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68家信托年报全点评:2013风险与处置年考:刚性兑付隐匿财技
一般而言,信托公司以固有资金投资公司自己管理的信托项目受益权,或购买自己管理的信托项目的信托资产,都应纳入这一统计范畴。交银国际信托按照净利润的5%计提了信托赔偿准备金;经股东会审议同意,按照母公司2013年净利润之45%提取额外信托赔偿准备金,本年共计提5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史进峰
信托公司风险与处置年考:刚性兑付隐匿财技
冀欣
编者按
当信托项目“劫”报频传,宏观经济走势又透着那么一点不乐观,加之信托的亲密战友,房地产,亦处于风雨飘摇与前途未卜中,信托行业的经营状况自然增添了无数个不稳定因子。
这一切,已然开始。
而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最客观办法之一,便是在信托公司刚刚发布的诸多年报中,寻找蛛丝马迹。
盘点已经公开的68份年报,耐人寻味之处比比皆是。受篇幅限制,该系列报道将相继选择“刚性兑付”、利润“发动机”和监管红线重压下的信托业务杠杆等角度切入,揭密信托年报数据隐匿着的秘密,以期为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抛砖引玉。
本报记者 冀欣 北京报道
尽管被业内颇多诟病,但刚性兑付短期依旧难破,压力始终如箭在弦。
不过,观察目前已披露的信托公司年报,却无法寻觅刚性兑付的踪影。仅陕国投一家明确表示通过自有资金认购信托受益权来解决裕丰项目兑付问题,其他公司均未有相关表述。
那么,刚性兑付这个业内公开的秘密,究竟隐匿在报表何处?
业内人士透露,观察信托公司的所谓兜底与风险问题,从财务报表中主要应关注三个重点,一是自营资金与信托资产的相互交易,二是自营资产的不良率,三是信托公司的赔偿准备金计提。
刚性兑付,从历史来看,是信托公司为维护市场声誉和规避监管的不利后果而在信托计划发生兑付风险时采取的一种特殊处理的权宜之计,在行业发展初期也确实为警戒提升风险管理能力起到了一定的督促作用。
具体而言,体现为在项目出现流动性风险,融资方无力还贷时,信托公司动用自有资金先行保证投资者本金和收益兑付的处理方式。
隐匿财技
基于信托刚性兑付的主要路径,将“与关联方的重大交易事项”部分作为一个观察窗口,略可管窥局域,部分“兜底”运作确实在此隐匿。
从普遍的观点来看,尽管这种潜规则被认为可能对信托公司的经营造成重大损失,但通常会处理得非常隐蔽,若想从财务报表中看出端倪非常困难。
但基于信托“刚性兑付”主要的路径,一是信托自营资金为企业发放贷款后偿还信托资金,二是自营资金直接认购信托受益权,因此,将“与关联方的重大交易事项”部分作为一个观察窗口,略可管窥局域,部分“兜底”运作确实在此隐匿。
信托公司财务报表中,“与关联方的重大交易事项”项下,多数对“固有财产与信托财产相互交易”情况作出披露。
一般而言,信托公司以固有资金投资公司自己管理的信托项目受益权,或购买自己管理的信托项目的信托资产,都应纳入这一统计范畴。
在目前已披露的68家信托年报中,上海信托、新时代信托、华润信托等当期数据均维持较高水平。中粮信托前一年这部分交易规模均为0,2013年则新增了3260万元。而国元信托、吉林信托、苏州信托等则未发生交易。
其中,仅江苏信托一家披露了固有与信托财产之间的详细交易情况。公开信息显示,江苏信托固有资产去年投向的信托计划共计23个,其中新增项目8个,包括东渡国际青年城北区(一期)贷款项目、六合双客厂债权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等,合计期初数6.24亿元、本期发生额7.43亿元、期末数13.67亿元。
然而需注意的是,尽管在研究“刚性兑付”的财务报表体现时,可以选择上述观察窗口,但必须明确“固有财产与信托财产相互交易”绝不等同于“兜底”数据,对于信托公司而言,还有至少两种情况会反映在这类数据中。
一是信托公司初期未能募得足够资金,自掏腰包购买部分受益权,随后逐步转给客户;二是在固有资金中配置信托受益权以提高投资收益。
同理,在这部分交易上规模很小的公司,也不代表项目未遭遇兑付危机。众所周知,信托公司解决项目流动性问题的方式还包括引入第三方接盘,此前常见的借助资金池腾挪等。
另外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尽管信托公司会动用自有资金所谓“兜底”风险项目,但这并不意味着会形成绝对损失,大多数情况下,此权宜之计目的主要是换取时间空间,在自掏腰包度过兑付大限后,信托公司仍会继续推进风险处置流程,通过司法诉讼、拍卖等方式实现资金的全部或局部回流。
