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构建充分竞争的银行融资市场
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真正的关键,还在于着眼于推动构建一个走向充分竞争的银行融资市场,适度降低银行主导的融资模式,完善资金定价权谈判机制,全力规范近年来超常发展的中国式影子银行,进而让市场充分发挥自身的风险定价功能。可见,以当前的实情,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下降空间非常小,银行理财,以及影子银行等利率市场化正在不断压缩存贷利差。
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真正的关键,还在于着眼于推动构建一个走向充分竞争的银行融资市场,适度降低银行主导的融资模式,完善资金定价权谈判机制,全力规范近年来超常发展的中国式影子银行,进而让市场充分发挥自身的风险定价功能。
下半年货币政策的核心已经确立: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近一段时间来,业内人士和金融专家针对企业融资贵的问题,相继给出了大量的意见和建议,包括结构性改革以及加大定向放松的力度乃至定向降息等等。不过,这些意见和建议只能解决短期的资金需求问题,难以从根本上把融资成本降下来。这是因为在我国银行金融机构占据绝对主导的体系下,融资成本被各种不合理的需求提高了,因此,关键的问题是要适度降低银行主导的融资模式,改变银行业整体上“大而不倒”的局面。只有通过银行体系的改革化解银行的风险,才是进一步稳固商业银行根基的治本之道。
从金融市场的运行情况来看,近期的资金市场变得有些难以琢磨。一方面是货币供应同比超常增长,广义货币M2上半年增长14.7%,高于去年全年水平;另一方面则是社会融资利率整体水平的抬升,尽管结构上存在此消彼长。比如,央行14天正回购中标利率由之前的3.80%降为3.70%;给国开行的再贷款利率也低于4%,远低于国开债的利率水平。但是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却不降反升。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是由于利率市场化以及互联网金融兴起使得银行存款流失严重,银行利差受到影响的缘故,尤其活期存款下降较快,而贷款增长稳定,银行出现了存贷款增长速度3%的差速,于是就出现了在监管层大力削减融资环节费用的同时,部分地区贷款利率水平反而上升的现象。
进入下半年以来,融资环境和融资市场都出现了几个显著的变化。一是银行存款减少约束贷款增长。7月末,由于半年度冲存款效应的消退,银行存款减少了1.5万亿,由此拖累了贷款的增长。二是同业非标治理抬高替换资金的成本。类似非标等“无风险、高收益”的资产,将使得银行出于逐利动机,愿意借入高成本资金来对接非标。三是棚改再贷款的低成本以及经济下行压力抬高了商业房地产贷款的风险溢价。四是治理影子银行的107号文加大了主要对信托业等的治理,上半年信托业已同比少增7000多亿,当下随着2014版《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类监管指引》的发布,高达12万亿资产的信托业更面临着资产重新配置的压力。五是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的风险也在不断放大,地方政府还贷到期,被迫寻求各种抵押品。这些因素实际上大大提高了整体利率水平,融资的矛盾更为复杂。
实际上,“四万亿”投资以及随后的政府对房地产及地方融资平台信贷的政策调控,可以视作本轮实体经济资金成本隆起的直接推手,而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则在于我国银行业的“一枝独大”以及由政策调控引发的监管博弈。在风险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依赖监管层引导下半年的社会融资利率水平整体走低的任务,无疑相当艰巨。不少人都期待互联网金融的崛起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局面,但现实非常残酷。根据业此前的调研,互联网金融利率水平普遍都在15%,而被视为普惠金融的小贷公司其利率水平更高,而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则要低得多,有商业银行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利率仅为6%。商业银行重新成了融资市场稳固的中坚,无论是信贷市场还是银行间市场的债券融资。
可见,以当前的实情,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下降空间非常小,银行理财,以及影子银行等利率市场化正在不断压缩存贷利差。银行高利时代实际上已经终结。数据显示,总资产高达140万亿的银行业实际利润不过1.4万亿,总资产收益率也仅有1%,而随着整体经济的持续调整,房地产以及地方债务平台风险敞开使得不良贷款率业已超过了1%,上半年剔除上千亿坏账之后依然达到了1.08%以上的水平,未来的商业银行实际前景堪忧!为缓解银行坏账风险,银行业内呼吁加快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但是实施起来同样困难重重,资产证券化固然有利于转移风险,但这也必然意味着利益的让渡和资产的贬损。此外,纵使加快金融管制放松的步伐,至少也得有两、三年时间的摸索,新生的民营银行才能真正立足于市场。
由于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短期内难以转变,因此,对于整个银行业来说,无论是作为资金需求者,还是信贷产品的供给者,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垄断竞争地位,这就使其对于存款者和贷款者都有突出的价格谈判优势,这当然也难以有助于达成相对公平的资金价格。从这个角度看,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真正的关键,还在于着眼于推动构建一个走向充分竞争的银行融资市场,完善资金定价权谈判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金价格形成中的基础作用。
化解实体经济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产业空心化、金融机构的隐性担保、刚性兑付及与监管层之间的博弈问题,还须全力规范近年来超常发展的中国式影子银行。以笔者之见,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引入“行为监管”的理念,努力加强不同金融监管部门间的协作。我国金融改革中面临的误区之一,就是把改革与风险控制都集中在监管部门,以至于造成内部政策目标的冲突。强调控制融资成本,就是要创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引导金融机构的市场化合理运作,而不是牺牲市场金融原则来达到目标。其次,推动实现非标资产的标准化,有序打破“刚性兑付”,逐步消除“隐性担保”。再次,有序加速利率市场化的进程,逐渐淡化监管部门对金融产品价格、风险和贷款业务的直接干预,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市场发挥自身的风险定价功能。
(作者系中国金融网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