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诱惑 中资行集体加入“战团”
强弩如何穿鲁缟?
以银行的万亿资金之刚,对中小企业的嗷嗷待哺之柔;以中小企业的可抵押之弱,对银行的风险控制之强。在没有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之前,银行信贷攻略的强弩若想洞穿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鲁缟,殊非易事。
但几乎在很短的时间,银行却找到了洞穿之技,那就是将单个的鲁缟做成有序的排列,变强弩的末势为首势,端的是掷地有声。金融海啸袭击之下,这似乎更成为银行集体默认的不二法门。
这就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深发展副行长胡跃飞称,“我们不仅跟单一的企业打交道,我们同时跟整个供应链打交道。所以掌握的信息比较完整、及时,企业获取融资更加便捷,银行信贷风险也少得多。”
巨增票贴助推贸易融资
深发展2008年三季报显示,该行贸易融资贷款总额为1074亿元,分别占公司贷款和全部贷款的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强,贸易融资不良率保持在1%以下,远低于全行4.28%的不良比率。显然,这是深发展从9年前在广州开创货押业务实践,到4年前引领公司银行向贸易融资转型,饮得供应链金融头啖汤之果。
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变把握单个企业的不可控融资风险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融资风险,通过立体的获取各类信息,适时进退,将不良控制在最低。这就是供应链金融之道。
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企业海外应收账款余额早在2007年就已超过1000亿美元,并以每年15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央行统计数据亦显示,中国企业应收账款总量约占企业总资产的30%,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
市场潜力之大和风险控制之良的双向利导,自然让所有中资银行嗅出了味道,并先后加入战团。继深发展之后,招行在2002年推出网上信用证,开始其“电子供应链金融”业务体系的构建。
2005年前后,股份制银行大规模介入。如民生银行成立贸易金融部,对行业进行细分,并在战略上将之和公司业务、零售业务并重发展;华夏银行2008年贸易融资业务量近600亿元,比上一年激增160%,结算量过千亿元。
连热衷大企业市场的四大行也很快杀入。在庞大的客户基础支持下,中行推出“融信达”等系列产品,凸显国际贸易融资的强势地位。其2008年1-11月“出口融信达”业务量近19亿美元,份额居市场第一。
截至2月末,贸易融资主打的票贴业务巨量增长,较去年11月份增加了70%,显示出中小企业对贸易融资的青睐。
逆市扩张格局之变
竞争带来市场细分。在贸易融资领域,目前初步形成了股份行与大行分踞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格局。
深发展2008年三季报显示,其国内贸易融资比例超过90%,国际贸易融资不足8%。其他股份制因银行亦多专注国内贸易,出口型企业并不多见。但如建行,其2007年国外保函余额为123.2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42.65%。如果国外市场扩张速度,大有挑战中行传统优势之意。
“如此格局形成实在不可避免。”民生银行某金融部人士称,外向型企业部分资金和原料在境外,监控成本较高,不少股份制银行没有国外网点,只能让位给有国外网点的大行来做。
第二个格局就是各家银行对各条产业链的分头把握。如在华南起家的深发展,贸易融资即带有明显的区域产业色彩,行业集中于钢铁有色、汽车、能源化工三大领域,各地贸易融资业务也呈专业化特色;民生银行则重点进军机电、冶金、交通运输等行业,同时突出船舶融资特色行业。
深发展相关人士表示,行业化同时也带来风险监控的专业化,对于主要行业每日最新信息,银行都会有专业人员监控,及时掌握行业动态。
该人士续称,正是由于这种信息监控及时,令供应链金融比一般融资受金融危机影响要小得多。也因为如此,寻找资金出路的银行目前正准备扩大供应链金融规模。而金融海啸波及之下,银行也更多地将贸易融资向国内市场收缩,估计未来格局还会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