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人民币国际化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上升,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与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与贸易中的地位日益不相匹配。上海银监局副局长张光平认为,目前政府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已经取得显著进展。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上升,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与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与贸易中的地位日益不相匹配。
自2009年中国政府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人民币国际化目前已取得显著进展,但在错综复杂的世界经济新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仍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9月24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以及第一财经主办的“世界经济新形势下的人民币国际化”暨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研究成果报告会以及第一财经金融公开课的圆桌讨论环节,诸位专家学者就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探讨。
此次圆桌讨论由《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杨燕青主持,参与讨论的嘉宾有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会长张幼文;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卓越研究院院长乔依德;上海银监局副局长张光平以及中信银行(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廖群。
上海银监局副局长张光平认为,目前政府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已经取得显著进展。2013年,人民币国际贸易融资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元;7月份人民币国际支付占全球1.57%,排名第七;人民币国际债务持有力为3.99%,排名第九。在贸易结算方面,按总数计算,今年上半年跨境贸易结算占我国贸易四分之一以上。此外,张光平表示人民币国际支付在亚洲、欧洲都取得飞速发展,但更令他感到高兴的是2013年人民币国际支付在美国增长了300%多。
张光平表示,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进展较快的领域,应做到因势利导,而对于发展较慢的地方,应将学术研究与市场动力结合在一起更好地进行实践与分析。此外,对于美国始终不积极配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改革方案,他认为只有主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把自己做大做强,才能更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会长张幼文指出,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是世界不平衡产生的原因。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主要依靠吸引外资、出口产品的路径,而这种路径产生的结果就是资金的沉淀,资金的沉淀也被西方发达国家学者认为是导致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
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是一个时代的特征,决定了未来货币体系多极化的趋势。同时,国际货币基金体系的改革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探索道路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在这种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应该采取稳健的发展模式。
“人民币国际化绝对不仅是关于外汇管制体制改革,或是资本项下可兑换的简单目标,它牵涉到整个国内经济体制的改革的支撑,就是市场化。市场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对外货币关系是政策战略,而人民币走向世界,特别是通过对外投资等特殊的途径使人民币能留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张幼文说道。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冯绍雷从国际政治及区域问题上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发表了见解。一个稳定的国际社会取决于有没有稳定的金融体系,稳定的金融体系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强大的国际货币。霸权主义、单一国际货币已经不适用于当今的全球经济环境,多极化的经济发展更利于地区的和谐与稳定。“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人民币国际化能够真正成为中国周边环境的稳定、在大国关系上发挥更大作用的地位。”冯绍雷说道。
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卓越研究院院长乔依德提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一个根本矛盾和缺陷,就是一个国家信用货币充当全球的储备货币,但是这个储备货币不受任何限制。从中国的角度出发,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体现了中国的利益和全球利益的一致性。虽然金融危机以后,出乎意料的是美元指数继续走强,但从长期来看,美元相对地位会有所下降,因为任何货币背后代表的是一国的经济,美国的经济地位在下降,因此多元储备货币变得更加具有可行性。
中信银行(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廖群指出,在选择人民币国际化的途径上,亚洲应该是优先选择。目前人民币业务最大的是香港,下一步是东南亚,因为东南亚贸易是赤字的,也是比较好的输送渠道。此外,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当中香港应该扮演更好的角色,因为香港作为人民币国际化最大的离岸中心,具有它的特殊的优势。廖群预期到2020年,人民币将成为国际第三大货币,仅次于美元和欧元,超过英镑和日元。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