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揭钢贸伤疤:昔日“弄潮儿”灰色交易的内幕
繁华过后,潮水退去,钢贸商、银行、托盘国企、担保公司、仓储中介,这些昔日的“弄潮儿”,如今难有赢家。为抢占市场份额,争夺同业排名,商业银行同业竞争乱象愈演愈烈,个体非理性演变为集体非理性,为钢贸信贷泡沫的不断炮制推波助澜,成为钢贸信贷风险加剧的催化剂。
【导读】钢贸信贷风波上演了一场无视规则、资金挪用、疯狂逐利的闹剧。繁华过后,潮水退去,钢贸商、银行、托盘国企、担保公司、仓储中介,这些昔日的“弄潮儿”,如今难有赢家。
柏树钢市坐落于上海大柏树这个钢铁交易中心地区,是上海钢贸行业较为典型的代表。
20世纪初,钢贸行业风生水起,柏树钢市也热闹成立。最繁荣时期,钢市的办公室爆满,连院子里的停车位经常都是一位难求。然而,随着钢贸信贷危机事件的发酵,现在的柏树钢市日渐萧条。
柏树钢市的境遇还不算是上海钢贸市场中最糟糕的,但也反映了整个上海地区钢贸行业的兴衰起落。
钢贸信贷“去杠杆化”开始
随着钢材市场供求关系的逆转,钢价持续下跌, 钢贸行业频频出现资金链断裂等问题,一些钢贸企业面临破产。在钢贸圈里,“跑路”、“断流”、“破产”等坏消息接连不断。
据不完全统计,与前几年相比,目前,以北京、天津地区为主的北方市场钢贸商缩减了30%以上,以上海为主的南方市场钢贸商几乎锐减一半。一些前期盲目扩张勉强活下来的钢贸商,也在苦苦挣扎。
由于区域特点和经济开放度差异,在全国范围内,钢贸行业信贷去杠杆化过程或许才刚刚开始,在局部地区,钢贸行业授信甚至还在增加。
据媒体公开报道,以广东佛山金型重工老板何健宏被抓为标志,钢贸危机已从华东蔓延到华南。而业内人士预测,钢贸重镇佛山乐从爆发的信贷违约案件目前尚处于危机发展阶段,即民间信用体系崩溃后造成银行还贷资金产生漏洞,担保链条违约尚未见大面积爆发。可以预见,危机还将进一步发酵。
回首乱象
第一桶金
钢贸企业最炙手可热的行情是在2005年以前。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十多年间,随着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钢贸企业队伍逐渐发展壮大。在这期间,上海钢贸企业积累了宝贵经验,不但引领了全国钢贸行业的发展,更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上海某商会会长周林强是较早涉足钢贸行业的代表。1993年,周林强四兄弟抓住了浦东新区开发这个大好的机遇,来到上海搞起了钢材生意,在这个行业,他们淘到了第一桶金。
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爆发,为了应对危机,各地开始基础设施建设,对于钢铁行业可以说是空前的利好,钢贸商们的生意也是如日中天。与此同时,银行信贷相对宽松,一路看涨的钢铁企业成了银行头号座上客。为了方便做业务,有些银行甚至在钢材城周围设立网点。
利益冲动,何止钢贸企业
钢贸商本能的投机意愿,与商业银行天然的信贷扩张冲动一拍即合,在信贷资金助推下,钢贸信贷泡沫逐步产生并不断膨胀,在2011年达到顶峰。
在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钢贸行业内,在钢价上升阶段,“创办钢材市场-招商-钢材市场成立的担保公司为散户担保(联保)-贷款”这一经营模式对地方政府和银行都具有诱惑力,从而在多地快速“模块复制”。
