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不仅要扩覆盖 更要解决谁出钱
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再次强调三农问题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专家认为,美中不足的是,农业险种覆盖广度和深度的欠缺,是我国农村保险时下面临的主要问题。
文/本报特约评论员 李宏
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再次强调三农问题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保险在三农问题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在8亿多农民的中国,农民除已逐步享受养老保险外,不知又有多少人包括农民自身,关心涉及国家粮食安全的另一险种—农业保险?
农业、农村、农民,向来是中国天字号的重大问题。而长久以来,农民一直靠天吃饭。尽管科技进步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全面的保障,但农业生产仍面临着各种灾害的威胁。因此,近年来,在中央的高度重视下,为避害趋利,减少损失,农业保险应运而生,且发展迅速,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以来,中央财政已累计拨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360亿元,2008年以后,中国农业保险规模居世界第二。而且,作为缓解农民生产损失的救济措施,我国对农户投保某些农业保险,给予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
毫无疑问,面对天灾等各种因素带来的农作物损失,投了农业险的农民,损失肯定小于未投保者。
然而,专家认为,美中不足的是,农业险种覆盖广度和深度的欠缺,是我国农村保险时下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农作物承保面积大概占全国播种面积的45%,覆盖率比较低,没有做到应保尽保;而且,险种较少,保险水平较低,只能保证直接投入成本的1/3,因而影响了农民的投保积极性。同时,我国农业保险主要是为了保障粮食供应安全,但在一些粮食并非主要农作物的地区,保费补贴需要由地方财政全部承担,而很多贫困县却承担不起。
为此,国务院日前发布了《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从扩大覆盖面、试点价格保险制度、完善补贴政策、建立大灾风险分散制度等方面,来扩展农业保险的广度和深度,使我国农业保险功能不断完善。
笔者认为,农业保险不仅要不断扩大覆盖,丰富种类,更重要的是,要解决谁来出钱的问题。一方面,应成立国家层级的组织协调机构,完善保费补贴政策,提高中央和省级财政对主要粮食作物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加快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增强对重大自然灾害风险的抵御能力;调整现行政策,减少农民投保缴费比例;另一方面,要加大宣传,使农业保险为农民所充分认知,并使“三农”保险与村务、财务公开相结合,强化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同时,要对农村各级协保员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投保理赔工作能力。
农业保险牵涉方方面面,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要采取切实措施,真正把好事做好,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农民生活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