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币存款利率全面放开为时不远
央行上海总部宣布,从6月27日起,原来只是在上海自贸区进行试点的小额外币存款利率放开扩围至整个上海市。我国在2000年9月实行的外汇利率管理体制改革中,已经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而且放开了300万美元以上的大额存款利率。
央行上海总部宣布,从6月27日起,原来只是在上海自贸区进行试点的小额外币存款利率放开扩围至整个上海市。这是上海自贸区建立以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第一项在自贸区内进行的改革走出区外,体现了建立上海自贸区为各地创造可复制经验的政策要求。目前管理部门推出的政策复制还是很谨慎的,扩围至全上海的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还只是面向企业,个人暂时不能参与,但可以相信,在全上海向市民个人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应该不需要等待多少时间。
在央行上海总部为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分行行长张新表示,在自贸区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近4个月的时间里,市场反应总体平稳,区内区外利率水平基本保持一致,跨区跨行的“存款搬家”现象并未出现。其实,张新行长介绍的这个情况,在试点开始时就是可以预期的,因为上海自贸区地处上海的边缘地区,区内居民并不是上海居民中最富裕的群体,他们能够持有的外币数量并不很多,不具备与银行就存款利率博弈的条件。现在的扩围将市民个人排除在外,大概是担心上海市中心出现因市民个人持有外币较多,影响到银行利率定价权的情况。
这体现了管理部门在改革推进上的谨慎态度,但结合市场实际不难发现,这种担心基本上是多余的。首先,我国对于外币实行比较严格的管理,虽然随着对外贸易的上升,进入我国的外汇越来越多,但外汇储备主要集中于国家,即使是随时需要使用外汇的外贸企业,其能够自由调配的外币也被控制在一定数量。这种机制的长期存在,导致我国已经出现了外汇储备过多的问题,因此商业银行对于民间存在的外币,并不像对待人民币一样有强烈的吸储需求。这也使得银行没有必要通过提高利率来吸引外币存款,相反倒是有了压低存款利率的主动权,从而在与外币存款客户的定价博弈中占据有利位置。
其次,外币是一种不能在国内流通的货币,普通居民通常不会有大量积存。上海作为一个对外开放度较高的城市,市民出国打工、探亲访友比较频繁,民间持有的外币会比较多一些,但从总量看,它在上海市民货币积存中占有的比例,仍然是一个很低的数字。当然,上海市民中有一些从事外贸生意的人,他们手头会有一定数量的外币,但即便如此,由于300万美元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早已放开,这部分人早已尝试到了外币存款利率协商定价的便利,没有必要再就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与银行讨价还价。
我国在2000年9月实行的外汇利率管理体制改革中,已经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而且放开了300万美元以上的大额存款利率。这项制度至今实行已有14年,在外币存贷利率上,目前仅剩小额存款利率还必须接受央行的价格管制,外贸企业和经常需要使用外币的居民个人,早已熟悉了外币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因此,不仅在全上海范围内向普通市民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已经水到渠成,而且即使是在全国范围内,外币存款利率全面放开也只差小额外币这最后一步,跨出这一步将不用等得太久。
实现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业实现市场化的重要目标。现在贷款基础利率制度已经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和金融机构退出机制的建立也已提上议事日程,但在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实现全面市场化之前,先对民间持有量相对较少、可能引起的市场动荡不会很大的外币全面放开存贷款利率,是有必要的,是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相对比较容易迈出的一步。在放开人民币存款利率之前,先看看外币存款利率全面放开后会对货币流通产生什么影响,这是有好处的。
目前,市场上对于人民币存款利率放开管制的呼声很高,尽管贷款利率已经于一年前全面放开,但由于存款利率尚未放开,这种“半边市场化”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贷款客户与银行无法展开充分的定价博弈,其利率价格反而是扭曲的,和资金市场的实际需求是不匹配的。放开人民币存款利率不能无限期拖延下去,人民币的这种发展趋势也倒逼外币利率必须加快市场化步伐。这项已经在上海自贸区探索出可复制经验的改革,扩围至全上海后不久推广至全国,是完全可以期待的。周俊生(上海 学者)
作者:上海 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