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技术分析方法

2014-09-29 16:35 1746

一个真正的双重顶反转突破形态的出现,除了必要的两个相同高度的高点以外,还应该向下突破B点支撑。在V形走势中,市价急速上升或下跌,因而可能会出现衰竭缺口,同时在尖顶处可能出现单日转向信号,并伴有较大成交量。

  大宗商品市场技术分析的诸多内容都来源于股票市场,大宗商品市场和股票市场的技术分析在很多方面是相通的。由于大宗商品市场在做空机制、合约的到期日因素、持仓量指标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得其技术分析方法的内容和应用有别于股票市场技术分析。统计显示,在应用层面,大宗商品市场技术分析方法的有效性通常高于股票市场。

  一、技术分析法的理论基础

  (一)技术分析法的概念

  技术分析法是通过对市场行为本身的分析来预测价格的变动方向,即主要是对大宗商品市场的日常交易状况,包括价格、交易量与持仓量等数据,按照时间顺序绘制成图形、图表,或者形成一定的指标系统,然后针对这些图形、图表或指标系统进行分析研究,以预测大宗商品价格未来走势的方法。

  (二)技术分析法的三大假设

  技术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是基于以下三项市场假设:

  1.市场行为反映和包容一切(包容假设)。这是进行技术分析的基础。技术分析者认为,市场的投资者在决定交易行为时,已经充分考虑了影响市场价格的各项因素。因此,只要研究大宗商品市场交易行为及其表现,即“价格、交易量与持仓量”,就可以了解目前的市场状况,而无需关心背后的影响因素。

  2.价格呈趋势变动(惯性假设)。这是进行技术分析最根本、最核心的因素。“趋势”概念是技术分析的核心,趋势的运行将会继续,直到有反转的现象产生为止。事实上,价格虽上下波动,但终究是朝一定的方向演进,这是牛顿惯性定律的应用。因此,技术分析法希望利用图形或指标分析,尽早确定目前的价格趋势及发现反转的信号,以掌握时机进行交易并获利。

  3.历史会重演(重复假设)。这是从人的心理因素方面考虑的。大宗商品投资的目的是博弈和追求利润,不论是昨天、今天或明天,这个动机都不会改变。因此,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将趋于一定的模式,从而导致历史重演,但不会简单地重复。所以,过去价格的变动方式,在未来可能不断发生,值得投资者研究,并且要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从中发现一些有规律的图形,整理出一套有效的操作原则。

  (三)技术分析法的特点

  1.量化指标特性。技术分析提供的量化指标,可以指示出行情转折之所在。

  2.趋势追逐特性。由技术分析得出的结果告诉人们如何去追逐趋势,并非是创造趋势或引导趋势。

  3.技术分析改观现实。技术分析所提供的图表,是历史轨迹的记录,无虚假与臆断之弊端。

  二、技术分析主要理论

  (一)道氏理论

  1.道氏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基本思想。道氏理论是技术分析的基础。该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人查尔斯·亨利·道(Charles H. Dow)。为了反映市场总体趋势,他与爱德华·琼斯创立了著名的道·琼斯平均指数。他们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的有关股市的文章,经后人整理,形成道氏理论。

  2.道氏理论的主要原理。

  (1)市场价格指数可以解释和反映市场的大部分行为。

  (2)市场波动的三种趋势。道氏理论认为价格的波动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是最终可以将它们分为三种趋势,即主要趋势(Primary Trend)、次要趋势(Secondary Trend)和短暂趋势(Near Term Trend)。

  (3)交易量在确定趋势中的作用。趋势的反转点是确定投资的关键。交易量提供的信息有助于我们解决一些令人困惑的市场行为。

  (4)收盘价是最重要的价格。道氏理论认为所有价格中,收盘价最重要,甚至认为只需用收盘价,不需用别的价格。

  (二)艾略特波浪理论

  1.波浪理论的基本思想。波浪理论的全称是艾略特波浪理论(Elliott Wave Theory),是以美国人R. N. Elliott的名字命名的一种技术分析理论。

  艾略特波浪理论是以周期为基础的。他把价格运动分成时间长短不同的各种周期,并指出,在一个大周期之中可能存在一些小周期,而小的周期又可以再细分成更小的周期。每个周期无论时间长短,都是以一种模式进行。这个模式就是下文将要介绍的8个过程,即每个周期都是由上升(或下降)的5个过程和下降(或上升)的3个过程组成。这8个过程完结以后,我们才能说这个周期已经结束,将进人另一个周期。新的周期仍然遵循上述的模式。这是艾略特波浪理论的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艾略特作为波浪理论奠基人所作出的最为突出的贡献。

