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折的重组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合计已有57家公司宣布终止筹划资产收购或重组,约占同期240余家披露重组预案公司的20%。几天,已先后有远方光电、*ST新业、天瑞仪器、龙溪股份、亿利达等一批公司发布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告。
来源:上海证券报/覃秘
*ST新业昨日迎来复牌后的第6个跌停板,直接诱因是公司终止筹划重组。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合计已有57家公司宣布终止筹划资产收购或重组,约占同期披露重组预案公司的20%,而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股价坠落。有基金经理开玩笑地说,“你如果有内幕信息,千万不要告诉我。”。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合计已有57家公司宣布终止筹划资产收购或重组,约占同期240余家披露重组预案公司的20%。
就终止筹划资产收购或重组案例大增的原因,广发证券一位投行人士向上证报记者分析说,“一是市场的并购重组案例本身增加了;二是在严防内幕交易的形势下,许多公司刚有意向就停牌并发了公告,但最终未能达成一致;其三,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部分谈好的标的公司业绩无法达标;四是受二级市场股价下跌的影响,上市公司不愿意接受标的公司的高估值。”
57家公司并购重组“停摆”
19日,珠江控股披露,公司决定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此前,公司筹划向新的实际控制人启迪控股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资金,用于收购苏州亚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偿还对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的债务和补充流动资金。终止原因是,预计短期内不能满足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前提条件。
此前几天,已先后有远方光电、*ST新业、天瑞仪器、龙溪股份、亿利达等一批公司发布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告。据上证报资讯统计,仅今年5月份,沪深两市先后有12家公司发布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告。今年以来,该数字更是高达57家,较去年同期不到20家有大幅增加。
有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发布资产收购或者重组预案的公司合计约有240家。这意味着,在大约5家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或并购的公司中,就有1家终止相关事项。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受IPO迟迟未能启动的影响,并购市场格外火热,一些并购题材股的股价表现异常靓丽。与之相对应,部分终止相关事项的公司,其股价的下跌同样相当惨烈。以*ST新业为例,其在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后,股价连续六跌停。
业绩和估值成主要障碍
IPO的重启是否导致并购重组失败案例增多?“不能说完全没有影响,但我觉得肯定不是主要原因。”前述广发证券投行人士分析指出,在并购谈判过程中,最核心的还是并购资产的质量以及评估价格。
部分公司对并购失败的原因直言不讳。如国投新集披露,自公告重组预案以来,煤炭市场情况进一步恶化,供需关系进一步失衡,标的资产的盈利状况受市场影响,未达到预期。并且,煤炭价格走势仍不明朗,标的公司在短期内盈利能力的提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又如新亚制程,其披露在筹备本次收购的过程中,公司于2014年1月对平波电子进行例行年报预审,发现平波电子2013年承诺净利润没有达到预期,实际完成利润与2013年承诺利润相差超过20%。同时发现平波电子于2013年10月至12月期间,由于产品升级转型过慢,部分新产品也没有完全达到客户的要求,导致跟不上市场的发展。据此,公司对平波电子能否完成后续的业绩承诺存在疑虑。
更多公司的表述则是:公司会同中介机构与交易对方进行了充分沟通和磋商,就合作条件进行了深入讨论,最终仍未能就相关重要交易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对此,有投行人士表示,如果标的公司不存在作假等重大风险,达成交易的障碍主要是估值和业绩承诺。有些标的公司本身资产质量不错,但受经济大环境影响,近两年业绩表现不太如人意,原股东不愿意以低价放弃控制权,而受二级市场大环境影响,上市公司本身估值也不高,即使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进行收购,也不愿意给收购资产太高的估值。
有公司想到了更为折衷的方法,即达成其他合作意向。典型公司如和佳股份,在终止资产重组的同时,其与交易对手及其控股股东签署了合作备忘录,2年内,交易对方及其控股股东视和佳股份为唯一及排他性的关于交易对方股权、知识产权等资产(标的资产)的合作伙伴。
二级市场投机风险大增
重组一直是A股市场的一个火爆题材。去年以来,随着并购市场的持续火热及良好的二级市场股价表现,并购题材一度是机构和部分聪明资金追逐的热点。据上证报记者了解,不少券商研究员在对公司进行实地调研时,都会问及公司的资本扩张计划,部分公司对此也并不避讳。
然而,随着终止重大事项公司家数的增加,参与博弈的投机资金的风险也与日俱增。以*ST新业为例,公司1月28日停牌,此前1月24日(周五)其股价涨停,1月27日大幅震荡,成交量随之大增。但是,5月13日公司复牌后,却是接连6个跌停板。如果真有大资金介入,不仅要承担资金的损失,还将面对监管部门的核查风险。
国内一家知名的阳光私募产品就曾因此被曝光。今年1月8日,一家上市公司停牌开始筹划资产重组,4月初公告并购失败复牌,股价连续下跌。公开信息显示,某阳光私募产品现身上市公司今年一季报股东榜中,其买入时间因此被锁定在1月初的几个交易日里。从买入卖出时间来看,该私募产品显然是亏损出局,如果因此再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则其损失更大。
“你可以说这是并购市场走向成熟的表现。并购本身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涉及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非常多,如果一停牌就成了,反而会有疑问。”前述投行人士如是分析。
至于对股票二级市场的影响,该人士称,前段时间有基金经理对其开玩笑说,“你如果有内幕信息,千万不要告诉我。”这应该充分体现了机构对此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