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并非“被低估” 未来双向波动由市场决定
之所以重提“人民币被低估”,多位专家向记者表示,并非纯粹的经济学理讨论,更多是反映了美方的利益诉求。赵锡军亦指出,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情况受市场影响,不必对此过度担心,“前提是对影响市场供求的因素,有客观理性的判断”。
中新社北京5月15日电 (彭大伟)人民币被低估了吗?就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创下“五连跌”,再创近八个月以来新低之时,外界再度围绕这一命题展开争论。
刚刚结束访华的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日前在接受中国媒体财新网采访时表示,人民币仍被低估。对此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向中新社记者表示人民币汇率目前处在基本合理的水平。
早在2005年人民币汇改之前,就存在着关于人民币汇率均衡水平究竟在何处的争论。尽管事实上从2005年的8.2左右到2014年5月14日的6.1653,人民币对美元已经升值了很多,但争论仍然广泛存在。
赵锡军指出,考察人民币是否被低估,需要从人民币最近几年汇率水平的变化情况来分析,还需要从美国和中国两国经济走势的变化,以及从中国国内物价和美国物价等诸多方面的变化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考虑到上述各项因素,人民币目前的汇率水平应该处在“基本合理的水平”。
之所以重提“人民币被低估”,多位专家向记者表示,并非纯粹的经济学理讨论,更多是反映了美方的利益诉求。
美方指责人民币被低估的原因何在?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乔虹表示,美国财政部定期出台的货币报告,是以IMF的经济模型为基础,而IMF的模型认为人民币直到去年6月份还有5%-10%的低估,这样得出的结论就是人民币“还要往上”。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指出,汇率问题本身是一个经济问题,但美国往往倾向于将其转变为政治问题。宗良表示,美国不应认为其对中国存在逆差全是由于人民币汇率造成的,其自身经济结构等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不能光怪别人,也要从自身找原因”。
对于此番人民币汇率连续走低的原因,专家分析,主要是受到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不断完善、中美两国经济形势变化,以及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QE)等因素影响。
中国央行今年以来已多次提出,要退出常态式干预。官方亦表示,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未来将成为常态。结合今年3月央行宣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区间从1%扩大至2%,赵锡军表示,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市场供求作用越来越明显,“这几年明显放宽波动,这反映出干预越来越少了,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中国经济正处在由高速增长变为中高速增长的换挡期,而美国则处在逐步摆脱经济危机影响,进入复苏甚至稳定的阶段。赵锡军指出,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反映经济状况的两国货币价格肯定会随之发生变化,不应不顾这一变化,继续以老眼光去看待汇率问题。
对于中国国内而言,贬值也会带来一定的积极效应。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从经济结构来看,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从而促进国内经济增长,带来居民收入的上升,促进消费。而人民币贬值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对消费需求的抑制作用更多体现在进口高档消费,受影响的主要是高收入群体。彭文生指出,贬值总体上有利于大众消费,不利于高档消费,例如出国旅游和奢侈品消费等。
对于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宗良表示,双向波动幅度加大应是未来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主要特征,但中国作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汇率波动得过于频繁或幅度过大,将影响到贸易与经济发展,“相对稳定的汇率水平才是有利的”。
赵锡军亦指出,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情况受市场影响,不必对此过度担心,“前提是对影响市场供求的因素,有客观理性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