  2.波浪理论价格走势的基本形态结构。通过多年的实践,艾略特发现每一个价格运动周期(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均可以分成8个过程,这8个过程一结束,一次大的价格运动就结束了,紧接着的将是下一次大的价格运动。现以上升阶段为例,说明价格周期的8个过程。

  图5-2是一个上升阶段的8个过程,也称为8浪过程。0-1是第一浪,1-2是第二浪,2-3是第三浪,3-4是第四浪,4-5是第五浪。这5浪中,第一、第三和第五浪称为上升主浪,而第二和第四浪称为对第一和第三浪的调整浪。上述5浪完成后,紧接着会出现一个3浪的向下调整,这3浪是:从5到a为a浪、从a到b为b浪、从b到c为c浪。

图5-2 8浪结构的基本形态图

  考虑波浪理论必须弄清一个完整周期的规模大小。因为趋势是有层次的,每个层次的不同取法,可能会导致我们在使用波浪理论时发生混乱。但是,我们应该记住,无论我们所研究的趋势是何种规模,是原始主要趋势还是日常小趋势,8浪的基本形态结构是不会变化的。

  在图5-2中,从0到5可以看成是一个大的上升趋势,而从5到c可以认为是一个大的下降趋势。如果认为这是2浪的话,那么c之后一定还会有上升的过程,只不过时间可能要等很久。这里的2浪只不过是一个更大的8浪结构中的一部分。

  3、应用波浪理论考虑的因素。波浪理论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价格走势所形成的形态;第二,价格走势图中各个高点和低点所处的相对位置;第三,完成某个形态所经历的时间长短。

  三个方面中,价格的形态是最重要的,它是指波浪的形状和构造,是波浪理论赖以生存的基础。

  高点和低点所处的相对位置是波浪理论中各个浪的开始和结束位置。通过计算这些位置,可以弄清楚各个波浪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价格的回撤点和将来价格可能达到的位置。

  完成某个形态的时间可以让我们预先知道某个大趋势即将来临。波浪理论中各个波浪之间在时间上是相互联系的,用时间可以验证某个波浪形态是否已经形成。

  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形态、比例和时间。这是波浪理论首先应考虑的,其中以形态最为重要。

  (三)江恩理论

  威廉·江恩(Willian D. Gann)是20世纪最著名的投资家之一,在股票和商品期货市场中均取得骄人成绩。被誉为“投资大师”的威廉·江恩,于1878年6月6日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路芙根市(Lufkin Texas)。在江恩的投资生涯中,平均成功率曾经高达88 %。

  江恩相信股票、期货市场里也存在着宇宙中的自然规则,市场的价格运行趋势不是杂乱的,而是可通过数学方法预测的。江恩的数学方程并不复杂,其实质就是价格运动必然遵守支撑线和阻力线,也就是“江恩线”。

  江恩通过对数学、数字学、几何学、宗教、天文学的综合运用建立了独特的分析方法和测市理论,包括江恩时间法则、江恩价格法则和江恩线等。江恩构造了圆形图来预测价格运行的时间周期,用方形图来预测具体的价格点位,用角度线来预测价格的支撑位和压力位,而江恩轮中轮则将时间和价位相结合进行预测。

  (四)循环周期理论

  循环周期理论认为,无论什么样的价格波动,都不会向一个方向永远走下去。价格的波动过程必然产生局部的高点和低点,这些高低点的出现在时间上有一定的规律,并呈现周期性变化。因而,投资者可以选择在低点出现时做多买入,在高点出现时做空卖出,在价格波动周期中获取收益。

  常见的时间周期一般可分为长周期(长度为2年或2年以上,较适用于工业品品种),季节性周期(1年左右,较适用于农产品品种),基本周期或中等周期(9周到26周),短周期或交易周期(4周左右)。

  (五)相反理论

  相反理论认为,期货市场自身并不会创造新的价值。既然期货市场赚钱的只是少部分人,投资者要博取较大风险收益,其交易行为和头寸一定要同大多数投资者相反,才能获得成功。

  相反理论秉承的基本操作原则是,在市场上大多数投资者在高位蜂拥做多时,选择做空卖出;在市场上大多数投资者在低位蜂拥做空时,选择做多买入。依据相反理论交易的投资者期望在趋势的反转中获取较大收益。

