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供应链金融商业模式首创者之一:金晓龙:谈供应链金融3.0
2014-08-02 21:441414
就是所谓的“1+N”。你做了核心企业的信用和订单数据,去拉动周围上下游一批客户,以核心企业的信用评价及其与上下游客户的交易作为评级基础。
金晓龙是国内最早的供应链金融—原深圳发展银行供应链金融商业模式主创者之一,完整的经历了供应链金融的1.0、2.0阶段,如今亲手着力打造供应链金融3.0版本。
金晓龙详解三代供应链金融:
第一代的供应链金融,就是所谓的“1+N”。你做了核心企业的信用和订单数据,去拉动周围上下游一批客户,以核心企业的信用评价及其与上下游客户的交易作为评级基础。
第二代的供应链金融,则是把客户拉到线上去,核心企业、物流公司、银行三方联网,工作流程实现四方协同。这个交互协作,是以融资为核心的。也就是说,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是银行的业务营销和服务平台,是从银行角度去设计和构架的。
第三代供应链金融,也就是我们做的橙e网,是以互联网为中心。整个设计理念不完全以融资为核心,实际上更多以企业的交易流程为核心,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去设计,银行完全退回到服务的角色。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互联网、电子商务、供应链这三个关键词改变了整个商业领域的生态结构。传统上我们以为只有大企业有供应链,小企业是依附大企业而生存的,但在互联网时代这个格局就在变化。很多小微企业也有自己的供应链。整个市场越来越没有所谓的中心节点概念,每一个客户都是一个出发点,都有上下游。
这就对传统模式提出很大挑战。去中心化,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基础才是互联网时代的供应链金融基本范式。这也是橙e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之一。
证券时报记者:这样设计对银行的意义和挑战在哪里?
金晓龙:最大的意义在于突破银行服务的物理极限。金融脱媒正把银行加速推向中小微客户群,但是我们现有的中小微获客模式主要还是依靠线下,靠圈和链的方式来做。这种模式比较松散,紧密性不够,批量推广的几何级数没有体现出来。比如我们过去一年,获得72万的新增小微客户,这在银行的角度看是很了不起的,但你要从互联网的角度看,这种增长还是没有体现几何级数的效应。
我举个例子,河北某地级市工信局正在研究,什么样的互联网金融网站适合当地10万户做标准件的中小企业的客户群?传统上银行要服务这个客群需要线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他们来看过橙e网的平台之后,就非常敏感,动员地方企业使用橙e网来快速实现电子商务转型。这样一来,平安银行的服务平台可以延伸到当地去,客户觉得好用拉朋友来用,你朋友觉得好用再拉你的朋友来用,这样实现网络圈营销。
另一个意义在于,通过这个平台大量的中小企业可以将自己的账务电子化。现在电子化的成本很高,对中小企业来说可能只有部分与核心企业的往来可以电子化,其他就还只停留在纸质层面。在橙e网的平台上,任何一个中小企业在这儿都可以找到它的生意系统平台,都可以和它的上下游进行订单协同;哪个小企业愿意管自己与客户交易数据、来往电子帐的,我们可以按需提供。
证券时报记者:你们虽然是后台部门,但产品思路已经非常前台化。但有一个问题,橙e网以去中心化为基本理念,意味着未来大量的客户会集中在中小微企业群中。这样怎样与现有的小企业服务体系去融合?
金晓龙:从技术上讲,我们的服务是囊括整个中小微群体的。在账户层面上,橙e网支持实体账户,也支持虚拟账户,中小微客群的所有服务手段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展开,等于是嵌入到中小微服务的血液里去了。关键就是中小微客群对这些手段的掌握和银行的推介程度怎么样,整体的技术支撑是完全没问题的。
小微和供应链平台的客群既存在重合,也存在区分。比如汉正街市场,汉正街市场有部分是有线上业务需求,也有部分是线下需求。线上需求可以细分为很多类,有些是需要查行情资讯,有些需要帮助生意往来电子化,有些需要线上融资,有些需要线上理财,区别很大。所以银行服务的组织形式也需要在实践中动态调整、互相协同、持续优化。
来源:橙e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