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新框架:变革与影响

2014-07-15 16:40 311

那么,中国的消费还要提高到什么程度?显然,中国经济不平衡确实是存在的。但我认为中国当前在内部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差别很大。很多农民工在一个城市工作多年,但很少有消费,城乡居民的差别非常大。

  全球金融新框架:变革与影响

  当前,世界正面临全新的变革,重建全球金融新框架和制定新的规则成

  为必要,新的全球框架、全球规则、全球均衡和全球治理需要重新进行

  战略对话与思考。全球新规则的变革与影响已扩展到每一个国家。全球

  金融危机过后,如何避免类似危机再次发生?

  策划/ 本刊编辑部

  执行/ 丁翊轩 曲凡 图/ 中国新闻图片社

  证监会新任主席郭树清:中国经济不平衡

  在过去10年中,一般在国际场合谈到不平衡的问题,多数外国朋友都暗指中国是一个重要的不平衡的根源。表面上看好像很有道理,因为过去这些年,中国的贸易顺差较大,特别是外汇储备在过去五年的时间里,平均每年以百分之二三十的速度增长,绝对额4000亿美元,数量相当大。

  但是,我认为,中国经济的不平衡并不仅仅表现为消费的不充分,实际上,在“吃穿住用行”等方面的物质消费还是比较平衡的。在吃的方面的消费,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国,有可能也是最大的浪费国;在衣着方面的消费,中国纺织品80%以上是中国自己消费掉的;在交通方面,中国铁路、公路发展最快,现在高速公路的数量和长度已经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了,2000年中国汽车消费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汽车市场,2010年为1800万辆;在住房方面,2011年住房消费,投资新建住房有一个数字:世界上每新建成两套房的话,中国就占一套,相应的就是中国的钢铁、水泥、玻璃消费都占了世界一半左右。

  对内的五个“不平衡”

  那么,中国的消费还要提高到什么程度?显然,中国经济不平衡确实是存在的。但我认为中国当前在内部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差别很大。很多农民工在一个城市工作多年,但很少有消费,城乡居民的差别非常大。

  二是地区之间差别大。根据自然资源的分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中国客观上存在着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3个有差别的经济地带。 目前,东部沿海经济发展最快,中部次之,西部经济发展缓慢。

  三是商品和服务差距大。如果中国消费不足这一论点成立的话,首先是服务的消费,相对于商品严重不足。在中国,几乎所有产业都很有前景,医疗、教育、卫生、旅游等都是非常有前途的,但是比较起来,服务业的差距更大。

  四是公共服务欠缺,地区之间差别也很大,均等化水平非常低。尽管这些年有一些改善,但很多地区尤其是西部边远地区的公共服务非常稀缺。五是物质财富、知识财富、生态财富差别大。我曾经作过一个判断,如果说外汇储备有3.2万亿美元的话,那么环境自然生态要修复到欧洲和美国的水平,可能需要10倍的投入才能解决问题。

  对外的四个“不平衡”

  中国经济对外的不平衡表现在哪些方面?我认为,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产业结构的程度比较落后。目前,中国制造业很发达,占比也很高,占到GDP的48%,但是高度集中于低附加价值的低端产业。中国靠低端的产品和其他国家交换,来获得贸易顺差。

  无论是贸易还是经常项目下的顺差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差距在逐渐缩小。中国的贸易不平衡应该说给所有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以2011年上半年以来的进口价格为例,中国进口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也是很高的。

  另外,人民币汇率出现了双向的调整,特别是离岸市场在香港就已经实行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而且幅度比较大。这是一个市场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对外经济平衡关系开始好转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一,中国如果继续保持较快的进口速度,特别是能源、原材料等,那就会对世界造成很大的压力。比如中国的石油和铁矿石现在的对外依存度都超过50%,接近60%了。未来10年中国的石油和铁矿石至少要增加10%,相当于世界产量的10%。那就意味着世界其他国家要减少消费。

  第二,环境的问题、排放的问题,还有产成品价格上涨,全球的通货膨胀可能会重新上扬。

  第三,储蓄和资本会减少供应。前五年,中国每年提供世界净储蓄4000亿美元。

  第四,世界经济再平衡的稳定增长。世界经济再平衡问题,实际上是发达国家转向更高水平的经济形态,就是发达国家向后工业化、非物质生产主导转变,这个过程对美国和欧洲都是痛苦的,但是这种不平衡很难改变,可能也不需要改变。

  最要紧的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如何能够得到更多的经济资源,在未来发展中不至于被甩得更远。现在,发达国家资源是极度过剩,而发展中国家严重不足。

  中国应该做一些什么事情?胡锦涛主席在G20会议上都作出了明确的表示,中国愿意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同舟共济,在既有的体系里进行改革,积极参与,为世界的经济繁荣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现在,中国有大概4万亿美元的海外资产,70%都是外汇储备。如果把每年外汇储备的四分之一拿来做直接投资,或者是二分之一拿来做直接投资,那带来的拉动效应会非常大,这对所有国家都有好处,对中国也有好处。

