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行在中国混得怎么样?
恒生中国的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上升35.9%,主要由于该行拓展贸易相关业务,理财产品销售的良好推进也成为上升的突破口。今年4月,东亚中国宣布与第三方支付公司盛付通合作,成为后者的备付金存管银行,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支付业务,拓展银行的结算业务。
面对2014年上半年并不乐观的经营环境,一些外资银行的中国内地业务却实现了较高的盈利增速,相较2013年上半年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近日,数家外资银行披露半年报,在离岸等新业务带动下,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长突出。
经营策略转向审慎
在2013年上半年,受中国经济下行和揽储竞争加剧的影响,外资银行的中国区业绩不如人意,多数利润同比下滑。不过,从近日发布的2014年半年报来看,东亚、恒生、星展、渣打这些外资行中国内地业务的税前盈利增幅却十分突出,扭转了颓势。
其中,母行在香港上市、拥有网点超过100个的东亚中国最受关注,上半年税前盈利同比上升25%至15.4亿港元。
该行称,中国政府为调整经济结构而实施了一系列宏观政策,为了应对这些政策对银行经营环境的影响,东亚中国采取了审慎策略,贷款和存款与去年底相比仅温和增长了2.2%和2%,贷存比维持在68%,成本收入比率同比下降了2.5个百分点至55.3%。这些变化主要是由于该行放慢网点拓展并实施成本控制所致。
恒生银行的内地业务也获得稳定增长,剔除去年同期将兴业银行的投资重新分类的一次性项目影响,今年上半年内地业务的税前盈利同比增加约26%至1.63亿港元,其中净利息收入同比增加33.4%;资产质量保持稳健,今年上半年末,减值贷款比率仅为0.42%。
上半年,渣打在中国内地的收入同比增长15%至5.15亿美元,税前利润增长65%至1.93亿美元。渣打称,虽然中国经济放缓,但企业客户的业务活动仍非常活跃,跨境人民币和贸易业务也稳步增长,中国内地仍是对集团网络收入贡献最大的地区。
星展银行并未单列中国内地业务的具体数据。该行二季度财务数据附录表显示,除香港外的“其他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内地和台湾)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息收入同比上升46%至3亿新加坡元,非利息收入同比上升36%至2.03亿新元,税前盈利上升超过一倍至1.96亿新元。
上半年外资行也受到了信贷风险的冲击。今年上半年在中国发生的大宗商品抵押融资欺诈,导致渣打银行的风险承担增加;另外,东亚中国上半年的资产质量也面临不小的压力。
对此,一位港资银行对公业务高管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上半年中国各地的信贷风险集中爆发,大部分是人为因素,例如青岛港的巨额大宗商品融资骗贷案。因此无论中资或外资银行均有意控制信贷规模扩张,外资银行则更于趋谨慎。
寻觅赚钱突破口
尽管净息差受压,但有新业务的带动,东亚和恒生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均获得可观增长。
其中,东亚中国上半年企业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上升37.5%。为了提升业务发展潜力,该行将业务重点从扩大贷款规模转移至协助客户安排离岸贷款。该行为担保客户离岸贷款而开立的备用信用证余额较去年底大幅增加了77.9%,带来了丰厚的手续费收入。东亚银行副行政总裁李民斌表示,东亚中国会继续发展离岸融资业务。
恒生中国的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上升35.9%,主要由于该行拓展贸易相关业务,理财产品销售的良好推进也成为上升的突破口。
从上半年外资行的业务拓展情况可以看出,在贷款增长受制于风险偏好的情况下,银行的收入来源更多地瞄准非信贷类业务。今年4月,恒生中国针对在内地和香港均有理财需求的客户,推出了“优越理财中港通”计划,同时,该行继续投资于直接销售渠道,包括电话服务中心、网上银行和短讯服务,以提升客户体验。
今年4月,东亚中国宣布与第三方支付公司盛付通合作,成为后者的备付金存管银行,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支付业务,拓展银行的结算业务。
(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