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促船舶强国 重点在IT人才和流程优化

2009-03-16 17:32 324

为了实现8%的增长目标,中央政府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实施总额4万亿元的两年投资计划;同时,大范围实施调整振兴产业计划,“两会”前已经出齐了包括钢铁、汽车、纺织、电子信息等在内的10大行业振兴计划。

      这意味着,列入振兴计划的十大行业将吸纳4万亿投资中的绝大部分。两年内投资4万亿元将给IT产业带来哪些商机?大规模投资又给IT行业提出了哪些挑战?如何利用大规模投资的机遇借助IT手段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澳信传媒IT168.com信息化频道精心策划,在“两会”期间推出“提振市场信心 10位CIO眼中的振兴规划”系列报道,按照每天一篇的频率邀请10大振兴行业的CIO/IT经理/信息化主管,解读各自行业振兴规划中蕴含的IT商机等。今天推出的是第六篇,解读船舶行业振兴规划给IT行业带来的商机。

  船舶行业振兴规划的出台,因应当下的经济危机态势。如果把“危机”看做整体来解释,便是“严重困难的关头”,而如果分开而解,便是“危难和机遇”。 船舶工业是我国制造业应用计算机最早的行业之一。

  回顾国内造船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造船信息化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至八十年代末,开展了以船舶数学放样为主要内容的研究和开发,当时集中了包括苏步青、钱令希、董光昌等一批数学家、力学家在内,产学研结合,在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批沿用至今的软件产品,如船舶线型的三向光顺、外板展开、套料切割、管系综合放样等等软件,这些软件经过不断的改造和完善,在实际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阶段从九十年代初至本世纪初,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和CAD技术的普及,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在船舶设计和建造领域广泛使用了造船CAD系统,通过建立三维数字化船舶产品模型,大大提高了设计质量、加深了设计深度、缩短了设计建造周期。同时,一些企业开始在生产管理层面和企业经营管理层面开发用于一定业务范围的管理信息系统,如计划管理、物料管理、成本管理等系统,这些系统的使用在技术层面解决了不少问题,提高了管理数据采集、分析、统计的准确度和及时性,在局部应用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第三阶段从近几年开始,目前可以说正处于高潮期,该阶段是在以往信息化基础上的深化和提高,以信息集成化和管理精细化为主要特征。多年来,由于多数企业在初期的信息化建设中往往缺乏对企业信息化整体战略的考虑,各系统平台不一、信息模型不一,导致各系统间形成信息壁垒,信息的流动不顺畅、信息的一致性不能保证、信息的重用性差,难以推行造船设计生产的并行和协同,较大地妨碍了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效益。为此,一些骨干造船企业开始引进和实施PDM系统,以图通过PDM加强产品设计过程的管理,以及对产品信息的统一控制,为设计的协同以及设计信息和制造信息的集成奠定基础。

  单件小批量制造、无大批量生产,是船舶行业的最大特点,这就注定了信息化建设的难度。“从软件等信息化工具上看,我国不少造船企业已经与国际造船巨头没有区别;但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上比较,差距很大。”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科技部丁君海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船舶行业应用信息化时间早,但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弱,与国际水平程度差距大,伴随着振兴规划的推出,但从另外一方面,我国船舶信息化品太脉络现对清晰,船舶信息化今后的发展犹如在一张白纸上作画,可以在一个相对更简单和信息化平台上,应用更成熟的信息技术和产品,以及解决方案。

  江南造船(集团)公司长兴造船基地信息中心主任郑冬标认为,中国船舶行业的整体信息化状况是较为健康的,主要原因有:首先,中国船舶企业的基础信息化平台建设一般都达到了较为先进的水平,而新造船基地的建设起点则更高;其次,中国船舶行业的数字化设计平台建设基本处于世界造船行业的领先方阵,开发、应用的范围广、程度深;再次,在数字化管理方面,中国船舶行业目前已经处于从企业里单个部门的应用向整个企业大集成应用过渡的阶段,中国较大型船舶企业近几年都在有计划地进行流程的优化革新及整体管理信息平台的集成应用工作。

  差距大,可以让我们更多的看到哪些信息化之路是不通的,而现在所要做的是在已经有的路上,走出一条中国自己的船舶行业信息化之路。

  振兴规划的出台,以及之前我国长兴、龙穴、环渤海湾世界级造船基地的崛起,使得信息化在中国船舶企业战略决策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首先便是对信息化人才的迫切需求。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指出,根据国外经验,庞大的信息化工程要依靠大量的技术人才,包括管理技术专家、造船专家、计算机专家等。“而我国大部分造船企业在这方面的人才非常缺乏,如何培育、重视并且留住这方面的人才值得船舶企业管理层高度关注。”“船舶行业是外向型很强的行业,国内企业应整合业内各方的信息技术、人才资源优势,集体攻关,自主创新,各尽所能,各用所长,加快标准化建设,从而形成符合我国实际的信息系统,推动船舶产业做大做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科技部丁君海如是建议。

  信息化人才到位,面对振兴规划,及我国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力争到2015年成为世界最主要的造船大国和强国,便需要对整个船舶行业信息化做好整体布局。“造船信息化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张广钦建议,“应采取‘总体布局、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思路;在选择信息化的途径上,既要重视引进、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更要注意消化吸收和加强二次开发;信息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管理模式转变和业务流程优化的过程,一个传统企业要改变其管理方式和业务流程会遇到很大阻力,这点往往也是信息化实施成败的关键。”