  三、K线分析

  K线分析方法经过上百年的运用和变更,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价格分析方法和应用准则。

  (一)K线基础

  期货行情K线就是将每日、每周、每月期货合约的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等涨跌变化状况,用图形的方式表现出来。K线最上方的一条细线称为上影线,中间的一条粗线为实体,下面的一条细线为下影线,见图5-3。

  当日收盘价高于开盘价,形成的K线为阳线,中部的实休一般用空白或红色表示。其中,上影线的长度表示最高价和收盘价之间的价差,实体的长短代表收盘价与开盘价之间的价差,下影线的长度则代表开盘价和最低价之间的价差。

  当收盘价低于开盘价,形成的K线为阴线,中部的实体一般用绿色或黑色表示。其中,上影线的长度表示最高价和开盘价之间的价差,实体的长短代表开盘价与收盘价之间的价差,下影线的长度则代表收盘价和最低价之间的价差。

图5-3 K线的两种常见形状

  日开盘价是指每个交易日的第一笔成交价格。日最高价和日最低价是每个交易日成交期货品种的最高成交价格和最低成交价格,它们反映当日期货品种价格上下波动幅度的大小。最高价和最低价如果相差很大,说明当日期货品种市场交易活跃,买卖双方争执激烈。日收盘价是指每个交易日的最后一笔成交价格,是多空双方经过一天的争斗最终达成的共识,也是供需双方当日交易结束时的暂时平衡点。四个价格中,收盘价最重要,很多技术分析方法只关心收盘价。

  (二)应用K线应注意的问题

  无论是一根K线,还是两根、三根K线以至多根K线的组合,都是对多空双方的争斗作出一个描述,由它们的组合得到的结论都是相对的。对具体进行期货交易的投资者而言,其结论只是起一种建议作用。

  在应用时,有时候会发现运用不同种类的组合得到了不同的结论。一般说来,多根K线组合得到的结果的预测价值和可靠性会较高。有时应用一种K线组合分析得到明天会下跌的结论,但是次日价格没有下跌,而是出现与事实相反的结果,此时建议使用根数更多的K线组合进行分析。

  四、切线分析

  切线分析是指按一定方法和原则在价格行情图上画出一些直线,即所谓的切线,然后根据这些切线推测价格的未来趋势的分析方法。

  (一)趋势

  趋势就是价格运行的方向。价格运动由一系列波动组成,这些波动有时会朝一个方向发展,并产生明显的波峰和波谷,正是这些波峰和波谷构成了趋势。

  1.趋势的方向(见图5-4)。

  (1)由一系列相继上升的波峰和波谷形成的价格走势称为上升趋势;

  (2)由一系列相继下降的波峰和波谷形成的价格走势称为下降趋势;

  (3)由一系列水平运动的波峰和波谷形成的价格走势称为水平趋势(也称“无趋势”)。

  2.趋势的级别。趋势按时间长短、波动大小,可分为不同级别的主要趋势、中级趋势、短期趋势,任何一个趋势都成了其下一个更大趋势的组成部分,见图5-5。交易员顺势交易时应从大到小进行考虑。比如,投资者应先分析月线,然后分析周线,再看日线,这样才能看对大方向(主要趋势)。

  注:1-4为主要上升趋势,2-3为中级下降趋势,A-B为短期上升趋势。整段趋势也是下一个更大趋势中的组成部分。

  图5-5 3级别的趋势

  (二)支撑线和压力线

  1.支撑线和压力线的含义。支撑线又称为抵抗线。当价格跌到某个价位附近时,价格停止下跌,甚至还有可能回升,这是因为多方在此买入造成的。支撑线起阻止价格继续下跌的作用。

  压力线又称为阻力线。当价格上涨到某价位附近时,价格会停止上涨,甚至回落,这是因为空方在此抛出造成的。压力线起阻止价格继续上升的作用。

  2.支撑线和压力线的作用。支撑线和压力线的作用是阻止或暂时阻止价格向一个方向继续运动。我们知道价格的变动是有趋势的,要维持这种趋势,保持原来的变动方向,就必须冲破阻止其继续向前的障碍。比如说,要维持下跌行情,就必须突破支撑线的阻力和干扰,创造出新的低点;要维持上升行情,就必须突破上升的压力线的阻力和干扰,创造出新的高点。由此可见,支撑线和压力线迟早会有被突破的可能,它们不足以长久地阻止价格保持原来的变动方向,只不过是使它暂时停顿而已(见图5-6)。

