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市场一路走熊 谁是熊市大赢家
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阵痛在大宗商品市场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工业品还是农产品,均有多个品种创下近五年新低。业内人士指出,除了中国因素之外,美元走强及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等海外因素也是造就商品熊市的重要诱因。
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阵痛在大宗商品市场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工业品还是农产品,均有多个品种创下近五年新低。
事实上,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自2011年便出现了历史性见顶信号,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商品市场也一路走熊。其背后,有着美元走强的跷跷板效应,也有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需求减弱因素。
2008年之后的强刺激手段使处于熊市中的大宗商品直接实现V型反转,但目前似乎看不到历史重现的希望。这意味着,一段时间内,商品还将维持低位徘徊。这意味着企业生存压力不减,但同时也给全球各大经济体调整货币政策释放了充足的调控空间,有助于经济再起飞。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谁是最大赢家?
谁引来“熊出没”
“如果说五年前大宗商品市场大跌是由于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恐慌性抛盘,那么近两年来大宗商品市场的调整真正的大背景就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对于世界来说,不是中国自己能否容忍其增速放缓的现实,而是整个世界能否经受得住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挑战,尤其是大宗商品市场。”世远金行分析师肖磊表示。
中国需求的减弱无疑是大宗商品当前最大的利空之一。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8月工业经济效益月度报告显示,前8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833.4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比前7个月回落1.7个百分点,其中8月份实现利润总额是4825.6亿元,同比下降0.6%。
与7月份相比,8月份工业利润增速明显回落。国家统计局工业司有关人士分析,主要原因首先是工业生产和销售增速放缓,同时现在单位成本费用由降转升。此外,投资收益增速持续下降,钢铁、化工、电子等行业的利润增速明显下滑。不过他也指出,8月份利润增速明显回落,也受去年同期利润基数偏高影响。
银河期货宏观研究员赵先卫指出,我国是多数大宗商品的主要消费国,年初以来国内经济增速持续放缓,虽然央行在4月以来推行了“定向降准、定向降息”的货币政策调控措施,但是7月以及8月的宏观经济各项指标却并没有呈现出止跌回稳的迹象,这使得市场预期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预期落空,加之国内房地产行业的调整对经济金融的冲击也是悬在投资者心中的一个不确定因素,导致大宗商品的消费预期下降,商品价格整体承压,特别是金属、能源等商品价格压力尤为明显。
此外,业内人士指出,除了中国因素之外,美元走强及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等海外因素也是造就商品熊市的重要诱因。
“美元的持续走强,一方面是美国经济的稳步复苏,尤其是制造业以及房地产行业的稳步复苏;另一方面是欧央行推出欧元区版本的QE预期增加,这都推动了美元持续走高,对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原油、贵金属价格形成巨大压力。”赵先卫表示。
与此同时,原油价格则出现大幅回调(NYMEX原油6月13日以来累计已下跌12.64%,收报93.35美元/桶),拖累国际衡量大宗商品走势的CRB指数下滑至20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进一步引发投资者对于大宗商品悲观预期。
在美国经济稳步回升、美联储逐步退出QE、加息预期以及一系列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推动下,美元指数节节攀升。尤其7月1日以来,美元指数几乎呈现单边上涨行情,累计涨幅高达7.33%,收报85.64点,最高探至85.68点,站上近四年来的高位。
赵先卫指出,国际原油价格的下跌,一方面由于中国以及欧元区经济增速的放缓使得全球经济增速在二季度以来出现放缓拖累原油需求,另一方面在于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原油库存高企,供大于求。
熊途有多长
大宗商品市场要实现由熊转牛,肖磊认为可以期盼的“利好”只有两个:一个是中国启动大规模刺激计划;另一个是大宗商品市场出现新需求“大户”替代中国,重新引领大宗商品市场牛市。
从中国因素来看,“调结构”依然是政策的重心,大规模刺激计划出台的概率极低。在“调结构”的政策核心下,传统的资本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将逐渐下降,取而代之的将是技术密集型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资源需求的程度也将有所下滑。“目前我们所处的是传统行业出现下滑,而新兴行业尚未崛起的‘青黄不接’的阶段,主要的特点就是经济增速的明显放缓,7-8%之间的经济增速已成为常态,而随着经济的持续降温和经济体量的不断增长,未来3-5年内出现6%左右的增速也不足为奇。”南华期货研究员王晟表示。
但他认为,随着转型的逐渐深入,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速将进一步提升,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带动新需求的增长,对于大宗商品的需求也将随之提升,但预计需求量将很难赶上2008年那段粗放、高速增长的阶段,对于大宗商品的提振作用或许有限。
不过,王晟指出,在非洲、东南亚的一些欠发达地区,目前已经出现基建项目逐渐增多的迹象,未来随着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当地不断增长的基建项目将成为大宗商品需求的重要增长点也为未可知,这或许会对未来大宗商品价格形成一定支撑,但整体力度有限。
“大宗商品市场牛市早在2011年就已经结束,其原因并非美元走强,而是整个供、需市场的扭转,这种趋势不会在短时间内有所改变。除非在多年后,大宗商品市场逐步达到新的供需平衡点,被降下去的产量一时间无法恢复,诸多大宗商品价格增速回到与美元等大宗商品计价货币贬值速度相当的程度,那时只要出现新兴需求,就会再起新一轮商品牛市。这一过程至少需要半个经济周期,即五年以上的时间,所以大宗商品市场的调整期至少还要持续两年。”肖磊表示。
商品低价谁最受益
回顾历史,任何一轮经济复苏几乎都是在产品价格大幅下降的背景下实现的。“世界两次石油危机、一次储贷危机和一次次贷危机都证明,大宗商品价格的下降是一种价值回归,对未来几年世界经济的增长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有市场人士曾指出。
对于中国、印度这些资源进口大国来说,大宗商品价格处于低位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南华期货研究员王晟指出,首先是购买成本的大幅下降,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将加大其利润空间。其次,大宗商品价格有利于通胀率保持低位,这从世界最大的大宗商品消费国——中国8月CPI回落至2%就能看出,对于欧美发达国家而言,低价的商品和较温和的通胀,也为其经济复苏创造了良好环境。“通胀率的下降,一方面会使得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提高,有助于拉动需求;另一方面低通胀的环境,留给央行实施刺激政策的操作空间将会更大。”
但对于经济增长对资源出口依赖较重的国家,如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巴西等资源出口大国而言,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意味着贸易顺差的大幅缩小,对其经济的冲击显而易见,近期不断贬值的澳元就是最好的说明。
赵先卫也认为,整体而言,大宗商品处于低位利于全球经济从金融危机中复苏,使全球经济的通胀预期保持在低位,尤其对于已经处于通缩中的欧元区而言是好事。“目前欧央行准备推出欧元区版本的QE政策,大宗商品低位可以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操作环境。”
此外,大宗商品低位运行也将给国内政策提供一个相对良好的环境,即目前推行的“定向降准、定向降息”的货币政策不至于引发国内物价全球上涨。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大宗商品价格低位也代表了目前全球经济复苏势头较为微弱,这一轮商品价格回落很大程度是由于终端消费需求不旺所致。
“商品价格的较大幅度调整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美欧。原料价格下跌,尤其是能源价格下跌非常有利于美欧工业经济复苏,也有利于减小美国对外贸易逆差,这又会反过来刺激美元重新走强,从而有可能使世界经济进入一个新的自我强化的趋势。”业内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