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自贸区的战略部署与未来展望

观点 | 2014-05-30 14:06 530

相比“京津冀”是国内不同省之间的协作,上海自贸区的着重点则是中国与海外的对接,是我国下一阶段重要的经济引擎。事实上,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自贸区的形成都指向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的战略思想。

  文/巴曙松;白海峰

  文章来源:《人民论坛》2014年5月下刊(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相比“京津冀”是国内不同省之间的协作,上海自贸区的着重点则是中国与海外的对接,是我国下一阶段重要的经济引擎。从国内的环境来看,我国宏观经济目前面临着潜在增速下降、人口红利消失和投资占经济体量过大等各种问题,迫切需要新一轮的经济体制改革。从上海自贸区推进的速度和力度可以看出新一届政府对于理顺自身定位、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心,而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则减少了寻租机会,提高了经济效率,也为建立小政府、大市场的经济体制提供了宝贵的试验田;从国际环境来看,目前WTO主导下的“多哈回合谈判”已陷入停滞,而美国推动的TPP(泛太平洋合作伙伴)和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涵盖了39个国家、超过62%的世界GDP经济体量。美国介入TPP是为了开拓新市场、实现美国出口倍增计划创造条件;也希望建立起21世纪自由贸易协定新标准,推行美国的全球价值观;利用TPP谈判推动APEC贸易自由化进程,形成美国主导的亚太自由贸易体系。“项庄舞剑,意在中国”,TPP核心在于“平衡中国战略”,抵制排斥美国的“东亚共同体”的形成,遏制中国在东亚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并重建美国在亚洲的领导地位。中国目前还没有加入到TPP的谈判中,因而,借助自贸区的建立,中国有望获得参与新一轮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机会,且可能是未来中国更加深入地融入国际经济和贸易环境的窗口。

  自贸区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试验田,然而,自贸区的作用并不局限于上海,随着金融、贸易的发展,整个长三角地区都会因为配套设施的需求提高而有所收益。上海自贸区会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巨大的虹吸效应,也会产生溢出效应,令长三角的分工更加精细。不仅如此,习总书记曾强调自贸区制度需要“可复制”和“可推广”,意味着自贸区未来能够成为其他区域效仿的榜样,这将使得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理念得以落实。

  自贸区折射的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近年来,中央提出一系列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比如“京津冀一体化”、“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等、不难看出区域经济是我国经济转型释放红利的关键,也是这届领导班子经济发展理念的重中之重。

  事实上,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自贸区的形成都指向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的战略思想。对内部而言,自贸区的建立能够进一步强化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和地理优势,并带动长江中上游地区过渡带和内河航运的作用。自贸区对整个中国经济也具有重要的杠杆作用,尤其在重构区域经济结构方面,包括浙江、江苏甚至长江上游的重庆等地,其产业发展都将受到影响。而自贸区经验一旦获得进展则可以使得全国更多的区域进行效仿,进一步推动国内区域协同发展的进程。对外部而言,它能够推动我国和贸易伙伴之间的互动,并弥补我国在对外区域合作上的不足;它能对中国加入TPP谈判形成有利的环境,便于同其他国家在贸易、金融领域达成合作,共同发展。某种程度上可以称得上是构建了与贸易伙伴之间进一步互惠互利、协同发展的区域战略平台。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出访中亚时曾经说道,各国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本着求同存异原则,协商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在政策和法律上为区域经济融合“开绿灯”。由此可见,和邻国之间深度合作,形成更广义的“区域经济”也同样是决策层的目标之一,而自贸区则正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通道。

  自贸区对三大领域直接形成利好

  自贸区的全称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中国”二字体现了自贸区的国家战略高度。在具体行业上,预计将会为我国的金融改革、港口贸易以及社会服务等领域打开创新成长空间,对这些行业以及未来我国经济、金融格局产生一系列深远影响。

  金融:离岸金融迎来发展良机。离岸金融业务是自由贸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一脉相承的。自贸区建设将带动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由此可能对香港金融业务产生部分替代。预计自贸区内跨境业务金融机构将大量增加,外币同业存放业务发展,外汇结算量快速增长,金融产品尤其是衍生品期权期货的种类也将更加丰富。相比较香港金融机构,港币业务约占其业务总量的一半左右,离岸外汇资金在香港金融机构业务贡献占比超过了50%,而目前上海地区的离岸金融业务基本为零。

