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骗贷调查“一头雾水”?不如看看市场影响有多大
中国企业之所以不远万里贷出海外资金,关键就在于两地存在利率差——利用相对廉价的离岸资金转投中国大陆,以相对较高的利率锁定利润。一年期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ibor)为0.53%,而同期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则高达5%。
从青岛港大宗商品融资调查启动以来,至今已经有近一个月的时间了,但这场轰轰烈烈的欺诈骗贷的故事还没有一个结果,有关调查实际进展的消息似乎就已经销声匿迹。
连在其中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各大外资行也一头雾水,花旗、渣打等为贸易融资提供服务的外资行得不到查阅库存状态的许可,无从知道这次调查究竟会给自己带来多少损失。而中国官方也一直没有公布正式的调查结果报告。
这还没完,《华尔街日报》报道称,青岛港大宗商品融资骗贷调查可能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地方性事件,有迹象显示,围绕青岛港的调查已经牵涉到反腐调查。
时至今日,大家最想问的是,抛开纷繁复杂的政经信号,青岛港事件究竟对相关商品市场造成了多大影响?
回头看,市场影响有多大?
目前来看,青岛港调查融资骗贷事件对铜市场并未产生重大影响。迄今为止,中国并未出现普遍的铜库存抛售。按照LME可见库存水平判断,此事对伦敦铜库存的影响相对较小。而LME铜价更是出现三个季度以来最为强力的回调,本季度累计涨幅为4.4%,创下去年9月30日以来最大的季度涨幅。
但需要注意的是,青岛港事件也并非没有带来任何改变。
中国不再是“最受欢迎”的现货目的地
一些海外现货铜的目的地已经不再是中国,转而流向现货升水更具吸引力的市场。
在人们对中国的大宗商品融资交易感到担忧之际,一些原本驶往中国、满载铜的货船已转向出价更高的其他目的地。虽然很难估计有多少铜已绕开中国转卖他地,但销售仍在进行中,从铜市场行情就可见一斑。
中国目前的铜进口价格较伦敦金属交易所周五基准价每吨6970美元升水60-70美元,升水幅度较一个月前缩减了一半。相比之下,由于需求旺盛,美国市场的升水幅度扩大至每吨160美元。上海市场的升水幅度如此之低,交易员只有把铜卖到其他地方才更有利可图。中国的溢价较低,这会使在其他地方卖出铜变得更有吸引力。如果美国的价格更高,贸易商们会在那里卖出。
总之,现在的情况是,越远离中国市场,铜的升水幅度越高,而接近中国市场,升水幅度就会缩小。
强者愈强、弱者更弱
小型贸易融资企业可能面临一场危机。青岛港调查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涟漪效应,除了这次被曝光的铜铝骗贷,国内外银行正在重新审视其他大宗商品贷款质押物,包括铁矿石、大豆和橡胶。
这助长了市场的忧虑。信贷枯竭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贸易贷款违约,或迫使其他资金短缺的公司取消今年下半年的国际订单。这对大型贸易商影响不大,但小型贸易商和那些才入行两三年的新参与者可能面临更多危机。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两个月,若无法开立信用证,一些小公司可能出现现货船货违约。
中国铜业可能出现马太效应,大宗商品融资在中国将接受愈加严格的监管和更为昂贵的成本,但这也将反过来帮助那些大玩家,比如国有企业和大型终端用户,他们的实力可能会变得更为强大。
“只要有两个市场,融资套利就不会停止”
本周一(6月30日),中国外管局经常项目司司长杜鹏表示,只要当前境内外两种市场、两个汇率、两种利率不变,企业通过财务运作实现套利融资的行为就不会改变。同时,外汇局将加强对重点企业的监测和对银行表内外融资产品等重点业务的专项监测,防范构造贸易重新抬头。
“构造贸易(Structuringof Trade)”又称虚构贸易,是基于融资套利、粉饰业绩、税收筹划等目的,通过关联公司进行交易的一种非正常贸易行为。构造贸易与假冒贸易同为虚假交易的一种。与假冒贸易不同的是,构造贸易以表面合规的形式掩盖交易的真实目的。
近期官方在打击虚假转口贸易专项行动中发现,一些构造贸易出现在转口贸易中,凭借真实的货权凭证和真实货物的出入境,以形式多样、流程复杂的手法,逃避了监管,实现了套利。
实际上,去年以来,中国就一直致力于打击虚假贸易融资行为。外管局在去年12月就发通知要求银行“加强对贸易融资、特别是远期贸易融资的真实性、合规性审查,积极支持实体经济真实贸易融资需求,防止企业虚构贸易背景套取银行融资。”对那些贸易收支异常企业,特别是远期贸易融资规模异常增长且具有典型套利交易特征企业的监测核查力度也在加大。
“借贸易之名、行融资之实”的手法复杂多样。中国部分企业利用中国和海外市场存在的利率差和汇率差,通过大宗商品融资过境贸易甚至虚假贸易进行套利,这在中国已持续多年。更为严重的行为是利用虚假贸易骗取贷款。近日,审计署在对国有金融机构的审计报告中,首次揭露了部分黄金加工企业利用虚假贸易骗贷。另外,钢材也是一个重要的贸易融资工具,自2009年起,一些钢贸企业便通过虚假注资担保公司,以抵押质押、重复抵押、互保联保的方式,大量套取银行贷款。这些企业在骗取银行贷款之后,又变身为投资公司,将所得资金投向房地产、股票、期货,甚至高利贷等高风险行业。
疯狂的套利行为还体现在外汇市场上。国际电信联盟数据显示,在截至2014年4月的一年内,美国对中国内地以及香港地区的人民币贸易结算额增长了229%。对此,人民日报给出的其中一个解释就是:这源于大量跨境套利交易。中外企业利用内地人民币市场与海外人民币市场之间的利差,通过在海外借入人民币贷款,通过虚假贸易或关联交易的形式将上述贷款调回国内使用。这种套利行为造成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虚增。
中国企业之所以不远万里贷出海外资金,关键就在于两地存在利率差——利用相对廉价的离岸资金转投中国大陆,以相对较高的利率锁定利润。一年期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Libor)为0.53%,而同期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则高达5%。
来源:华尔街见闻、新浪财经等
整理:易贸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