在市场盲目扩张的过程中,政府对产业的宏观调控并没有适时跟上。某些地方政府或是缺乏全局眼光,或是为了短期利益盲目招商引资,这也为钢材市场的产能过剩埋下了隐患。
在2010年4月到7月短短数月中,某钢贸企业曾一下子铺了20多个摊子,仅在江浙地区就先后新建了6个钢材市场。这种现象颇具普遍性。近两年有个别地区的钢贸企业先后在全国各地兴办了 600多家钢材市场。如果投建一个钢材市场平均需 3亿元的话,近两年某地区的钢贸企业仅在钢材市场建设中投入的资金即高达2000多亿元,这其中银行资金占了很大的比重。
创新“跑偏”,风险放大
由于融资的便利,在众多的钢贸企业中,部分钢贸商以钢贸为融资平台,通过担保公司担保、互保、联保、出具假仓单、重复质押等途径,套取、挪用银行信贷资金,盲目扩张;有些进而把资金投向房地产、钢材期货、股市等领域进行投机,甚至直接成立小贷公司、典当行等从事民间借贷。
相对钢贸业务来说,这些领域风险更大,而且需要长期资金支持,而钢贸的负债基本是期限为3-6个月的短期资金。资金链条上的风险隐患,进一步累积放大,随时面临断裂的可能。
事实上,2008年之后,随着钢贸市场升温,大量人员涌入钢贸市场,整个行业也开始鱼龙混杂。有数据显示,上海的钢贸企业从2007年前的3000多户,至2012年猛增至近1.2万家,其中10人以下的公司占到65%以上,年销售量在5万吨以下的企业占77%,行业小、散、乱特征突出。
中国建设银行在排查钢贸行业贷款时发现诸多“三假”企业:虚假注册,有一些熟知银行业务流程的“掮客”专门帮助企业虚假注册,“某行3A级账户,1000万元的注册资金,连续存续3年以上,”看起来非常漂亮,实际只是一个空壳;虚假报表,看起来合规,却没有骑缝章;虚假交易,关联公司互买互卖。
银行对钢贸商的贷款原本较为谨慎。但自2005年以来,通过创新担保和质押方式给钢贸商放贷的方式逐渐活跃。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在银根放松的背景下,银行纷纷通过互保联保、仓单质押和个人经营贷等创新方式,对钢贸商进行融资。
“联保制”从2009年开始流行起来,当时曾被誉为重要的“金融创新”。联保制在钢贸行业中,是一个普遍的融资担保模式,一般是三到五个商户组成一个联保小组,在这个联保小组里,其中一方贷款时,另外几方都会相互进行担保。
这种融资模式的特点就是,银行贷款给钢贸商时,一般会由钢材市场成立的担保公司为散户担保。即便债务出现问题,散户无法还贷,实力雄厚的担保公司、钢市老板也会兜底代偿。
然而,银行在产品设计时未充分考虑行业高度集群性对担保能力的影响,未充分考虑经济下行期可能暴露的风险倍数放大的风险,也未根据联保体的风险特征考虑对联保体企业整体进行适当的授信控制。
由于担保公司基本是由钢贸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出资成立,再为出资人提供融资担保,融资方、担保方和交易对手存在复杂的关联关系,关联交易较多,联保大量存在。在经济上行期,此模式对风险缓释作用不大,但在经济下行期,此模式反而放大了信用风险。一旦一家企业发生风险,便会引发多家企业同时出现风险,很容易产生连锁违约效应,引发贷款危机。
谎言与猫腻编织的世界
再现骗贷流程图
为了获取更多银行贷款,部分钢贸商和钢贸中介动起了歪脑筋,用重复质押的方式骗取银行贷款。
有业内人士描述了这样的一幅骗贷图:钢贸商将钢材放在一个仓库里,开具仓储证明,向一家银行贷款,然后再将这批钢材运送到另一个仓库,再次开具仓储证明,就又可以向另外一家银行贷款。这样一来,价值1亿元的货物,在一家银行可以贷到4亿元来计算,辗转10家仓库,就可以从银行贷到40亿元。而另外一些钢贸商,干脆联合存储仓库开具假仓单,从银行骗取贷款。