图5-6 支撑线和压力线

  同时,支撑线和压力线又有彻底阻止价格按原方向变动的可能。当一个趋势终结了,它就不可能创出新的低价和新的高价,这样,支撑线和压力线就显得异常重要。

  在上升趋势中,如果下一次未创新高,即未突破压力线,这个上升趋势就已经处在很关键的位置了,如果再往后的价格又向下突破了这个上升趋势的支撑线,则表明产生了一个趋势反转的很强烈的警告信号。这在通常意味着一轮上升趋势已经结束,下一步的走向是下跌的过程。

  同样,在下降趋势中,如果下一次未创新低,即未突破支撑线,这个下降趋势就已经处于很关键的位置,如果下一步价格向上突破了这次下降趋势的压力线,就发出了下降趋势将要结束的强烈信号,下一步将是上升的趋势。

  3.支撑线和压力线的相互转化。支撑线和压力线之所以能起支撑和压力作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心理因素方面的原因,两者的相互转化也是如此。一条支撑线如果被跌破,那么这一支撑线将成为压力线;同理,一条压力线被突破,这个压力线将成为支撑线。这说明支撑线和压力线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改变的,改变的条件是它被有效的、足够强大的价格变动突破。

  4.支撑线和压力线的确认和修正。如前所述,每一条支撑线和压力线的确认都是人为进行的,主要是根据价格变动所画出的图表,这里面有很多的人为因素。

  一般来说,确认一条支撑线或压力线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价格在这个区域停留时间的长短;二是价格在这个区域伴随的成交量大小;三是这个支撑区域或压力区域发生的时间距离当前这个时期的远近。很显然,价格停留的时间越长,伴随的成交量越大,离现在越近,则这个支撑或压力区域对当前的影响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有时由于价格的变动,会发现原来确认的支撑线或压力线可能不真正具有支撑或压力的作用,比如说,不完全符合上面所述的三个条件。这时,就有一个对支撑线和压力线进行调整的问题,这就是对支撑线和压力线的修正。对支撑线和压力线的修正过程其实是对现有各个支撑线和压力线的重要性的确认。

  (三)趋势线

  趋势线是衡量价格波动方向的,由趋势线的方向可以明确地看出价格的趋势。在上升趋势中,将两个低点连成一条直线,就得到上升趋势线。在下降趋势中,将两个高点连成一条直线,就得到下降趋势线。上升趋势线起支撑作用,是支撑线的一种;下降趋势线起压力作用,是压力线的一种。

  要得到一条真正起作用的趋势线,需经多方面的验证才能最终确认,不合条件的一般应删除。首先,必须确实有趋势存在。也就是说,在上升趋势中,必须确认出两个依次上升的低点;在下降趋势中,必须确认两个依次下降的高点,才能确认趋势的存在,连接两个点的直线才有可能成为趋势线。其次,画出直线后,还应得到第三个点的验证,才能确认这条趋势线是有效的。一般说来,所画出的直线被触及的次数越多,其作为趋势线的有效性越被得到确认,用它进行预测越准确有效。另外,这条直线延续的时间越长,就越具有效性。

  一般来说,趋势线有两种作用:

  1.对价格今后的变动起约束作用,使价格总保持在这条趋势线的上方(上升趋势线)或下方(下降趋势线)。实际上就是起支撑和压力作用。

  2.趋势线被突破后,就说明下一步的价格走势将要反转。越重要越有效的趋势线被突破,其转势的信号越强烈。被突破的趋势线原来所起的支撑和压力作用,现在将相互交换角色(见图5-7)。

五、形态分析

  形态分析是以原始数据(价格、成交量、持仓量和时间)构成的形态为对象来分析判断和预测市场价格未来变化的方向和趋势。

  趋势的方向发生变化一般不是突然来到的,其变化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形态分析方法通过研究价格曲线的各种形态,发现价格正在进行的行动方向。价格的移动主要有保持平衡的持续整理和打破平衡的突破这两类,我们把价格曲线的形态分成两个大的类型:反转突破形态、持续整理形态。

