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企业如何应对“逼仓”危机?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和消费国却缺乏话语权,这一现状已经影响到中国大豆市场的安全。与2004年时不同,国际大豆期货市场已从单次定价改为多次结价的定价方式,美国大豆的价格从先涨后跌改为先跌后涨。
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数据,自2010/2011年度以来,连续3年下降。在缺乏话语权的今天,中国大豆市场会否重演10年前的产业链危机?面对国际粮商的“逼仓”,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和消费国却缺乏话语权,这一现状已经影响到中国大豆市场的安全。
内忧外患大豆种植信心下降
中国消费了世界上近三成的大豆,八成以上的需求却要通过国际市场满足,2004年的行业危机加强外资企业对中国大豆市场的控制力,而今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还在试图进入中国大豆生产市场,比如不久前跨国投资企业丰益国际,斥资30亿美元进驻东北,企图垄断国内非转基因大豆市场。与此同时,占据中国国内1/3大豆种植面积的黑龙江播种面积和产量都逐年下降。最大的大豆产地贺龙江大豆种植面积从2010年的6735万亩缩减到2013年的3105万亩。
2014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这一措施被认为是有利于激发国内企业的生产活力,但业内人士担心在更多的扶持细则出台以前,国际大豆生产企业可能会大量提高对华大豆的输出量,造成国内大豆价格下跌,从而导致国内大豆种植量进一步减少。
产业链危机或将“变身”来袭
2004年蔓延的中国大豆产业链的行业危机令人印象深刻,如不采取有力的措施,不少业内人士担心2004年的一幕有可能以另一种形式出现。“今年的违约风波和2004年的不同之处在于部分企业采取了洗船行为,这是一种国际贸易的融资手段,”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告诉记者,“将进口大豆这种正常的贸易行为变成融资手段是一种恶性的获利方法,是银行等金融机构所不希望看到的。”
记者了解到,长期以来,美国掌握着大豆的价格,美国农业部定期发布的产量报告成为全球大豆期货价格运行的风向标。2003年,美国农业部调低大豆库存,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价格大幅上涨,引发国内大豆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抢购。随即国际大豆价格快速回落,国内大豆加工企业由原先的盈利变为全行业亏损,受冲击最严重的压榨企业停产甚至倒闭,近七成陷入困境的企业被四大跨国粮商ADM、Cargill、Bunge、达夫收购参股,2006年外商独资或参股企业占中国60%左右的大豆实际压榨量。
与2004年时不同,国际大豆期货市场已从单次定价改为多次结价的定价方式,美国大豆的价格从先涨后跌改为先跌后涨。事实上,大多数国有大豆进口企业都要直接或间接通过国际粮商进口。在多次结价的定价方式下,外商可以允许进口商在相对长的点价期限内先行点价,行情上涨后再行洗单,累积价差成本,最终确定成本构成。这种方式给进口企业在降低采购成本的机会的同时,放大了行情的价格波动风险。其中对进口方最为不利的局面就是豆价先跌后涨,如果进口方在低位没有点价或不反向进行期货套保锁定成本,最后会被迫在高位点价结算。
无话语权将“被危机”
2013年,全球大豆的消费量是2.694亿吨,中国为7557万吨,占全球消费量的28%,这一数字并没有让中国在大豆市场上谋得任何话语权。
在业内人士看来,出现大豆违约危机的根源在于中国缺乏大豆定价话语权。虽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但却毫无讨价还价的权利,美国才是全球大豆名副其实的定价中心,美国农业部定期发布的产量报告成为全球大豆期货价格运行的风向标。而价格的剧烈波动最终将危及我国的食品产业安全。
中国的期货市场并没有全面走向国际,大部分中国买家普遍通过国际粮商在CBOT进行期货头寸点价,国际粮商可以轻易掌握中国买家的已点价头寸和未点价头寸情况,使海外资金有天然优势进行逼仓。一旦中国的大豆进口商被迫在高位点价结算,随之而来的就是国内粮油价格的被动推高、物价上涨、进口商马上会将风险转嫁到国内压榨饲料养殖市场,同时国家还要多付出美元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