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形态日趋复杂 价值链考量提上日程
沈丹阳表示,价值链成为重要的议题,与贸易本身发生的变化有关,传统的贸易更多的是货物贸易,而现在服务贸易越来越多,特别是发达国家服务贸易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沈丹阳介绍,这两个共识,一个是要通过合作把全球价值链做大,促进全球价值链的发展。
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接受央视网记者采访
央视网(记者 兰军 阎海东)5月17日—18日在青岛举行的2014年APEC贸易部长会议首次将价值链和供应链优化作为官方议题讨论。商务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兼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国际贸易形态的变化,决定了重新评估价值链的重要性。
沈丹阳表示,价值链成为重要的议题,与贸易本身发生的变化有关,传统的贸易更多的是货物贸易,而现在服务贸易越来越多,特别是发达国家服务贸易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过去,贸易表现为本国生产完以后,出口到其他国家地区,现在的很多贸易,都跟投资联系在一起,往往涉及到很多国家、很多的环节,有生产的环节,有投资的环节,有销售的环节,还有国外的环节和国内的环节。
沈丹阳举了个手机的例子,“手机这个产品,它就有很多的国家共同来生产,比如操作系统是在美国,可能还有德国技术方面的合作,手机的配件,机壳、屏幕、电池、芯片等又分散在很多国家,比如说,芯片是在日本生产的,触摸屏、耳机等可能在韩国,还有一些在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也有很多跟手机相关的东西,如手机电池、连接线、外壳、保护套。这些产业链涉及配件几百种。手机生产完要出口,中国生产的手机80%出口到其他国家地区,出口所获得的出口额、出口总计,统计在我们头上,可是我们出口的这些手机的配件,有相当大部分是要进口的,从美国、韩国、日本进口。美韩日又有别的地区加入,操作系统可能有德国或其他欧洲国家,甚至日本的设计,日本生产芯片可能要用中国的稀土。这样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个产品包含有很多国家的产品、技术、服务,因此现在的贸易就比过去要复杂得多,所涉及到的贸易利益就要复杂得多。”
另外,现在的贸易跟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甚至政治有很强的关联性,贸易利益就可能涉及到经济的宏观利益,涉及到社会环境、政治利益等等,所以关注度很高。
按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谁贸易额最大,谁的利益就最高,但从现在贸易的形态、贸易的格局的变化来看,不是那么简单。沈丹阳介绍,现在国际学术界越来越认识到,既要分析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市场份额和规模比重,更要分析一国在整个国际贸易环节和链条中的价值链,或者叫利益格局和贸易分工的模式。现在提出的价值链,实际上是一种紧密依存的全球贸易分工模式与贸易利益格局的概念。
正是基于国际贸易形式的变化,将价值链的评估提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此次青岛会议有关价值链的议题达成了两个共识:一是要在APEC促进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和合作,做出战略蓝图;第二是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贸易增加值核算,形成一个战略框架。
沈丹阳介绍,这两个共识,一个是要通过合作把全球价值链做大,促进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另一个是建立基础数据库,来测算每个国家在价值链的比重,这些需要各个国家的经济模式,统计标准数据的采集等等,这次会议形成共识,大家要把这个基础做起来,推动这件事情。
新的价值链统计分析模式有何区别?沈丹阳给记者举例称,大家经常讲分蛋糕的问题,按传统的贸易统计分析,中国现在是贸易第一大国,份额最大,美国第二大,每个国家都有份额,现在因为全球化发展,蛋糕越做越大,过去几年,全球贸易增速是全球GDP增速的两倍,这就像蛋糕添了很多淀粉,添了很多水,蛋糕是做大了,可是核心的营养有多少?中国现在11%的全球份额,是不是我们的营养有那么大?美国虽然是第二,但是不是真的第二呢?比如iPhone手机,一台中国产iPhone手机卖两三百美元的出厂价,可是真正本地增值的劳动有多少?这样分析就会发现传统测算贸易份额的模式有问题,因此需要重新做一个精确的测算,各国的投入产出、GDP、服务贸易的情况、投资的情况等方面都要做统计和核算,然后得出一个比重。尽量使既有贸易规模越做越大,又使得今后的分配更加均衡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