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猛药”的后果
“提前消费效应”结束后,随之结束的可能还有相对快速的经济增长。根据安倍经济学的逻辑,要消除消费税率提升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企业提薪是不二选择。日本经济的下滑,必然带动日本国内资本市场的动荡,加之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逐步退出,这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和金融稳定都会形成挑战。
“提前消费效应”结束后,随之结束的可能还有相对快速的经济增长。
随着第二季度经济答题开始,各国第一季度的经济成绩单也将逐步下发。“老班长”美国对经济增长的信心十足,3月美联储决定继续缩减购债规模即是例证。欧洲一季度比上季度快了0.5个百分点,增长速度也有望继续保持。新兴市场体和发达国家共患金融危机之难,却难共享经济复苏之福,不少国家面临出口下降和经济动荡的风险。下了“猛药”的日本一季度拿了高分,而二季度药的副作用可能使其黯然失色。
日本猛药的主要成分是消费税率提升政策。日本消费税率提升政策是安倍经济学的重要一环。2013年10月安倍晋三宣布自2014年4月1日起消费税率从之前的5%提至8%,2015年10月再上调至10%。日本的消费税,是除土地交易和房地出租以外,对销售的所有物品和服务征收的一种税。如果消费税率提至 10% ,财政收入估计可增加12.5 万亿日元,相当于日本GDP的2.5%。根据安倍经济学逻辑,这是日本推行经济刺激政策、提振低迷经济的一剂强心剂。
消费税率未动,日本经济已添“虚火”。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研究报告估计,2014年第1季度,日本实际GDP季调环比增长折年率为5.0%,同比增长率为2.7%。表面来看,这是安倍经济学持续发酵,经济迷失二十年的日本,似乎进入了黄金年代。实际上,这是消费税率提升政策刺激下的“提前消费效应”,是一把经济虚火。为了规避税率提升后的多支出,许多消费项目特别是私人部门的消费被提前到2014年第1季度甚至2013年第4季度进行,成为日本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提前消费效应”通过私人消费产生的效果在2014年第1季度将更加显著。据估计5.0个百分点的增长中,私人消费贡献将达4.9个百分点。
这种“提前消费效应”并不陌生。17年前,即1997年4月,日本消费税率曾由3%提升至5%。结果,1996年第1季度日本的住宅消费增长年率换算高达19%,全年平均增幅达17.5%。显然,消费税率提升实施后,“提前消费效应”结束,随之结束的可能还有相对快速的经济增长。这是因为消费税提升后,如果个人收入没有大幅增长,私人部门消费会有一个大幅下滑的过程。1997年消费税上升后,日本的住宅消费迅速回落,开工户数同比大幅下滑17.7%。这次很难不一样。消费税率提升实施半月以来,日本不少行业消费下降了三到五成。日本私人部门消费的显著下滑,在投资和出口同样不景气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将面临显著回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预计,日本第2季度实际GDP季调环比增长折年率为-5.3%,同比增长率预计为0.3%。
英国《金融时报》亚洲版主编David Pilling无不感慨,设计一项旨在提振经济的政策,削弱消费者的购买力看上去不像达成目标的最佳做法。日本也在想办法应对。
根据安倍经济学的逻辑,要消除消费税率提升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企业提薪是不二选择。工资上涨,理论上还可以扭转通货紧缩实现通胀目标,但日本企业提薪很可能达不到目标。
一方面,提薪不一定带来可预见的持续性收入。日本企业员工工资由基本工资、加班工资和奖金三部分构成,基本工资占总工资的77%。如果提薪只是体现在后两部分上,工资收入就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消费支出也就难以增加。另一方面,提薪的受众面偏窄,难以支撑消费支出全面增长。因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日本,越来越多的家庭依靠养老金而非工资消费。而那些小企业可能违背政府提薪政策,这意味着占全部企业雇员70%的工人工资难以实质增加。小比例人群的薪资上涨,难以推动日本的消费增长。
日本经济的下滑,必然带动日本国内资本市场的动荡,加之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逐步退出,这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和金融稳定都会形成挑战。相对而言,中国与日本的“政冷”导致“经冷”,日本经济下滑对中国难以形成大的直接冲击。日元贬值有可能削弱中国出口,但国际社会也不会容忍日元的过度贬值。
日本经济症结短期难根治。资本投资长期低迷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不断下降,在短期内看不到扭转的迹象,这使日本越来越有可能沦为二流国家,而错误的政策只会加速这一天的到来。
文/ 曾省存(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外贸经理人”微信公众平台:trade-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