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占款低速增长成常态 四季度货币政策或走强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资产负债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8月,央行口径下的外汇占款总额272151.84亿元,较7月末的272128.62 亿元增加23亿元,此前则连续两个月负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资产负债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8月,央行口径下的外汇占款总额272151.84亿元,较7月末的272128.62 亿元增加23亿元,此前则连续两个月负增长。
“这与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趋势密切相关 ,是汇率单向变化这一局势改变的结果。”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招商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谢亚轩亦称,“外汇占款的持续低速增长将会成为常态。”
对于四季度货币政策的走向,谢还预测,由于需要数量化手段弥补外汇占款低速增长的缺口,以及释放政策信号来稳定就业和经济增长,央行四季度很可能在之前的政策力度上有所加强。至于政策措施方面,他认为,降低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不大,但他同时表示,此前的央行5000亿SLF工具和定向降准与降准的效果一致。
四季度货币政策走强?
今年以来,新增外汇占款持续走低,并于6月份首次出现负增长。据央行发布的8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今年1-8月,金融机构每月新增外汇占款数分别为4373.66亿元、1282.46亿元、1891.97亿元、1169.21亿元、375.08亿元、-882.8亿元、378.35亿元、-311.46亿元。纵观今年数据,外汇占款已进入低速增长,并出现正负波动时代。
对此,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曾刚认为,由于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企业与个人的持汇意愿开始增强,“央行退出外汇市场日常干预是主要原因”。
而外汇占款低速增长时期,央行亦在补充基础货币投放工具。今年7月,央行向国开行投放了3年期1万亿元PSL(抵押补充贷款),用于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贷款发放。且央行亦于近期启用SLO及SLF等短期市场工具对公开市场货币量进行调节。
对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谢亚轩则认为,近期人民银行的做法释放信号,将不采取传统的降准降息方式,“但SLF放水的5000亿以及正回购利率的下调其实都是在原有政策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推进”。他预计,四季度的货币政策可能将走强,因为“一方面,外汇占款的低速增长需要使用数量化的手段弥补基础货币的缺口,另一方面,8月工业增加值下滑以及汇丰PMI就业指标下降到48以下,也会导致政策做出调整”。
“这种中期、短期调节工具的搭配使用预计将会持续下去,因为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将使市场变化节奏加快,而央行的应对措施也将随之变得越来越灵活。”宗良表示。但他同时表示,随着货币工具的丰富,货币政策的调整频率也许会相应提高,且每次调整的量也会缩小,不太可能出现过往大规模刺激计划。
国际资本流动新指标
外汇占款低速增长的新常态带来的另一个影响是,曾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观察指标之一的外汇占款,其意义随之下降。
“我们认为,外管局公布的涉外收付款数据是未来需要更加关注的指标之一,这一数据我们以前应用比较少,未来会更加关注,以适应外汇占款低速增长的新形势。”谢亚轩表示。
所谓涉外收付款,是指非银行机构和个人通过境内银行从境外收到的款项和对境外支付的款项,以及境内居民通过境内银行与境内非居民发生的境内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
谢亚轩认为,过去外汇占款数据的重要程度的一个假定,即外币和人民币完全不可兑换。由于过去我国实行较严格的资本流动限制,央行为稳定汇率,将国际资金的流入基本都变成外汇占款,体现为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而在汇率改革之后,随着人民币和外币的可替代程度将上升,涉外收付款数据将更能体现境外资金的流出、流入情况。
此外,曾刚认为,随着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中的资本跨境流动情况对统计资金跨境流动的作用上,“权重将进一步上升”。(编辑王芳艳)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