自营不良
从已公布的年报看,随着历史遗留问题逐渐被化解,信托业自营资产不良率普遍下行,诸多公司均实现零不良。但仍有部分公司自营资产的不良情况出现恶化趋势。
而考察“刚性兑付”引发经营损失的另外一个观察窗口,即为自营资产不良率。
按照相关规定,信托公司固有资产应与信托资产应分开管理。目前各机构所公布的不良资产主要指自营资产的不良部分,即“信用风险资产五级分类”中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资产。
对于多次经历行业整顿的信托业而言,固有资产的不良问题中有很大部分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如国元信托期末不良资产全部为其他应收账款,其中“损失类”486.47万元,其中:224.27万元形成时间5年以上,债务人主要是关联企业国元证券,有收回可能;262.20万元形成时间5年以上,主要是历史遗留案件,垫支款无法收回。
因此这部分指标亦不能用于断言现阶段信托自营资产投向形成的风险,更不等同于信托资产的风险程度。但众所周知,在“刚性兑付”背景下,自有资金有时会充当救火队“兜底”风险项目,也成为了不良形成的一项诱发因素。
从2013年公布的年报看,随着历史遗留问题逐渐被化解,信托业自营资产不良率普遍下行,诸多公司均实现零不良。但仍有部分公司自营资产的不良情况出现恶化趋势,例如金谷信托、五矿信托、新华信托的不良资产均从无到有。
2013年五矿信托不良资产余额23027.11万元,其中次级类资产22793.11万元,可疑类资产234万元,不良贷款率为3.23%。金谷信托的不良资产为13150.87万元,不良率为6.41%。新华信托不良资产期初数为0,期末数为25109.28万元。
对于信托资产中融资项目的不良情况,仅有约10家公司明确表示为零,如兴业信托、华澳信托、国元信托、中航信托等。
而对于“兜底问题”,仅有两家公司做出相关表述。一是陕国投,2012年4月11日和7月25日,公司分别发行了两期信托计划,合计募集人民币5.7亿元,向河南省裕丰复合肥有限公司提供信托贷款。由于裕丰公司出现还款付息困难,公司决定先后用约7290万元、52542万元自有资金分别受让了裕丰公司信托贷款一期和二期项目受益权解决兑付问题。
另一是山西信托,受联盛资金链危机所累,山西信托亦有项目涉险其中,然而公司年报中明确表态,鉴于山西柳林金家庄煤业有限公司35%的质押股权的价值能完全覆盖信裕15号本息,管理层判断无需以固有资金承担该产品的兑付,故未计提预计负债。
准备金计提学问
在目前赔偿准备金“提而不用”的情况下,有多家公司事实上已超过20%的比例,达到“可不再提取”的标准。
而在信托公司的信用风险补偿部分,主要有两部分内容,包括一般风险准备金及信托赔偿准备金。
信托赔偿准备金是信托公司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计提及管理成为信托公司增强抗风险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根据国家财政部财金〔2012〕20号《关于印发〈金融企业准备金计提管理办法〉的通知》及《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一般风险准备按风险资产的1.5%计提;信托赔偿准备金按税后净利润的5%计提,用于弥补因管理操作不善而对信托财产造成的损失。
但即使在项目风险频频传出的2013年,多数公司也明确表示“虽已计提赔偿准备金但并未动用”,而未使用的信托赔偿准备金多数“存放于经营稳健、具有一定实力的境内中资商业银行”或“购买低风险高流动性证券。”
按照相关规定,赔偿准备金累计总额达到公司注册资本的20%时,可不再提取。在目前赔偿准备金“提而不用”的情况下,有多家公司事实上已超过这一比例,达到“可不再提取”的标准。
仍在提取赔偿准备金的公司,计提标准则绝大多数以“1.5%”和“5%”为线,而也有公司的计提标准高于监管要求。
交银国际信托按照净利润的5%计提了信托赔偿准备金;经股东会审议同意,按照母公司2013年净利润之45%提取额外信托赔偿准备金,本年共计提50%。
五矿信托则按注册资本20%提取信托赔偿准备金至4亿元,本年度大幅提取16000万元。
除此之外,华宝信托自2010年起便根据董事会要求将该提取比例上调至10%。(编辑 韩瑞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