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报道】企业需适应汇率波动新常态
人民币汇率已经趋向均衡合理水平,跨境资金流动双向波动将成为一种新常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审慎运用外汇衍生产品管理汇率风险:要通过适度套期保值将双向波动的不确定性变成确定性;在交易之前要对衍生产品进行估值,不参与不熟悉的交易;要把衍生产品交易看作避险的工具而非赚钱的手段。
人民币汇率已经趋向均衡合理水平,跨境资金流动双向波动将成为一种新常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审慎运用外汇衍生产品管理汇率风险:要通过适度套期保值将双向波动的不确定性变成确定性;在交易之前要对衍生产品进行估值,不参与不熟悉的交易;要把衍生产品交易看作避险的工具而非赚钱的手段。
“总体来看,上半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在振荡中趋向基本平衡。”日前,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媒体介绍2014年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有关情况,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在发布会上如此概括了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变化的总体状况。
管涛表示,下半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会继续保持振荡走势。为应对汇率波动等风险,企业应适应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新常态,审慎运用外汇衍生产品管理汇率风险,不断积累经验。
钟摆效应显现
管涛表示,当前我国外汇收支状况主要呈现四大特点:一是跨境资金总体呈现净流入态势;二是近期外汇供求失衡状况明显改善;三是市场主体结汇动机减弱、购汇意愿增强;四是远期结售汇由顺差转逆差,未到期远期净结汇余额由升转降。
银行结售汇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银行累计结汇5.92万亿元人民币(折合9645亿美元),售汇4.77万亿元人民币(折合7763亿美元),结售汇顺差1.15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883亿美元)。从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看,2014年上半年,累计涉外收入10.03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63万亿美元),对外付款9.50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55万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顺差5289亿元人民币(折合862亿美元)。“上半年总体上还是偏流入压力的,我们比较形象地称之为钟摆效应。”管涛具体介绍说,今年上半年,中国外汇收支形势出现了较大的起伏变化。第一季度银行结售汇顺差为1592亿美元,远超进出口、跨境直接投资合计顺差286亿美元,显示今年年初中国面临较大的跨境资金净流入的压力;在第二季度,进出口、跨境直接投资合计顺差为943亿美元,比第一季度增长了230%,但银行结售汇顺差是290亿美元,环比下降82%,显示第二季度中国跨境资金流动呈现偏流出的压力。
管涛表示,上半年跨境资金的流向变化,主要是反映了在国内外存在较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的情况下,随着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增强,境内的企业等机构外汇收支行为发生了一些调整:一是企业的结汇意愿减弱,持汇意愿增强;二是企业购汇意愿增强,借用外汇贷款的动机减弱;三是随着二月中旬以来人民币汇率呈现双向波动,而且波动率明显增强,境内企业远期结汇签约减少,购汇增加。
应对风险干中学
“目前出现的这种变化是预期中的正常调整。”管涛表示,年初跨境资金流入压力较强,很大程度是因为境外主要货币利率较低、人民币利率较高,同时人民币汇率长期单边升值,市场波动率较低,“这种情况下,套利交易比较活跃,导致了资本的大量流入”。而在第二季度人民币双向波动以后,境内的企业等机构外汇收支行为作出了适应性调整,减少了结汇,增加了购汇,无论是即期还是远期,都导致了供求关系的变化,外汇供求趋向平衡,“这种平衡意味着我们总体的国际收支状况得到改善”。
管涛预计,下半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还会继续保持振荡走势。跨境资金流入和流出的压力均存在:流入压力方面,一是国内经济企稳有利于提振整个市场的信心;二是外贸进出口形势也开始回暖;三是境内外利差情况继续存在。流出压力方面,一是处于三期叠加状态的中国经济还存在不确定性;二是主要经济体调整中的货币政策也存在不稳定性。“总体上,人民币汇率现在已经趋向了均衡合理水平,这种状态下,跨境资金流动出现有进有出的双向波动会成为一种新常态。”
汇率和跨境资金流动都将发生波动,外贸企业该如何应对?管涛表示,外汇局一方面大力支持和鼓励企业基于实际贸易投资活动进行的套期保值活动,同时不支持甚至严令禁止企业进行投机交易。外汇局将坚持有序发展外汇市场、引导银行审慎经营、加强企业风险教育等三大原则,引导市场主体正确使用汇率避险工具。
管涛建议,企业审慎运用外汇衍生产品管理汇率风险应从“干中学”,不断积累经验。具体而言,企业一是应适应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新常态,从以前只管理单边升值风险转向全面管理双向波动风险,通过套期保值将双向波动的不确定性变成确定性;二是在交易之前要对衍生产品进行估值,并确定风险限制水平,不参与不熟悉的交易;三是企业财务部门不应是利润中心,而要把衍生产品交易看作锁定风险的工具而非赚钱的手段;四是企业应进行适度的套期保值,过度套保也是投机,是追逐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