仓储、物流监理、融资性担保公司等钢贸中介,本应对钢贸企业的抵质押物进行全流程监管,但由于监管、信用程度比较差,部分中介机构失职甚至与钢贸企业相互勾结,出具虚假仓单,或者重复质押“一女多嫁”,甚至“移花接木”,利用其他钢贸企业货物质押套取银行信贷。
“托盘”的国企
国企通过钢贸商的虚假贸易来帮钢贸商融资的做法在钢贸圈一度也很盛行,俗称“托盘”。
简单来说,就是钢贸商将钢材在一段时期内的货权转至国企、上市公司等有实力企业,从而获得短期融资,到期后钢贸商偿还资金以拿回钢材货权。
比如,钢贸商找到某央企下的物流公司,以每吨钢材低于市场价的方式卖给物流公司,约定两天后按市场价回购;该物流公司再凭借此笔贸易去银行申请贷款,把实际融到的资金“放贷”给钢贸商从而再赚取一笔费用。在这一交易中,钢贸商获得流动资金,而国企、上市公司等被称作“二银行”的托盘方则赚得了钢材差价和类似“佣金”的收益。
钢材高价时代,每吨钢材买卖成本四五千元之下可能才有几十元的利润,钢贸商想方设法多融资以便一次性吃进更多钢材谋取更大利润,办法就是长期将钢材重复质押融资托盘,风险一直在累积。钢贸商往往有关联的仓储公司帮忙一起造假仓单,推动重复质押,而有利可图的国企和上市公司等大型企业也逐渐懈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银行的算盘
其实,银行并非对钢贸信贷风险一无所知,他们也打着自己的算盘。
在银行眼中,钢贸业务无异于一块极具诱惑力的“肥肉”。钢贸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银行可以提供的金融服务非常多。
效益指标方面,钢贸贷款年化综合收益率达20%-30%。存款指标方面,钢贸企业可提供担保公司保证金、全额银票保证金、大额结算往来资金,关键时点甚至可以从外部拆入资金满足银行考核需要。
中间业务指标方面,钢贸商户可以满足包括票据、信用卡、理财、基金、保险(放心保)(放心保)、黄金销售等在内的各项要求。钢贸商又大多为中小企业,银行的议价能力高。业内有“三个30%”的说法,即贷款利率上浮30%,中间业务收入占30%,按贷款额的30%存入存款保证金。
上海钢贸圈的一封公开信也从侧面印证了银行在钢贸业务上的丰厚利润:“银行通过以贷转存、存贷挂钩、浮利分费、承兑汇票、配比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基金、保险产品等一系列手段,使贷款成本达15%-25%,加上担保费用,钢贸企业融资成本高达37%,企业不堪重负。”
银行倚重钢贸,暴露被动与无奈
银行对钢贸业务高利润的过分倚重,一方面是由于资本的逐利本性,另一方面更源于商业银行不科学的考核和激励制度。
据调查,涉及钢贸信贷的某大型银行总行对上海分行的考核指标近40项,2008-2011年,年度存款增量指标三年翻番,中间业务收入指标接近翻番,让分行不堪重负。为完成考核,该分行继续向下压力传导,基层支行客户经理绩效工资占总收入的一半以上,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与实际收入高度关联。
一边是沉重的考核压力,一边是能轻松助推完成各项考核任务的“全能型企业”,两者的结合顺理成章。
钢贸商非常清楚银行的业绩需要,刻意迎合银行的需求。远高于一般行业的综合回报率使得钢贸业务成为商业银行眼中的“金饽饽”。
一方面,前期已介入的银行对钢贸依赖度越来越高,营销力量进一步倾斜,由于钢贸业务业绩好、见效快,诱发本行系统内其他银行网点纷纷进军钢贸市场。另一方面,部分前期未开展钢贸业务的银行,通过对钢贸市场及商户降价、放大担保倍数、增加贷款额度等手段抢夺市场及客户资源,大举杀入钢贸业务。