  未来,中国外贸顺差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全球经济不平衡的调整是必然的。在这方面,中国可以做很多事情,但目前国际社会要求中国负担的责任和义务太多了。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不断地参与国际事务,提升中国的话语权,参与国际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副产品,是中国金融改革、金融开放的一个副产品,是金融不断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一个副产品。

  李稻葵:不能低估人民币国际化复杂性

  如果说过去10年中国加入WTO以来全面应对了金融的挑战,也抓住了机遇让金融的国际化程度提高了一个档次的话,那么,未来10年,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人民币的国际化以及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制改革。

  我认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实际上是一个非常艰巨的、充满了挑战的过程。任何一个国家货币成为国际货币,意味着承担着巨大的国际责任。实际上,历史上绝大部分国家,在它的货币国际化的过程中,都碰到了巨大的麻烦。当年英国的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之后,碰到了二战之后的挑战,德国马克后来演变成欧元,欧元推行出来之后,今天碰到了困难。日元试图国际化,国际化之后,碰到了将近20年的重大危机。今天的美国经济,部分危机可以归结为美元的特殊地位。基于历史的原因,所以必须首先明确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绝对不是一个风风光光、风景无限的过程,而是中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危险。

  在此,我想提出人民币国家化的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人民币国际化一定要和整个国际货币体制的改革,乃至与整个国际金融改革要紧密结合。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就是中国作为一个国家不断参与国际事务的过程,也是中国的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政策不断地要跟全世界进行沟通的过程。一定要谨记这是一个多边化的过程。比如,当前欧洲债务危机发生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要援助?怎么援助?在援助的过程中是不是要以人民币计价来进行援助?这些问题跟人民币国际化密不可分。

  IMF总裁拉加德提到,IMF要扩资,因为目前的资金量不足以应对当前的各种各样的金融危机的挑战。在扩资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是不是可以以人民币计价来进行出资?或者进行一部分投入?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中国的话语权提升的过程。

  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实际上应该跟整个中国参与国际事务,整个参与国际金融体制改革要紧密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单边的过程。

  二是人民币国际化必须紧密结合中国金融自身的改革。事实上,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就是一个金融体制不断改革、不断开放的过程。比如说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商业银行是不是应该更加稳健?如果商业银行的经营不稳健的话,短期内如果投资者、存款者认为商业银行地位不稳。再比如说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是不是资本市场也更加稳健的过程?如果资本市场出现了大规模的波动,短期内会被投资者认为没有投资的价值可言,就会产生资金的外流。

  三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一定是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过程。目前人民币国际化是以人民币计价贸易结算推出的。下一步应该让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资金相对充足的地区“走出去”。设想一下,如果在温州、鄂尔多斯做试点,让他们的资金在一定范围内兑换成美元、欧元,出国投资的话,那么这些地方的金融业会相对稳定,从而实体经济也会相对稳定。

  总的来说,人民币国际化是充满挑战的进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紧跟国际货币体制改革,跟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相结合,跟中国的金融改革相结合,跟实体经济发展相结合。

  银监会首席顾问沈联涛:单一国家货币难承担国际货币职责

  谈及人民币国际化和国际货币体系,我认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对国际货币体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虽然人民币国际化看似是一个很小的问题,但其牵扯到中国金融体系如何融合到国际货币体系当中这一大问题。

  美元为主导的单一货币体系是不稳定的,美元的大幅波动会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较大冲击。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单一主权货币为中心的全球储备货币结构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经济多元发展格局不适应,美 元 作 为 主 权 货币的国内政策功能与其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所应承担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不适应,现行金融监管体系与跨国金融交易日益频繁、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形势不适应。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符合全球各个国家和经济体的共同利益,任务十分紧迫。

  对于上述问题,有三种应对的理论:一是全球信贷理论;二是实体经济理论;三是监管理论。对于国际货币体系来说,应该做好三件事:一是提供全球流动性;二是支持实体经济,要带来长期的繁荣;三是要在经济当中加强监管,加强全球经济的监管体系。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国际货币是全球贸易的一个重要“参与者”,也是国际结算的主要工具。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把全球贸易和金融体系进行脱钩,这也是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以金融导向世界行业,进行金融体系改革,否则,就会从一个危机转向另外一个危机。

  任何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都需要“成本”,在人民币国际化推进过程中,中国要继续推行国内一系列的配套改革。

  《贸易金融》2011年12期

0
标签: 框架 金融 全球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广州金融全球综合竞争力排名全球第24位

2022-03-29 14:18
21415

从捷信年报看消费金融全球走势:俄罗斯市场贡献9成利润,亚洲市场增长迅猛

2018-03-19 13:38
6926

金融全球化的退潮?跨境资本较十年前减少65%

2017-08-30 15:50
2953

招商银行:借力离岸金融全球模式 培育增长新动能

2016-11-18 17:09
3815

上海自贸区金融全球化策略:以本币为主场

2013-09-02 16:15
1039

六图解析第三次金融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2013-06-05 11:18
1331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