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繁荣到衰落——二百年华茶叶外贸史检讨

2014-08-07 10:36781

18世纪茶叶成为英国严重依赖的消费品,此外美国和俄罗斯也开始从中国大量进口茶叶,中国茶叶出口量逐年增长。华茶出口目的地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在英国市场(主要是红茶)被印度、锡兰茶冲击而极具减少,在美国市场被日本绿茶冲击而减少,只有在俄罗斯市场在增长。

  18世纪茶叶成为英国严重依赖的消费品,此外美国和俄罗斯也开始从中国大量进口茶叶,中国茶叶出口量逐年增长。英国东印度公司当时垄断中英间茶叶贸易,1760年从中国进口茶叶约4万担,到1830年增长到近24万担。1834年东印度公司解体,中英茶叶贸易改为私人自由经营。此后鸦片战争爆发,五口通商,英国政府又多次大幅降低茶叶进口税,这些因素都促使英国的华茶进口大幅增加,1868年比1838年又增加约100万担。到了1870年代前五年,每年华茶出口平均接近180万担(价值达到3500万两海关银),1886年华茶出口到达顶峰约为年均240万担,这意味着华茶出口在120年间增加了60倍!

  但恰在此时出现前所未有的危机,1887年汉口市场茶叶堆积如山,但销售很慢,价格一跌再跌,直至最后才能以常年20%左右价格成交。此后华茶价格虽然略有回升,但总的长期趋势是一路走低。1868年华茶出口153万担,出口值3325万两海关银,到1894年194万担,但出口值反而降低至3185万两海关银,这意味这平均每担出口价从24两跌至17两,其中最低的1888年低至14两。

  同时华茶出口目的地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在英国市场(主要是红茶)被印度、锡兰茶冲击而极具减少,在美国市场被日本绿茶冲击而减少,只有在俄罗斯市场在增长。1866年英国市场华茶占96%,印度茶为4%,锡兰茶为0,到了1903年,华茶只占10%,印度茶占60%,锡兰茶占30%,越来越多的英国消费者在这几十年中从只喝华茶而慢慢变为喜爱更加浓烈的印度与锡兰茶。

  是什么从根子上造成了华茶在国际市场的衰落?原因有以下几个:

  第一,茶叶生产方式落后。

  印度、锡兰茶虽然兴起较晚,但生产方式先进,所以很快超越华茶。印度、锡兰茶叶生产都是为欧洲人控制的大规模茶园(有的达千亩以上),采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产量高,质量好。这些茶园对茶叶生产的各道工序进行科学实验,比如品种选择上印度最初用中国茶种,后来英国人经过对比实验,发现印度土产茶种更加优良,最后放弃了大规模引进中国茶种或者进行杂交的最初尝试。中国则任由农民把茶树种植在不适合耕作庄稼的山坡、屋旁田边,只作为副业。英国人在印度阿萨姆种茶最初也效仿中国人,选择山坡,但实验结果不理想,于是把茶园选定在土地肥沃的大河冲击地带,产量与品质都大幅提升。

  第二,茶叶质量失去竞争力。

  茶叶采摘是一个确保茶叶质量的关键环节。茶叶长到两三个绿叶时采摘最好,而且必须在3-5天内采摘完毕,超过时间越久,茶叶质量越低。另外为保证茶叶品质一致性,每次应选摘老嫩相当的叶子,不能混摘。阿萨姆茶园异常严格,规定采茶工清晨入园到11点截止,每人只采20磅同一等级原叶,随即加工;每次采摘后,须等两周才能再采,每年共采16轮。中国一家一户小茶园,根本无法统一,时间参差,老嫩混采。由于雇工工价高,中国茶农不到万不得已不用雇工,通常延迟采摘,每延迟10天采摘,产量提高1%,茶价却因此下降35%。中国茶农一般每年只采3-4茬。在加工与运输保存方面,阿萨姆茶园也远远超过中国茶园。

  更为严重的是中国人为的惨假。为了卖个好价钱,茶农有时刻意掺杂劣茶作弊,还有时茶行派到农村收茶人品德恶劣,威胁虐待茶农,造成茶农掺假泄愤报复。更夸张的例子是,绿茶曾为英国人喜爱,颜色越绿越受喜爱,于是茶农想方设法使茶叶变绿,甚至给茶叶染色。到后来华茶在英国市场已经完全失去了信誉。

  第三,国内政局对市场的影响。

  苛捐杂税造成华茶的成本结构更加没有竞争力。印度上等茶离岸价格每担14两就可获利,锡兰茶更低,每担8.5两就可获利,中国次等茶也要14.5两才能获利,其中35%是各种苛捐杂税成本。比较起来,英国18世纪最初的茶叶进口税是100%,后来降低到12.5%。此外太平天国运动(18510-1864)对茶市的流通性也起了很大的破坏作用。

  第四,不适应新的国际产业格局。

  外商在与中国茶商的博弈中,逐渐占有越来越大的主动权,因此可以经常利用各种不公平的交易手段,有时候甚至是欺诈手段,获取不正当利润,让中国茶商受损,甚至破产。而这种产业格局,有三个主要的成因,第一是由于印度、锡兰、日本茶的兴起,外商对华茶的依赖性越来越低;二是中国茶商分散,资本规模小,常常需要做大量短期拆借贷款,运营风险很高;三是中国茶商各自为政,在关键性交易中不能同心协力。外商为股份制公司运营,资本雄厚,在大宗买卖中,还能做股权项目融资,所以可以分散风险,在交易博弈中占据优势。

  第五,缺乏畅通的信息渠道。

  1870年以前茶叶价格基本是由中国支配的,在此之后,茶叶价格慢慢变为伦敦支配。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使中国到伦敦的航线从120日缩短到55日,这加速了伦敦茶叶供应量,降低了大大了伦敦的库存风险。而欧洲与中国之间海底电缆的联通,使得伦敦茶商能够通过电报灵活自如的操控茶叶进口价格。

  综上所述,外国茶业者利用近百年的时间,在与中国茶业者的博弈中取得了完胜,而以下几个关键性因素值得百年后的我们深思:(1)英国茶业者在印度与锡兰建立的大规模茶园实现了垂直整合的供应链,建立了比中国传统的分散茶农更先进的生产方式;(2)英国本土的茶商逐渐改变了英国消费者的口味,使其接受并喜爱印度、锡兰茶,从而在需求上摆脱了对华茶的依赖;(3)在华的外国华茶交易商利用金融与信息的优势,在华茶的交易中占尽优势;(4)中国茶业者自己无节制的参杂使假彻底摧毁了华茶在国际市场的品牌;(5)中国自身的社会格局宏观上阻碍了本土工商业的发展与市场的有效流动性。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佛瑞亚参展进博会谈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绿色与创新并进

2024-11-08 10:47
13813

产业数字金融如何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10-23 15:48
236695

奔驰启用首个动力电池回收工厂:每年可生产5万个新电池模块

2024-10-23 11:46
60750

中国银行业协会邢炜专职副会长:推动支持新质生产力金融创新

2024-09-19 14:06
150229

浦发银行北京分行赋能新质生产力

2024-08-12 14:56
75597

普被曝三年内将70%的PC终端生产从中国转移,或彻底对华脱钩断链

2024-08-08 13:42
96559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