钢贸风险暴露较为严重的中小商业银行,考核指标的设定具有短期倾向,重规模、重利润、重时点,对总量和市场竞争类指标的设定权重很大。
为抢占市场份额,争夺同业排名,商业银行同业竞争乱象愈演愈烈,个体非理性演变为集体非理性,为钢贸信贷泡沫的不断炮制推波助澜,成为钢贸信贷风险加剧的催化剂。
这次的危机不一样
鉴于钢贸信贷的种种乱象,泡沫破灭的结局不可避免。
继续扩张,加剧资金链压力
在与银行的博弈中,一批投机意识浓厚的商户首先转向,部分市场相继成立第二家担保公司,以套取更多信贷资金。同时,在此前投资拉动政策的刺激下,加上前期成熟市场的示范效应,部分钢贸商扩张意愿强烈,相继去异地兴办市场。
部分新设市场股东实力弱、经营缺乏优势、招商难度大,在负债压力下,催生出一批脱离钢贸主业的空壳公司、影子公司,成为融资套贷的人头工具,银行信贷资金被挪用触目惊心。过度扩张导致钢贸商资金链紧张,而资金的肆意挪用导致风险越积越大。
2011年下半年起,宏观经济形势出现转折,信贷政策趋紧,泡沫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复存在,贴现利率一度高至14%,多家钢贸市场资金链更为紧张。
“跑路”引爆信任危机
负面舆情爆发,成为刺破泡沫的“最后一针”。2012年1月,无锡一个钢材市场法人代表外逃,受此负面影响,违约现象不断出现,多重不利因素聚集之下,钢贸信贷风险骤增。
以此次事件为转折点,钢贸信贷业务迅速坠入深渊,信贷资产质量急剧下降并持续恶化,市场逃废债行为蔓延,市场担保公司名存实亡。至此,一度绚烂无比的钢贸信贷泡沫开始破灭。
本次危机的复杂性
其实,钢铁行业存在明显的行业周期,本轮的钢贸行业洗牌也并非第一次出现。
2005年前后,江浙地区的钢贸企业进入第一次洗牌。以无锡为例,当时无锡钢厂整体供应量大幅削减,产业链上其他企业也不能幸免。从交易量看,当时仅无锡市锡山区通江物流园区中,就有30-40家流通企业退出市场。
以往的钢贸行业洗牌,主要原因是基建降温、钢价下跌,而此次钢贸信贷风险的集中爆发,除了上述原因外,更源于部分钢贸企业“借壳”融资,挪用资金用于投机导致资金链断裂。部分钢贸企业通过关联交易将资金挪用于房地产、期货、股票、民间借贷等领域。一旦高风险的投机业务被套,以钢贸企业为核心的资金网络就出现断裂。
风险启示录
银行业为钢贸危机交上了一笔不菲的学费,代价沉重。对于曾经热衷于为钢贸商批贷的银行客户经理们,现如今也面临着银行内部的相关追责和处罚。
繁华过后,潮水退去,钢贸信贷风波上演的这出戏,钢贸商、银行、托盘国企、担保公司、仓储中介,这些昔日的“弄潮儿”,如今,难有赢家。
但耐人寻味的是,上海有近30家外资银行也做钢贸融资,授信总额近80亿元,在本轮钢贸融资风险中基本未受冲击,外资银行钢贸融资平均不良率在1.67%左右,从而折射出外资银行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管控的能力,值得中资银行去学习与借鉴。
在钢贸信贷危机率先爆发的上海,经过两年多的提前预警、化解和处置,初步实现了去杠杆化和维持较低不良贷款率的目标,阶段性实现了钢贸信贷风险“软着陆”。但此轮钢贸信贷风险暴露出钢贸行业无序混乱、投机盛行,仓储等第三方与钢贸商串通联手等问题,均值得业内深思。否则,类似的故事仍将在其他地区、其他行业领域上演。
来源:《中国银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