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在哪儿易掉链子?
就在3月底,中国海外最大的铜矿项目——中国铝业在秘鲁中部的特罗莫克铜矿被暂停,秘鲁官方称中国公司在施工生产中破坏当地环境。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无论是对于已经“走出去”还是将要“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来说,环保这一课都不该落下。
过去一年,中国对外投资出现井喷。2013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509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901.7亿美元,同比增长16.8%。今年中国将首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放眼海外。
中国企业怎样更好地“走出去”也成为本届博鳌亚洲论坛上的热点议题之一。四通公司董事长段永基在论坛上指出,中国投资企业走出国门的失败率是90%。败在哪里?中外在行政制度、法律制度、宗教文化背景、社会管理体系等方面还是差距很大的。中国企业真正想在海外成功,所有细节都得了解,不然就容易失败。
就在3月底,中国海外最大的铜矿项目——中国铝业在秘鲁中部的特罗莫克铜矿被暂停,秘鲁官方称中国公司在施工生产中破坏当地环境。秘鲁环保组织OEFA3月28日下达暂停命令,因发现今年3月16日~20日这一铜矿排入当地湖泊的废弃物中含有污染物。
跨国公司在生产过程中破坏目的国环境,这类新闻并不鲜见,通常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而这一回,中国企业成了污染的主角。
6年前,中铝公司来到秘鲁的莫罗科查,让这个小城彻底变了样。基础设施投入超过两亿美元,解决5000多居民的搬迁,员工98%是当地人,职工医疗福利等方面也采取高标准的国际规范,企业社会责任可谓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此大手笔投入不为别的,只为换取当地政府和民众的信任,以便更好地融入这片陌生的土地。
投资海外,不只是对项目本身的投入,还要参与当地的不少基建工作。但一次污染事件,就足以使过去辛苦打造的良好形象毁于一旦。
在强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今天,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环境保护已经上升到了不可忽视的高度,绝非可有可无。对于已经“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来说,有必要再提个醒儿;对于将要“走出去”的企业来说,有必要先打上这么一剂预防针。
跨国企业走出去代表的是国家形象。要知道,“代言人”可不是谁都能当,也不是谁都能当好的,一言一行都暴露在公众眼皮底下,只有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才能避免落人口实。倘若所到之处给人留下破坏环境的印象,损害的可不仅仅是自家声誉。一名游客在国外文物上乱涂乱画引来全世界的指责和抨击,一家跨国企业在国外污染环境呢?
离开国内熟悉的沃土,在陌生的土壤扎下根来,还要开花结果,这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走出去”已不易,还要“走得稳”、“走得远”,这就要求各方面都要顾及,不能出纰漏。正所谓“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在家舒服惯了在外难免有些“水土不服”。不过,“走出去”毕竟是好事,只要摆正心态,调整战略,适应和融入新环境,成功并非遥不可及。
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无论是对于已经“走出去”还是将要“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来说,环保这一课都不该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