  (一)反转(突破)形态

  1.双重顶和双重底。双重顶和双重底就是市场上众所周知的M头和W底,这种形态在实际中出现得非常频繁。图5-8是这种形态的简单形状。

图5-8 双重底和双重顶

  从图中可以看出,双重顶(底)一共出现两个顶(底),也就是两个相同高度的高点和低点。下面以M头(见图5-8上)为例,说明一下双重顶(底)形成的过程。

  在上升趋势过程的末期,价格在第一个高点A建立了新高点之后进行了正常的回落,受上升趋势线的支撑,这次回档将在B点附近停止往后就是继续上升,但是力量不够,上升高度不足,在C点(与A点几乎等高)遇到压力,价格向下,这样就形成A和C两个顶的形状。

  M头形成以后,有两种可能的前途:第一是未突破B点的支撑位置,价格在A、B、C三点形成的狭窄范围内上下波动,演变成今后要介绍的矩形。第二是突破B点的支撑位置继续向下,这种情况才是双重顶反转突破形态的真正出现。前一种情况只能说是一个潜在的双重顶反转突破形态出现了。

  以B点作平行于A、C连线的平行线(见图5-8中的虚线),就得到一条非常重要的直线——颈线(Neck Line)。A、C连线是趋势线,颈线是与这条趋势线对应的轨道线,这些轨道线在这里起的是支撑作用。

  一个真正的双重顶反转突破形态的出现,除了必要的两个相同高度的高点以外,还应该向下突破B点支撑。

  突破颈线就是突破轨道线、突破支撑线,所以也有突破被认可的问题。前面介绍的有关支撑压力线被突破的确认原则在这里都适用,主要的是百分比原则和时间原则。前者要求突破到一定的百分比数,后者要求突破后至少是两日。

  双重顶反转突破形态一旦得到确认,就可以用它进行对后市的预测了。它的主要功能是测算功能。

  从突破点算起,价格将至少要跌到与形态高度相等的距离。

  所谓的形态高度就是从A或C到B的垂直距离,亦即从顶点到颈线的垂直距离。图5-8中右边箭头所指的将是至少要跌到的位置,换句话说,价格必须在这条线之下才能找到像样的支撑,它之前的支撑都不足取。

  以上是以双重顶为例,对于双重底,有完全相似或者说完全相同的结果。只要将对双重顶的介绍反过来叙述就可以了。比如,向下变为向上,高点变为低点,支撑变为压力。

  2.头肩顶和头肩底。头肩顶和头肩底是价格形态中出现得最多的形态,是最著名和最可靠的反转突破形态。图5-9是这种形态的简单形式。

  从图中看出,这种形态一共出现三个顶和底,也就是要出现三个局部高点和局部低点。中间的高点(低点)比另外两个都高(低),称为头,左右两个相对较低(高)的高点(低点)称为肩,这就是头肩形名称的由来。以下以头肩顶(见图5-9上)为例对头肩形进行介绍。

  在上升趋势中,不断升高的各个局部的高点和低点保持着上升的趋势,然后在某一个地方趋势的上涨势头将放慢。图5-9中A点和B点还没有放慢的迹象,但在C点和D点已经有了势头受阻的信号,这说明这一轮上涨趋势可能已经出了问题。最后,价格走到了E点和F点,这时反转向下的趋势已势不可当。

  这种头肩顶反转向下的道理与支撑线和压力线的内容有密切关系。图5-9中的直线L1和直线L2是两条明显的支撑线。在C点到D点突破直线L1说明上升趋势的势头已经遇到了阻力,E点和F点之间的突破则是趋势的转向。另外,E点的反弹高度没有超过C点,也是上升趋势出了问题的信号。

  图中的直线L2其实就是头肩顶形态中极为重要的直线——颈线,我们已经知道,在头肩顶形态中,它是支撑线,起支撑作用。

图5-9 头肩顶和头肩底

  头肩顶形态走到了E点并调头向下,只能说是原有的上升趋势已经转化成了横向延伸,还不能说已经反转向下了。只有当图形走到了F点,即价格向下突破了颈线,才能说头肩顶反转形态已经形成。

  同大多数的突破一样,这里颈线被突破也有一个被认可的问题。百分比原则和时间原则在这里都适用。

  颈线被突破,反转确认之后,我们就知道价格下一步的大方向是下跌,而不是上涨或横盘。下跌的深度,我们可以借助头肩顶形态的测算功能进行。从突破点算起,价格将至少要跌到与形态高度相等的距离。

