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警告铁矿石继续下跌风险 铜博士或要重蹈铁矿石惨跌覆辙
高盛认为,随着铁矿石过剩状态日益严重,中国产出的下降和库存上升并不足以让市场走向均衡。雷连华说,当前最大的利空因素还是在中国,当需求或者需求预期无法兑现以支撑高企的价格之时,下跌将是唯一之道。
期货市场最大的微信公众帐号。CTA基金网是中国期货基金门户网站,官方微信每日清晨为您带来期货、期权、期货私募、对冲基金、泛资产管理等相关市场的最新资讯及研究报告。
高盛警告铁矿石继续下跌风险
高盛集团10日发布最新报告称,由于供应远超市场需求,今年铁矿石价格的下降时间远比预期中要早,且不太可能复苏,这意味着2014年将是所谓“黑铁时代”的结束,铁矿石已进入通常标志大宗商品熊市的“开启期”。
今年迄今,铁矿石价格已下跌38%至每吨84美元,为表现最糟糕的大宗商品之一。截至10日收盘,全球三大矿商淡水河谷(VALE)、力拓(RIO)与必和必拓(BHP)年内股价跌幅分别为19%、7%和3.4%。
高盛分析师在这份名为《黑铁时代的终结》的报告中写道:“2014年是全球铁矿石产业的一个转折点,新的产能最终追上了需求的增长,利润率开始靠近历史低位。”报告将2016年海运铁矿石的价格预期由之前的每吨82美元降低至每吨79美元,2017年的展望也由每吨85美元降至每吨78美元。不过高盛维持了对今年铁矿石价格目标每吨80美元的预期。
高盛指出:“在我们看来,铁矿石已(由投资期)进入开采期。在开采期,大宗商品价格通常会受到两种因素打压,一是开采劳动生产率上升所产生的通缩力量,二是大宗商品货币的贬值。”
报告称,由于包括力拓在内的全球最大铁矿石供应商纷纷大幅增加低成本产量,希望以更高的产量来抵消价格的下跌,同时关闭竞争力不足的矿厂,多种原材料价格在2014年进入了熊市状态。其中,铁矿石价格的下跌时间要比预期中早,预计到11月,铁矿石价格的年内跌幅可能达15%。
高盛认为,随着铁矿石过剩状态日益严重,中国产出的下降和库存上升并不足以让市场走向均衡。报告称:“铁矿石价格的下跌幅度很大,但中国的需求前景仍然偏弱,供应过剩的结构性本质使行业复苏不太可能发生,更低的铁矿石价格也不太可能大幅刺激需求。”
高盛预计,全球铁矿石供应过剩的规模会在2015年增至1.63亿吨,在2016年达到2.45亿吨,2017年和2018年分别会有2.95亿吨和3.34亿吨的供应过剩。除了通过库存上升来吸收之外,一些二线的海外铁矿石产商将可能被迫减产。高盛预测,这些铁矿石生产商可能在2015年和2016年每年最多减产4000万吨。
来源/作者:中国证券报 陈听雨
铜博士或要重蹈铁矿石惨跌覆辙
被冠以“铜博士”雅称的金属铜,正面临类似铁矿石一样的弱市“流年”。今年以来,大连铁矿石期货价格累计跌幅超过35%。
自从今年3月触及四年低点以来,铜市大幅震荡,近日上海期铜价格再度跌破每吨50000元。9月11日,工业品价格全线下滑之际,沪铜主力合约1411放量下跌近1.4%。分析人士指出,在基本面偏弱的情况下,美元指数近期大幅攀升重挫以其计价的大宗商品,特别是中国全面降息降准几无可能,导致铜价快速下探。
流动性预期落空的失望
一直以来,包括黄金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与各国央行印钞速度同涨同跌。就如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一样,一紧一松直接导致了黄金价格的一跌一涨。7月以来,美元指数从79.74点大幅飙升,至今累计涨幅超过5.5%。9月9日,美元指数报收84.157。
美元指数爬升的背后,是美国经济复苏以及量化宽松政策的倒计时。国元期货研发中心总经理姜兴春认为,近日铜价大幅调整主要是美元中期大幅上涨产生的累积效应。
业内人士认为,美联储仍有可能在不久后出乎市场预料地更早开始进入政策紧缩周期。
政策紧缩意味着投资需求将受到抑制。今年第三季度以来,反映大宗商品价格的CRB指数累计跌幅已经超过7%,而反映工业品价格的文华工业品价格指数同期跌幅近3.8%。
这种政策紧缩的预期可能也将发生在中国,而这是与市场之前的预期相左,因为市场偏向于认为经济习惯靠投资拉动,所以会加速印钞。而在近日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消息表明,中国不会采用降息降准等强刺激政策。
在这种预期落空的背景下,铜价大幅下挫。招商期货研究员许红萍认为,宏观和基本面没有太大变化,9月9日夜盘美元指数突破新高,触及CTA基金多头平仓位,集中减仓导致伦敦铜价大幅下挫,上海有色金属则跟跌。