  南京中船绿洲机器信息中心主任叶天元表示,近几年,信息化对于中国成为造船大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支持作用。从几个侧面分析,首先,从领导层面来讲,对信息化建设更加重视,比如在集团公司机构中设置了专门的信息化领导部门,指导企业信息化发展。第二,各企业实施的信息化项目越来越多,与业务的结合更加务实,更多地引进了商品化软件。第三,企业已经将信息化投资与基本建设投资或科研投入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考虑,比如近几年很多企业提出的研发项目或保障条件建设,比以往更多地考虑了信息化投资的需要。第四,近年来随着中国造船总吨位和接船定单量逼近日、韩,世界造船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对于船厂和配套厂来讲,都面临着更快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更大地降低生产成本等挑战,因此,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化能力也成为船舶各企业突出考虑的重点问题。

  在镇江中船设备有限公司经理办公室主任彭泉生和经理办公室信息管理室主任陈志炯看来,经过多年多方多层次的不懈努力,船舶配套行业的信息化工作已经有了牢固的根基,比如,企业高层对信息化有了更高的认识和了解,对信息化越来越重视,越来越支持,成为成功实施信息化的有力保证。又如,信息化整体规划的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有了显着提高,早期,船舶配套企业的信息化项目主要为单项系统,信息系统应用与业务结合不够紧密,存在“信息孤岛”,现在,船舶配套企业基本上都能够按规划有步骤地进行信息系统集成,避免了信息系统的反复实施和重复投资。

  不过彭泉生和陈志炯同时也指出,目前,船舶配套行业信息化系统应用的深度及广度仍然不够。虽然CAD、PRO/E等工具软件的使用状况比较令人满意,但是PDM/ERP系统的应用多数尚停留在浅层,水平不高。大多数单位实施PDM主要应用了图文档管理,能达到部分协同工作的效果和提高设计效率等功能,而对设计开发项目的管理、控制能力还不够。很多单位的ERP系统在基础数据管理、库存、采购、销售及财务等物流系统方面实施得比较完整,但在生产计划、作业控制及成本管理等方面还有很多待完善的地方,信息化项目(PDM/CAPP/ERP)各个环节间的集成还有很多问题,特别是在数据接口上,如何提供规范、及时、准确的数据,以及上游信息数据更改后的下游数据如何处理等,种种问题都还有待于深入探讨与研究。

  针对此,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指出,目前我国大部分船厂还属于国有大型企业,管理模式改变、流程再造和优化工作的推进难度很大,必须在管理上下功夫,改变传统方式,才能保证信息化系统的成功实施。

  船舶行业振兴对信息化需求大

  国务院日前审议并原则通过的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中,要求必须采取积极的支持措施,稳定造船订单,化解经营风险,确保产业平稳较快发展;控制新增造船能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大型企业综合实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加快自主创新,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船舶工业是为水上交通、海洋开发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产业,对钢铁、化工、轻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我国船舶工业要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化危为机,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用信息化推进结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是关键一环。

  2005年,中船集团花费数百万元请IBM进行了一次企业信息化咨询诊断,这次历时3个月的咨询诊断后来形成了一份厚厚的报告,虽然这份报告的具体内容始终没有公开,但据透露,IBM报告的核心是建议中船集团建立一个由上至下、大型而全面、囊括绝大多数主要下属企业的统一信息化平台,规划中,这一平台的投入将以数亿元计。

  于2005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的中船江南长兴造船基地,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目前,这个在上海长兴岛占据了8公里岸线的、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现代化船舶总装厂手持新船订单已超过1500万载重吨,合同金额超过600亿元,生产任务已安排至2012年。借江南造船整体搬迁的历史机遇,江南长兴已规划、建设了具备当前最先进信息技术水平的信息化基础平台,包括万兆网络平台、完备的数据中心、完备的安全控制系统等,目前公司正在规划设计引进一套完整的ERP系统平台,对整个企业的信息平台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整合,其信息化胃口不言而喻。

  正在建设中的华南地区最大规模的现代化造船基地——中船龙穴造船基地,首制船已于2008年3月28日正式开工,目前,龙穴造船基地手持订单16艘,生产任务已排至2011年底,正在迅速崛起为又一处世界级造船基地,目前,龙穴基地大型CIMS信息系统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规划实施之中,据悉,仅2008年一年,龙穴基地的信息化预算就达到3000万元。

  同样被列为重点造船发展中心的环渤海湾地区船舶工业,正在结合大连、葫芦岛、青岛等地区船舶工业的结构调整和部分企业搬迁,加紧描绘蓝图。大连船舶重工、渤海船舶重工等老造船基地旧貌换新颜,青岛海西湾、中远旅顺造船等新造船基地呼之欲出。它们同样离不开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持。

  而随着企业信息化需求的不断深化,老船企的信息化改造要求也不断提出。可以说,中国造船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信息化热情投入到前所未有的造船信息化大潮之中。

  克服困难,船舶信息化进“快速道”

  一直以来,我国船舶信息化建设大多采用了国外先进的软件,但由于国外造船模式和我国国情不一致,加上缺乏技术和人才储备,国内船舶企业二次开发能力普遍不足,一定程度上造成企业的设计、生产、管理无法集成,制约了信息化应用效果的充分发挥。

  此外,由于船舶行业的零部件数量庞大,目前国内船舶零部件等相关基础数据的标准化程度和日韩相比差距较大,同时也缺乏真正可执行的行业统一编码,使得各企业之间、企业内部本身很难做到信息共享和集成。专家指出,各类资源不能实现共享,公司的经营、采购、生产、质量、成本等项管理就难以作出较为科学的优化决策,以致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达不到各生产要素精确配置的目的,从而使造船周期加长,相应造船成本就较高。

  “目前我国造船业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经常遇到难点,有技术上的也有管理上的。”张广钦指出,“但必须明确的是,只有认识并克服这些困难,才能使我国船舶信息化走上发展的‘快速道’。”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