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的“三个平衡 ”
2014-08-05 16:321599
在G20峰会召开之后,中国提出在面对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的严峻挑战之下,世界各国能够真正形成保增长、促稳定的共识,同时要把这种共识转化成G20成员的实际行动,真正有助于欧洲市场的稳定,有助于市场经济的复苏,从而实现G20强劲、平衡和可持续增长的目标。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当前中国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使中国的经济保持可持续性发展,同时持续改善民生。
文/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图/中国新闻图片社
在G20峰会召开之后,中国提出在面对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的严峻挑战之下,世界各国能够真正形成保增长、促稳定的共识,同时要把这种共识转化成G20成员的实际行动,真正有助于欧洲市场的稳定,有助于市场经济的复苏,从而实现G20强劲、平衡和可持续增长的目标。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峰会上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不确定、不明显因素明显增多,各种形式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愈演愈烈,G20成员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推进世界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的平衡发展。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当前中国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使中国的经济保持可持续性发展,同时持续改善民生。因此,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时候,也要有更好的灵活性和更高的目标,主要是关注以下三个重要层面的平衡。
第一个就是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性重组之间的平衡。其中,包括对于通货膨胀的预期、增长的新结构、通货膨胀的控制等目标。这一目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但我们必须真正实现这些目标。因为这是符合人民利益的,而且也是全球期待着中国能够做好的事情。从增长的新结构来讲,这是一个中期和长期的目标,但是我们必须要从现在就开始着手,也就是在“十二五”时期之内必须兑现的承诺。
眼下,最关键的就是控制CPI的增长速度。2011年7月份的CPI达到6.1%,尽管8月份比7月份更低一点,但是政府的目标是希望CPI更低。目前我们希望能获得相应的政策,使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下降,而且能够在结构性增长方面得到更好的平衡,通过控制通货膨胀真正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第二个平衡就是人民收入水平的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之间平衡。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作了非常重要的政策承诺,也就是说政策要确保人民收入水平的增长速度比GDP增长的速度要高,头三个季度GDP增长达到9.4%,人均收入的增长应该至少达到9.4%。前段时间,温家宝总理在一次天津会议上讨论经济增长,更加强调了中国的政策,通过财政政策来满足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标。
第三个就是地方债与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之间的平衡。来自国家审计署的数据显示,2010年底,银行贷给地方政府的贷款为8.5万亿元人民币。中国银监会表示,这个数字为9万亿元人民币,2011年上升至10万亿元。
虽然中国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约10万亿元,但其中的60%来自地方政府。对此,我认为要建立地方债融资机制,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的监管和财政政策的改革。
目前,我国地方融资平台大多数的项目都投资在基础设施领域,表现良好,但仍存在一定风险。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的监管;另一方面,在财政政策角度作出改革,让地方政府的借贷更机制化或体制化。
因此,我们应该把这个后门关上把前门打开,要有必要的监管和变革使他们融资,这样能够更好地完善我们的税务系统,以拉动国内需求和国内消费。为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蔓延,决策层已采取多项控制措施。不久前财政部发布了《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办法》,上海、浙江、广东、深圳4地获国务院批准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据广东财政厅披露,广东省(不含深圳)已于2011年11月18日发行总额人民币69亿元(约合10.9亿美元)的地方债。
(根据朱光耀副部长讲话整理,有删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