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人民币国际化:五周年成绩单
2014年上半年,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3.27万亿元,同比增长59%;办理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金额4698.8亿元”。从2012、2013年增长情况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同比增速分别为41%、57%,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金额同比增速分别为156%、87.9%,均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2014年8月1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4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披露:“跨境人民币业务保持较快发展。2014年上半年,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3.27万亿元,同比增长59%;办理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金额4698.8亿元”。
报告对资本项下直接投资没有批露同比增速,笔者查证去年同期数据为1834.9亿元,意即今年上半年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金额同比增长156%。成绩确实令人惊喜,至于报告为何故意隐去“同比增长156%”的表述,笔者只能推测为央行的“刻意低调”。
从2012、2013年增长情况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同比增速分别为41%、57%,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金额同比增速分别为156%、87.9%,均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靓丽数据的重要推动力,离不开央行精心构建的政策框架与锐意进取的开放力度。被视为人民币国际化重要标志的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已经实施五周年,央行在制度层面已经初步构建了相对完整的政策版图:2009~2011年着力推进经常项下贸易结算试点,2011年8月已推广至全国;2012~2014年着力试点资本项下有序放开,目前已经在部分城市开展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与跨境债权债务试点,下一步,局部试点政策则有望扩围至其他经济活跃城市或地区。
一、经常项下贸易结算政策趋于完善、结算量保持快速增长
经常项下贸易结算政策趋于完善。2009年 4 月,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四个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2009 年 7 月,试点正式启动。2010 年 6 月,取消了境外地域范围限制,明确业务范围涵盖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其它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2011 年 8 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已扩大至全国。2013年浙江义乌、2014年苏州工业园区、天津生态城分别启动个人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
经常项下贸易结算量保持较快增长。2009年7月~2014年6月末,跨境贸易人民币累计结算金额13.4万亿元,从贸易类型看,货物贸易约70%、服务贸易与其他经常项下约占30%。2013年对外贸易总额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比重已经上升到15%。
贸易结算款“付”大于“收”推动人民币“走出去”。从收付类型看,2009年7月~2014年6月末,实收5.3万亿元,实付8.1万亿元,整体收付比为1:1.54。付款(国内进口商)规模显著大于收款(国内出口商)的直接原因是,人民币国际化刚起步,海外进口商人民币来源有限,决定了当前阶段仍以人民币“走出去”为主。试点五年来,人民币累计净支付2.8万亿,这是促进形成离岸人民币存量的重要方式,人民币“走出去”战略初见成效。
二、资本项下直接投资高速发展、证券投资额度不断提高
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已经全面扩展至资本项下三大科目:跨境直接投资、跨境证券投资、跨境债权债务。2011年1月和10月,先后启动境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2012年12月,出台《深圳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管理办法》;2011年12月启动RQFII;2014年4月宣布“沪港通”试点。2014年6月,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可开展中跨境人民币贷款、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股权投资基金、个人经常全放开并允许开展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政策试点向纵深发展,已经从经常项下贸易全面扩展至资本项下投融资,从企业主体扩展至符合条件个人。
跨境直接投资。2011~2014年6月末, 境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累计金额1.4万亿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FDI)1.17万亿、占比84%,对外直接投资(ODI)2227亿、占比16%,FDI已经成为人民币“回流”的重要渠道之一。
跨境证券投资。RQFII累计批准额度达2503亿元,即将于10月份正式开通的“沪港通”亦将全程使用人民币结算,双向额度合计5500亿元,两项合计8003亿元。相比于直接投资,证券投资流程更简洁,流动性、灵活性更高,对于海外企业和个人持有人民币的激励更强。
跨境债权债务。着力推进离岸人民币投融资市场建设,其中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人民币债券(离岸发行、境内发行)是核心内容。2014年6~7月份,新加坡中资银行向苏州工业园区、天津生态城内的多家企业成功发放了跨境人民币贷款。而香港“点心债”、台湾“宝岛债”、新加坡“狮城债”等离岸人民币债券的发行均供不应求,据不完全统计,各类离岸人民币债券存量规模已达3000~4000亿规模。
总体来看,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有利于中国与全球的经济贸易往来,资本项下的开放有助于着力构建通畅的人民币跨境双向流动机制以及增强人民币离岸循环使用吸引力。制度构建与市场需求将双轮驱动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
(完)
作者:蔡喜洋《央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