  形态高度的测算方法是这样的,量出从头到颈线的垂直距离(见图5-9中从C点向下的箭头长度),这个长度就是头肩顶形态的形态高度。上述原则是价格下落的最起码的深度,是最近的目标,价格的实际下落的位置要根据很多别的因素来确定。上述原则只是给出了一个范围,只对我们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预计价格今后将跌到什么位置能止住或将要涨到什么位置而调头,永远是进行期货交易的人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最不易回答的问题。

  对头肩底而言,除了在成交量方面与头肩顶有所区别外,其余与头肩顶一样,只是方向相反。

  值得注意的是,头肩顶形态完成后,向下突破颈线时,成交量不一定扩大,但日后继续下跌时,成交量会放大。头肩底向上突破颈线,若没有较大的成交量出现,可靠性将降低,或者会再跌回底部整理一段时间,积蓄买方力量才能上升。

  3.三重顶和三重底。三重顶/底形态是头肩形态的一种变体,它是由三个相近高度的顶和底组成,与头肩形的区别是头的价位回缩到与肩差不多相等的位置,有时甚至低于或高于肩部一点。从这个意义上讲,三重顶/底与双重顶/底也有相似的地方,只是前者比后者多“折腾”了一次。

  应用和识别三重顶/底主要是用识别头肩形的方法,直接应用头肩形的结论和应注意的事项。头肩形适用的原则和条件三重顶/底都适用,这是因为三重顶/底从本质上说就是头肩形。

  与一般头肩形最大的区别是三重顶/底的颈线和顶部/底部连线是水平的,这就使得三重顶/底具有矩形的特征。比起头肩形来说,三重顶/底更容易演变成持续形态,而不是反转形态。另外,如果三重顶(底)的三个顶/底的高度依次从左到右是下降(上升)的,则三重顶/底就演变成了直角三角形态。这些都是我们在应用三重顶/底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4.圆弧形态。将价格在一段时间的顶部高点用折线连起来,每一个局部的高点都考虑到,我们有时可能得到一条类似于圆弧的弧线,盖在价格之上,形成圆弧顶;将每个局部的低点连在一起也能得到一条弧线,托在价格之下,形成圆弧底(见图5-10)。

图5-10 圆弧顶与圆弧底

  圆弧形又称为碟形、圆形、碗形等,在实际中出现的机会较少,但一旦出现,则是绝好的机会,它的反转深度和高度是不可测的,这一点同前面几种形态有一定区别。

  圆弧的形成过程与头肩形中的复合头肩形有相似的地方,只是圆弧形的各种顶或底没有明显的头肩的感觉。这些顶部和底部的地位都差不多,没有明显的主次区分。

  在识别圆弧形时,成交量很重要。无论是圆弧顶还是圆弧底,在它们的形成过程中,成交量都是两头多、中间少。越靠近顶或底,成交量越少,到达顶或底时成交量达到最少(圆弧底在达到底部时,成交量可能突然大一下,之后恢复正常)。在突破后的一段时间,都有相当大的成交量。

  圆弧形的形成所花的时间越长,今后反转的力度就越强,时间上应该与一个头肩形形成的时间相当。

  5.V形。V形也称尖形,是较为突然的反转形态,通常其价位波幅较大,而且很少有任何过渡的信号。V形出现在市场进行剧烈的波动之中。它的顶或底只出现一次,这一点同其他反转形态有较大的区别。V形的反转事先一般没有明显的征兆,我们只能从别的分析方法中得到一些不明确的信号,如已经到了支撑、压力区等。另外,V形是一种失控的形态,在应用时要特别小心。

  V形可分为标准的V形和扩张的V形两种(见图5-11和图5-12)。

图5-11 V形 图5-12 扩张的V行

  标准V形是首先表现为价格剧烈的持续上升或下降,当到达高点或低点时,立即出现反转,价格走势又回复到与原趋势相对称的形态。通常,价格趋势发生转折时,成交量有明显的增加。

  扩张V形与标准的V形的不同之处在于:价格见顶或见底反转回稳到一定水平后,出现横向发展的平台。通常平台稍微倾斜,此时交易量增大,然后价格冲破平台,回复到与原趋势相对称的形态。

