运未来发展路径、航运服务业转型升级等系列重大课题进行深入交流。
新华网:怎么理解《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指导意见》中提出的现代海运体系?
董善华:国务院《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全面系统地明确了海运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经济、绿色、高效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运体系。
所谓体系,基本都分为硬件和软件。支持现代化海运服务的硬件体系,包括各类技术先进、安全性能高、标准化程度好、绿色节能的船舶及配件系统,还有配套的港口基础设施、港口集疏运体系、物流服务设施等。
中国企业在硬件方面这些年一直在努力追赶世界先进水准,应该说成效还是比较明显的,从世界第四的船舶数量和世界第一的港口货物吞吐量等指标来看,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海运大国。而现代海运体系的软件方面,则涵盖要广泛的多,从业企业的管理水平、行业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当地配套的政策和服务环境、当地的劳动力成本和其他产业分布情况、还有相应的税制和法律体系都会影响一个地区的海运市场的繁荣程度和低中高端业态分布情况。
目前中国的制造业发达、国际贸易量大、进出口物资多,但中国的海运业还主要停留在运输服务的层面上,国内配套的法律、金融、保险等航运专业服务水平不够高,税制和法律体系和国际航运中心有差别,高端的航运服务还是多流向国外。
也正基于此,《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促进海运企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高端航运服务业,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构建国际海运交易和定价中心,提升海运业国际竞争力,这充分体现了政府“顶层设计”的高度和睿智。
新华网:海运服务业在海运体系中素来备受关注,我国海运服务业目前的发展现状是什么?现代海运体系要求海运服务业做出哪些改变?
董善华:海运服务业与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紧密关联,绝大部分的国际贸易都通过海运服务来交互、实现。现在,我国的海运服务业还比较薄弱,配套政策尚不健全,企业运营管理水平不高,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不完善,综合国际竞争力较弱,这直接导致我国海运业大而不强的现状。
以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例,国际航运中心是航运产业链相关环节尤其是中高端航运服务业集聚的一个功能性的综合概念,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建设情况也成为了航运服务业发展情况的主要标志。
伦敦是目前世界最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伦敦港19世纪凭借优势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成为世界第一大港,当时的吞吐量约占世界的50%。在后来的很多年,伦敦港的吞吐量却始终在萎缩,船队也转移到了欧洲大陆,但当时航运中心时期沉淀下来的服务业仍然在伦敦。它集中了世界50%的油轮租船业务、40%的散货船业务、20%的船级管理机构、20%的航运融资规模、23%的航运保险总金额、50%以上的航运仲裁总案值以及67%的船东保赔协会。同时,全球有1750多家从事航运事务的公司与机构在伦敦设有办事处。因此,尽管伦敦年货物吞吐量不足1亿吨,但其全球最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仍不可撼动。
中国海运业承担的国际和国内贸易运输量占国际和国内贸易总运输量分别超过86%和54%。2013年全球10大港口货物吞吐量统计排名显示:除第三名和第九名外,其余座次全部被中国港口包揽,中国港口所完成的货物吞吐量在全球十大货港中所占的比重,由2012年的80.19%,进一步提升到81.11%。
2012年,中国海上运输船舶总规模达到17.92万艘,净载重量超过2.12亿吨,集箱箱位达147.52万箱,船队规模居世界第四。但我国中资保险公司的航运保险份额占世界总量不到3%;2011年中国的银行业占全球船舶融资份额的5%;中国航运金融业务金额占全球总量不到5%;中国目前更缺乏海事仲裁、船舶检验评估等领域的权威法规、机构和人才。
上面的数据足以充分说明中国海运业要实现自身体系的健全发展,就亟需转变发展理念,创新技术、产品和服务,加快发展航运金融、航运交易、信息服务、海事仲裁等现代航运服务业,实现上下游产业链的联合发展,进一步推动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新华网: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的经济中心,也是海运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宁波港作为我国的贸易大港,对于辐射整个长三角,甚至带动内河航运起到了重要作用。处于如此有利地缘与区位优势的宁波航交所未来将如何进一步实现突破,在海运业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作用?
