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银行内地布局沪港通试水 自贸区偏重贷款与支付
4月23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下称“东亚中国”)获悉,该行正在部署与沪港通试点相关的金融产品:一是与股票相关的零售理财产品,二是东亚银行在香港的托管业务。
包慧
4月23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下称“东亚中国”)获悉,该行正在部署与沪港通试点相关的金融产品:一是与股票相关的零售理财产品,二是东亚银行在香港的托管业务。
“对于零售客户业务将是很好的增长点。”东亚中国常务副行长林志民表示。在2013年,东亚中国实现净利润18.879亿港币,同比增加15.6%,其中跨境业务、零售业务贡献不小的增幅。
林志民还透露,今年以来银行对贷款投放的态度,观望心态较为明显,东亚中国的不良率仍控制在0.5%以内,属于健康水平。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东亚中国采用业务结构调整、成本控制以及流程改造三大措施。
自贸区业务偏重贷款和支付
截至2013年末,东亚中国的资本充足率为11.54%,贷款的拨备覆盖率为226.94%,减值贷款比率0.49%。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在2013年的净利润增幅中,传统贷款业务贡献并不大,主要贡献在于跨境业务和零售业务,如2013年零售业务的服务费收入增长53%。
传统贷款业务增长疲软,恐怕仍将在2014年延续。“整体感觉今年以来企业的贷款需求并非很强烈,优质企业不愿意要过多贷款,产能过剩的行业,银行不愿意参与,所以今年观望的心态很明显。”林志民分析,对钢贸等高风险、产能过剩的行业收紧较为明显,尽量控制不良贷款率。
至于地产行业贷款的风险,东亚中国涉及较少开发贷款,主做个人按揭贷款和商业物业、酒店贷款。虽然从2013年底开始,新增的房贷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已经上浮10%,但新增量仍然较少。而消费贷款、信用卡的大额分期贷款增长则较为明显。
跨境业务将为东亚中国继续带来新的贡献。“上海自贸区正在探索的资本项下开放,中国企业‘走出去’第一站往往选择香港,与其他银行相比,东亚银行母行在香港的本土资源是很大优势。”林志民说,现在自贸区处在过渡期,除传统银行服务外,各家银行开始在有限范围探索新业务。
目前东亚中国在自贸区的新型业务主要包括,一是母行直接贷款给自贸区内企业,尤其是对美元需求旺盛的贸易、物流、基建等企业。首先是因为美元利率较便宜,其次是直接使用外币贷款还可降低汇率风险。
二是与上海盛付通合作,提供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的服务,包括结算、资金监管等。目前东亚中国还在跟其它第三方支付机构洽谈合作。
调结构、控成本、改流程
“与2013年下半年相比,最近1个多月银行存款的成本压力有所下降。与‘宝宝类’产品收益率下降也有关。”上海一位外资行人士表示,互联网金融对外资行的冲击并非特别大,主要因为外资行客户群体量并不大,对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的零售业务影响更明显。
对此,林志民认为外资银行可采用三招应对。首先进一步调整业务结构,增加中间业务收入贡献。一是目前东亚中国的中间业务占比已经从10%增加至17%,按成熟市场经验看,未来增至40%-50%占比才更合适;二是对企业融资方案进行结构化设计,通过增加服务来增长收入,而非仅凭贷款利息收入,如帮助企业在香港IPO、发债、对公理财或者香港、内地两地联合贷款等。
其次是进行成本控制。一是新设网点的租金成本很高,必须加大力度推广网络银行服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东亚中国在6月份还将推出包含查询、交易功能的手机银行。林表示,在银行网点买一款理财产品,整个过程可能需要近1个小时才能完成,而保本且风险较低的银行理财产品,其实都可以在网上银行销售。东亚中国的网上银行渠道对柜台业务的替代率已超过50%。
二是控制新增人工的成本,如今年新增分行、网点的步伐会放慢。
最后是进行银行内部流程改造。银行成本除资金成本外,还包括操作成本。如一笔业务原本需要4个部门审批完成,可以减少至二三个部门即可,减少人员、时间成本。
“只要风险点控制住,包括内部组织架构、业务流程都可以精简,但流程改造必定不容易。”林志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