  在V形走势中,市价急速上升或下跌,因而可能会出现衰竭缺口,同时在尖顶处可能出现单日转向信号,并伴有较大成交量。

  6.菱形。菱形也称钻石形(见图5-13),是顶部反转形态,应常出现在中级下跌前的顶部或大成交量的顶点。从形状上看,菱形好像两个对称三角形相对地排列在一起。在前半部分,成交量随价格震荡逐渐扩大而逐渐增加;在后半部分,成交量随价格震荡逐渐缩小而逐渐减少。当上倾趋势线在后半部分被价位向下突破时,图形便告完成,突破后成交量随之扩大,其下跌幅度是由突破点算起的该形态中最宽处的距离。

图5-13 菱形

  (二)持续(整理)形态

  1.三角形态。三角形态是属于持续整理形态的一种典型价格形态。三角形态主要有对称三角形、上升三角形和下降三角形三种。对称三角形也称正角形,上升三角形和下降三角形合称直角三角形。

  (1)对称三角形。对称三角形情况大多是发生在一个大趋势进行的途中,它表示原有的趋势暂时处于休整阶段,之后还要随着原趋势的方向继续行动。

  图5-14是对称三角形的示意图,这里的原有趋势是上升趋势,三角形态完成后价格一般会向上突破。对称三角形中的一个腰向下倾斜,起压力作用;另一个腰向上倾斜,起支撑作用;图中的点1、2、3、4、5、6是价格转折点。对称三角形持续的时间不应太长,价格突破的位置一般出现在三角形的横向宽度的1/2到3/4的区域,三角形的横向宽度指的是图中顶点到虚线的距离。

  (2)上升三角形。上升三角形是对称三角形的变形。将对称三角形上面的腰由向下倾斜变成水平方向就得到上升三角形。

  如果原有的价格趋势是向上,遇到上升三角形后,几乎可以肯定今后是向上突破。一方面要保持原有的趋势,另一方面形态本身就有向上的愿望。这两方面的因素使价格很难逆大方向而动。

图5-14 对称三角形

  如果原有的价格趋势是下降,则出现上升三角形后,前后价格的趋势判断起来有些难度。如果在下降趋势处于末期,出现上升三角形则以看涨为主,上升三角形将会演变成反转形态的底部。

  上升三角形被突破后,也有测算的功能,测算的方法同对称三角形类似。图5-15是上升三角形的示意图。

图5-15上升三角形

  (3)下降三角形。下降三角形同上升三角形相似,只是方向相反,属于看跌的形态。

  2.矩形形态。矩形形态又叫箱形形态,是一种典型的整理形态。价格在两条横着的水平直线之间上下波动,随时间推移作横向延伸运动。如果原有的价格趋势是上升趋势,那么经过一段矩形整理后,会继续原有的趋势,多方会占优势并采取行动,价格会向上突破矩形的上界。如果原有的价格趋势是下降趋势,则空方会采取行动,价格会向下突破矩形的下界。图5-16是矩形形态的示意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矩形在其形成的过程中极可能演变成三重顶/底形态,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正是由于矩形的判断有这么一个容易出错的可能性,在面对矩形和三重顶/底进行操作时,几乎一定要等到突破之后才能采取行动,因为这两个形态后期走势方向完全相反。一个是持续整理形态,要维持原有的趋势;一个是反转突破形态,要改变原有的趋势。

图5-16 矩形

  矩形被突破后,也具有测算意义,形态高度就是矩形的高度。面对突破后价格的反扑,矩形的上下界线同样具有阻止反扑的作用。

  与别的大部分形态不同,矩形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短线操作的机会。如果在矩形形成的早期能够预计到将进行矩形调整,那么就可以在矩形的下界线附近买入;在矩形的上界线附近抛出,来回作几次短线的进出。如果矩形的上下界线相距较远,那么,这样短线操作的收益也是相当可观的。

  3.旗形形态和楔形形态。旗形形态和楔形形态是两个著名的持续整理形态。在价格的曲线图上,这两种形态出现的频率较高,一段上升或下跌行情的中途,可能出现好几次这样的图形。它们都是一个趋势的中途休整过程,休整之后,还要保持原来的趋势方向。这两个形态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们都有明确的形态方向,并且形态方向与原有的趋势方向相反。例如,如果原有的趋势方向是上升,则这两种形态的形态方向就是下降。

  (1)旗形形态。从几何学的观点看旗形应该叫平行四边形,它的形状是一个上倾或下倾的平行四边形,见图5-17。

图5-17 旗形

  旗形大多发生在市场极度活跃,价格的运动是剧烈的、近乎于直线上升或下降的情况下。这种剧烈运动的结果是产生旗形的条件,由于上升下降过于迅速,市场必然会有所休整,旗形就是完成这一休整过程的主要形态之一。

