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原司长:互联网金融创新要有底线思维
4月23日,在“2014第六届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原司长陈静表示,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适顺应了“普惠金融服务”的趋势,利用技术的迭代更新在便利服务的同时,大幅降低了成本。
4月23日,在“2014第六届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原司长陈静表示,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适顺应了“普惠金融服务”的趋势,利用技术的迭代更新在便利服务的同时,大幅降低了成本。但是最近由金融创新所引发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小觑。他指出,互联网金融创新要把握好底线和力度,应该服从于国家的宏观调控与金融稳定的总体需求。
图为“2014第六届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论坛”现场。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崛起,使其一度被誉为传统金融业门口的野蛮人。据易观国际金融行业副总经理张萌分析,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对既有金融业务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如,来自易观国际的数据显示,2013年度,我国非银行第三方支付领域交易额为17.9万亿元。二是缺少“游戏规则”,使得互联网金融产业处于粗放式的成长环境中,新技术在带来红利(成本降低、服务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诸如安全问题的负效应。
梆梆安全副总裁郭训平表示,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前期缺少监管,技术所带来的新市场普及越快,后期所需要的纠正成本就会越高。从今年3月开始,包括央行和银监会在内的主管部门开始逐渐对粗放式发展的互联网金融进行规范。3月16日,央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第三版征求意见稿在网上曝光,随后《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手机支付业务发展指导意见》下发。4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监管政策的密集出台,加上此前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的暂停,在业界迅速形成了两种声音。一种认为,互联网金融必须引入风险管控机制;另一种认为,监管不能以遏制创新、降低金融效率为代价。对此,陈静则表示,“百家争鸣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必然过程。我们鼓励创新、鼓励探索,要加强互联网金融机构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科研机构的合作,积极探索互联网金融服务之路”。(记者 黄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