  总体方案除了在民营、外资设立金融机构方面放松管制以外,还明确提出“允许试验区内符合条件的中资银行开办离岸业务”,并明确了“经过两至三年的改革试验,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总体任务。自由贸易区将逐渐开始资本项目下人民币自由兑换、利率市场化方面的试点,并对未来全国范围内的深层次金融改革,包括民营金融机构、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资本项下可自由兑换等等,提供良好的经验。

  航运:货物吞吐和港口物流进一步提升。自由贸易区的建设首先将带来港口货量的提升。由于通关手续更为便捷,将吸引内陆的贸易商从上海港申报出口,高附加值的本港货有望得到提升。上海港作为世界货物、集装箱吞吐量第一的港口,在上海自贸区建成之后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自贸区内的货物装卸、货物储存、货物商业性加工和货物转运将更加便捷。目前上海港口的集装箱的年吞吐量已经超过3000万箱,在自贸区的带动下,预计未来会有进一步的快速提升。

  此外,自贸区的建设还将促进港口物流业的发展。随着自贸区各项优惠条件的落实,保税区功能将从简单的“保税仓储、初级加工、转口贸易”进一步拓展到“商品储存和转运,以及相关工业、贸易、运输、金融及旅游多位一体业务”等等。

  航空:国际航空枢纽地位进一步加强。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设立有利于吸引中转旅客,打造客运和货运的航空枢纽。自由贸易区内将有望成为贸易和购物零关税的自由港,叠加过境免签政策,上海机场对于国内外货物和旅客中转的吸引力将增大,从而有利于上海机场打造航空客运的中转枢纽港,从而给机场带来更多的国内国际航空流量。

  上海机场目前中转货物占比仅5%左右,远低于其他竞争对手。自贸区对转口贸易的政策扶持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升上海机场的中转货物占比:第一,吸引物流运营商进驻;第二,航班频次和网络带来的便捷性将吸引大量国际中转货物,进一步强化浦东机场的全球航空货运枢纽地位;第三,依托上海的腹地市场以及上海港强大的货运吞吐能力,发展海空联运,吸引众多国际顶级企业将产品通过上海机场进行贸易中转。

  自贸区未来展望

  自贸区不仅是未来经济改革的试验田,也是我国未来融入世界经济的一个契机。尽管今年4月份,美国表示欢迎我国在一定前提下加入TPP,但目前根据TPP协定,我国在政府管制、知识产权、货币兑换、劳工标准上均暂时不完全达到要求,因而,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将成为我国加入TPP前的一个重要示范区域。借助自贸区的建设管理,可以结合中国实际,逐步提升中国贸易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如中国应在国际劳工标准和绿色环境标准制定中发挥作用;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为贸易自由化奠定坚实的国内产业基础。配合自贸区的深远意义,应以开放的心态和迎接机遇的眼光看待TPP发展,甚至可以待自贸区成熟后,在适当的时机加入TPP,中国有望在未来参与TPP谈判中取得话语权与规则的制定权,而不被世界经济组织边缘化。

  过去十年我国在外需扩张、地产和基建投资的拉动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进入了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然而,以往拉动经济的几大引擎正在逐渐转弱。外需开始动力不足,并且物价上涨,劳动工资水平上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等方方面面的现象都显示了中国经济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展望未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仍有相当大的红利空间可以释放。自贸区的设立,以及相关的区域经济发展理念的实施将会是下阶段释放我国经济增长潜力的重要战略思想。(完)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金融监管总局金融消保局:建设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平台和金融产品查询平台

2024-01-15 12:15
49665

中国光大银行青岛分行-公司金融产品经理(青岛)招聘启事

2023-10-11 16:51
31992

中国光大银行青岛分行-公司金融产品经理(青岛)招聘启事

2023-07-17 16:05
164461

柳州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让新市民乐享新生活

2023-05-17 11:44
83374

上海银行:深化“绿树城银”品牌内涵 打造“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

2023-05-17 11:28
53775

招商银行杭州分行跨境金融产品经理-金华招聘启事

2023-05-02 20:43
54215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