  旗形的上下两条平行线起着压力和支撑作用,这一点有些像轨道线。这两条平行线的某一条被突破是旗形完成的标志。

  旗形也有测算功能。旗形的形态高度是平行四边形左右两条边的长度。旗形被突破后,价格将至少要走到形态高度的距离,大多数情况是走到旗杆高度的距离。

  应用旗形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①旗形出现之前,一般应有一个旗杆,这是由于价格作直线运动形成的。

  ②旗形持续的时间不能太长,时间一长,它的保持原来趋势的能力将下降。根据经验,应该短于3周。

  ③旗形形成之前和被突破之后,成交量都很大。在旗形的形成过程中,成交量从左向右逐渐减少。

  (2)楔形形态。如果将旗形中上倾或下倾的平行四边形变成上倾和下倾的三角形,我们就会得到楔形形态,见图5-18。从图中看出三角形的上下两条边都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倾斜,这与前面介绍的三角形态不同。

图5-18 楔形

  同旗形和三角形一样,楔形有保持原有趋势方向的功能,价格运行趋势的途中会遇到这种形态。与旗形和三角形不同,楔形偶尔也可能出现在顶部或底部而作为反转形态。这种情况一定是发生在一个趋势经过了很长时间接近尾声的时候。尽管如此,当我们看到一个楔形后,首先还是把它当成中途的持续形态。在形成楔形的过程中,成交量是逐渐减少的,形成之前和突破之后,成交量都很大。

  六、缺口

  缺口,又称裂口,是指在某一价格水平因没有达成交易而形成的价格空档。由于缺口具有极明显的测市功能,因而各种形式的缺口是图表派感兴趣的价格走势。缺口一般有以下四种(见图5-19):

  (一)普通缺口

  在盘整区域内,由于过度买进或卖出行为,引起价格剧烈波动形成的缺口为普通缺口。这种缺口一般会在几个交易日之内补回,因此意义不大。

  (二)突破缺口

  常在交易量剧增,价格大幅上涨或下跌时出现。在头肩顶或头肩底等反转形态完成之后出现的突破缺口包含两种意义:一是表示反转形态己经完成,二是表示未来的走势将会加速进行,它常常伴随着一轮上涨或下跌行情。

  (三)逃逸缺口

  亦称为“继续缺口”,又称“测量缺口”,通常在价格暴涨或暴跌时出现。因为这种缺口具有度量升跌幅度的作用,经常出现于中期或长期的升跌势的中间,所以逃逸缺口又称中途缺口,它可用来测算投资者获利的空间,其度量方法是从逃逸缺口到该趋势完成时的距离应大致等于从该趋势开始上升或下跌到逃逸缺口之间的距离。逃逸缺口一般会在突破缺口之后出现,这两种缺口多数不会在短期内补回。

  (四)衰竭缺口

  又称消耗性缺口,常出现在价格发生关键性转变时,属于一种价格反转信号。当长期涨势或跌势快到尽头的时候,衰竭缺口的出现可以确认为价格反转的提示。若处在上升趋势,表示价格将要下降;若处在下跌趋势,表示价格将要上涨。此种缺口多数会在数天内补回,成为短线操作的好时机。

  在牛市尽头、熊市开始,或熊市尽头、牛市开始的过渡阶段,有时出现两边为缺口,中间为成交量显著增加的小范围盘桓价格区域,呈岛屿状,跨时数日乃至一个星期,称为岛形反转形态。这种形态意味着市场将发生一定幅度的折返而并非形成新趋势的转向形态,它也可能出现在头肩形、三角形或矩形等形态的形成过程中。如果“岛形”只由一个交易日形成,一般该日成交量巨大,称为单日孤岛转势。


 

3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融资租赁外部环境四大角度全解析(PEST分析法)

2019-12-05 16:39
16678

最全面的资产负债表分析法总结

2019-11-13 17:11
161540

最全面的资产负债表分析法总结!

2018-09-27 11:44
24167

财务分析的比率分析法

2017-04-07 17:29
69957

专家来稿| 基于5C要素分析法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效率研究

2017-01-23 17:28
13202

最全面的资产负债表分析法大总结

2016-08-26 22:44
852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