失去流动性背后的基本面
从今年来看,铜价可谓跌不下去也涨不上去。华东一家大型铜冶炼厂内部研究人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跌不下去,这主要是投机力量在进行多空部位的转换,需要时间。他认为,目前铜的金融属性在逐步减弱,铜价将逐步回归商品属性。
在大宗商品市场上,没有货币流动性支撑的基本面是“纸老虎”。一般来讲,对于商品而言会有两个底部,一个是基本面的底部,一个是流动性的底部,而失去了中国需求和中国流动性的支持后,大宗商品的基本面底部在哪?恐怕谁也不能给个准确的答案。
中国需求占全球铜需求总量的45%,中国经济数据疲软被认为是导致铜价疲软的首要原因。8月中国制造业活动减速明显,已经接近萎缩边缘,同时7月服务业指数降至9年低点,信贷水平则处于金融危机期间的水平。更令人恐惧的则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疲软,而建筑业消耗的铜占总需求的60%。
最新月度数据显示房屋销售下跌达20%,为2008年12月以来最大跌幅。同时,中国房地产库存增长超过25%。
铜市场前景看起来似乎非常暗淡,但相比铁矿石仍稍显乐观。姜兴春表示,铜市场基本面并没有铁矿石那么糟糕,尽管供应相对充裕,但中国经济稳增长措施初见成效、美国经济复苏态势强劲,全球对铜消费仍属良好,整体上维持供需相对平衡,库存环节也是维持相对低位;基本面上铜不太可能出现大幅下跌趋势。
“铜毕竟不是铁矿石这样过剩严重的品种。”中银国际期货研究员陈冠因表示,2014年,机构预计铜的全球过剩量在30-40万吨之间,属于紧平衡的品种,因此单纯从供求平衡表看,要出现铁矿石这样的跌势可能性很小。
具体来看,陈冠因认为,需求端看,中国、美国是中西方经济体最大的两个铜需求国家。目前,美国房地产复苏进程受到抵押利率上升的影响有所回落,铜需求依然要看中国形势。库存方面,LME、SHFE的库存都在较低水平,但这都是显性库存。尤其LME的库存,部分已经隐性化。随着中国融资铜转口贸易的下降,上海保税区的库存将抵补两市的库存水平。
中国以外的需求前景也不是那么美好。虽然世界第二大铜消费国——美国经济增长加快,但是另外两家主要进口国——日本和德国需求疲软。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需求因素导致铜价承压的同时,今年剩下时间以及随后的2015年供给也将带来压力。相关机构预计,今年铜供应增长5%,2015年超过7%。最值得注意的是秘鲁,许多大型矿山开始运营或者扩建。消息显示,印尼最大的铜精矿生产商FreeportMcMoran即将在今年首次恢复出口,而纽蒙特矿业在解决好精矿税率问题后也将重新开始出口。
融资泡沫冲击铜市场
业内人士担忧,铜市很可能会重蹈铁矿石覆辙。在不断放缓的需求和不断膨胀的供给综合作用以及风险敞口集中于中国的情况下,今年铁矿石价格下跌超过30%。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中国东部多个港口了解到,钢厂改变了以往的铁矿石购买模式,将库存转移到贸易商手上,而贸易商则用铁矿石到银行抵押贷款以持续贸易。
与铁矿石一样,铜用于质押的功能也一度令市场担忧。此前发生在中国青岛港口的一些企业利用同一批铜或铁矿石多次质押融资而引发的丑闻,导致大量库存流向市场,对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其影响已经超过库存下降带来的积极因素。
陈冠因表示,目前看,青岛港事件很难说已经发酵完毕,部分银行已经在考虑建立自己的仓储公司,随着内资银行在大宗商品布局和风控的完善,青岛港事件的影响终会淡化。
对此,富宝金属研究员雷连华认为,“青岛融资骗贷事件”对铜融资贸易的影响犹在,当前境外贴现成本较前期大幅增高,且国内资金收益率降低,利差减小,而且转口业务基本上被堵死,进口倒挂,融资铜面临“终结”的危险。
据雷连华引述的数据显示,从库存上看,当前上海保税库铜库存约50-55万吨,低于8月初57-60万吨,而在5月底库存达到80万吨以上,融资铜所形成的堰塞湖水位将继续下降,价格将理性回归,这也是一种“去泡沫”过程。
雷连华说,当前最大的利空因素还是在中国,当需求或者需求预期无法兑现以支撑高企的价格之时,下跌将是唯一之道。
来源/作者:中国证券报 官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