董善华:宁波航交所是宁波市委市政府为了发展海洋经济、建设“三位一体”港航服务体系与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一个重要举措。宁波航交所自身的定位和目标是要发展成航运领域内为政府、行业和企业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指数等服务的专业公共服务机构。
为此,宁波航交所确定了三个方面的发展思路:一是以国际航运交易电子商务平台作为交易的服务平台,该平台也是我国第一个获得国家发改委认可的国家级航运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二是通过智慧航运服务平台的建设,为航运企业提供智慧的信息服务,使航运业这个传统行业插上现代化信息的翅膀,帮助企业在信息互联网时代加快实现转型升级;三是成立物贸联合会,打通贸易和物流之间的通道,为线上和线下的企业搭建了一个沟通交易的平台,同时,宁波航交所每年举行一次的智慧航运发展论坛,创办的《宁波航运交易》杂志,都是这个平台的组成部分。
我们希望通过多方的努力,到2020年,国际航运交易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年交易额500亿元,并使其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集装箱运力交易平台;到2018年,智慧航运综合服务平台成为国内领先的智慧航运服务平台,服务于国内航运物流企业;同时整合航运物流和贸易资源,发布海上丝路指数和权威的行业分析报告,服务于政府、行业和企业。同时,通过航交所自身的发展带动航运产业链相关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建设,为海运业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新华网:宁波航交所继2013年9月推出海上丝路指数之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首批6条分航线后,又于近日推出了海上丝路指数之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全部21条分航线指数以及综合指数,这在业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请介绍一下海上丝路指数。
董善华:宁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之一,宁波港也是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之一,对宁波航交所来讲做航运指数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创新性工作。我们为什么取“海上丝路”这个名称?这源于2013年宁波博物馆的海上丝路展览,我们从中得到启发,就给指数起了这样一个响亮的名字。
目前,宁波航交所的海上丝路指数由两个指数组成,一个是出口集装箱的运价指数,一个是航运经济的景气指数。航运经济景气指数是基于宁波航交所与宁波市港航管理局合作的航运经济监测平台得到的数据,而后运用大数据的理论和实践,将这些数据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多种指数,这里面包括航运业的景气指数、航运企业的信心指数和航运企业的景气信号灯。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是宁波港出发到世界各地的集装箱航线的价格指数。
2013年我们发布了6条指数,分别是由宁波港出发到黑海、中东、印巴、东非、西非、南非这些国家的集装箱航线价格指数,这都是具有宁波港明显特色的,也是其他港口所不具有的航线。今年我们在宁波航交所承办的2014中国(宁波)国际智慧航运高层论坛上发布了全航线的指数,由21条航线组成,同时发布了宁波集装箱航线的综合指数。
宁波航交所的指数编制工作充分了解了市场需求的本质,我们的数据来源采集于市场的交易数据,而且我们通过信息联网的方法采集,这样就屏蔽掉了人工干预的可能性,使得到的数据真实可靠,这种信息数据联网的采集方法还保证了实时或准实时的要求。
宁波航交所的航运指数每周五下午四点发布一次,但是每天的交易数据都是通过信息联网存在数据库中。这就是宁波航交所“海上丝路”系列指数区别于其他航运指数的最大创新点,也是指数的价值所在。
自从去年我们发布6条航线以来,已有400多家全球的企业来订阅我们的指数,宁波航交所指数也已经作为几家公司之间合同的标的与结算的依据。短短一年时间,我们的市场认可度证明了我们指数的编制方法是科学合理的,尽管宁波航运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目前是以宁波港作为基础数据来源的,但是实际上所有跟宁波港有业务的班轮公司、买家或者卖家都会关心这个指数,用这个指数来做市场判断。而且,国际运输市场本身就是全球性的,所以宁波出口集装箱指数本身也能够反映国际航运市场变化的,从这个意义来说,我们有信心通过“海上丝路”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名字,通过持续的创新发展,让宁波海上丝路指数成为宁波海上丝路建设、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的一张崭新名片,为全球的航运企业、贸易企业提供服务。
新华网:我国提出,大力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拓展海运交易,打造海运强国。海上丝路的发展,对于宁波航交所有何机遇?如何把握机遇?
董善华:众所周知,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航运业受到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环境的影响坠入低谷,并一直在底部徘徊。今年随着美国、欧洲经济的复苏,中国经济的企稳,航运业正逐步复苏。
今年以来,我国先后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出台了《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无疑为我国航运业的发展注入了一支强心剂。
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国与国之间互联互通的发展,国际贸易的频繁往来将会为航运业带来更多的需求,从而进一步促进航运业的复苏。航运企业在航运业寒冬时期只求生存的发展思路也将产生转变,他们将更关注现代航运业与信息产业及金融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更主动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去提升服务水平,谋求自身的转型升级,这无疑将推动中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发展,给航运交易所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宁波航交所将通过以客户为导向的经营思路,通过服务为客户和行业创造价值;我们将通过合作和整合,集聚各方资源,推动航运业、信息技术行业和金融业的融合发展;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不断推出满足企业需求的“智慧航运”产品,使企业的运行更加“智慧”;通过航运交易电子商务平台,使航运物流资源交易更加公开、透明、公平,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通过“海上丝路”系列指数服务,使行业和企业能及时预测市场变化,使企业经营更“智慧”。
新华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航运业智慧化已经成为共识,航运服务更是需要利用科技化、信息化的手段,打造智慧航运,您有何经验分享?
董善华:宁波航交所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智慧航运体系的建设,目前我们通过打造智慧航运服务平台,为企业、行业和政府管理部门提供在线管理、统计分析、数据挖掘、基准评估、指数编制等服务,辅助企业优化业务管理、提高运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助推航运经济转型升级。
宁波航交所的智慧航运服务平台是基于智慧航运管理理念及云服务等技术,通过信息交互融合和大数据应用来实现的。我认为,如何在“大数据”支持下,运用商业智能实现“智慧航运”,是新时期里航运发展的内在要求。由于货物流、信息流“汹涌澎湃”,所关涉的海量数据要求航运业具备庞大的数据库支撑,并且具有专业高效的数据分析能力。
宁波航交所一直以来都在运用大数据的思维进行产品的研发与数据的挖掘、分析。未来,我们将更好地发挥航交所平台的集聚功能,通过互联和交易、合作和分享,积累大量信息和数据,使得信息经济时代的“大数据思维”有用武之地。经过数据的整合、挖掘、二次开发,使其价值得到充分的利用,为供应商和客户提供更具价值的信息增值服务及“智慧参考”,最终使传统的航运业真正实现“智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