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谷歌等跨国公司如何做到在英国不交税?

2014-04-08 11:471023

星巴克自1998年在英国开业以来,使用合法的避税策略,拥有30亿英镑的销售收入却仅支付了860万英镑的所得税,期间一共开设了735家分店。星巴克对着860万英镑的所得税还抱怨说是英国征税机构不允许减免扣除。注意,英国跨国公司及本土公司的法定企业所得税税率是30%。

        还有为什么这种避税合法的同时,英国还可以在发现之后罚星巴克的钱?
 

  星巴克自1998年在英国开业以来,使用合法的避税策略,拥有30亿英镑的销售收入却仅支付了860万英镑的所得税,期间一共开设了735家分店。星巴克对着860万英镑的所得税还抱怨说是英国征税机构不允许减免扣除。注意,英国跨国公司及本土公司的法定企业所得税税率是30%。

  在过去的三年期间,星巴克在英国的财务报告一直是亏损的,没有利润,也没有支付所得税。而它的市场分析师又对外宣称星巴克在英国的业务是“可盈利的(profitable)”。尽管连续十几年星巴克英国的账面显示一直处在持续亏损的状态,但它却告诉投资者们销售在持续增长。如是,就和它在英国的财务报告相矛盾,但是又没有确切的证据标明星巴克在英国违反了相关法律。

  星巴克能够在英国如此明目张胆的避税,主要要从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英历届政府都敦促税务机关对跨国公司采取“亲商政策”,并且国内缺少关于反避税的立法。

  第二,星巴克想当之聪明,利用合法的避税手段,巧妙地逃过了英国原本高昂的企业所得税。

  就这样,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直到最近才东窗事发......

  接下来说说星巴克是如何在英国避税的。首先想要大家明白一个事实,星巴克本身是一个庞大的集团公司,旗下又有很多子公司和分公司,统称为关联公司,分布在世界各个地方。星巴克能把在英国的账目做成年年亏损的奥秘就在于集团公司之间的资金运作。

  (一)昂贵的知识产权费

  星巴克总部规定,在英国以及所有海外经营的星巴克每年需要想“星巴克”品牌支付年销售额的6%。6%的知识产权费在英国与同类产业比起来算是很高了。这一笔支出就减少了星巴克英国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

  与此同时,星巴克集团公司又把征收所得的知识产权费用转移到税率很低的国家,纳入该国星巴克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以支付相对较低的税费。很多跨国公司大抵都是这样做的。

  (二)昂贵的咖啡豆

  英国星巴克公司所用的咖啡豆都是来自于星巴克在瑞士的星巴克咖啡贸易有限公司( Starbucks Coffee Trading Co. ),在咖啡豆运抵英国前,又需经过星巴克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设立的烘培公司进行烘培加工。在此过程中,英国星巴克会支付超额的费用给瑞士和荷兰两家公司,这样就降低了星巴克在英国的应纳税所得额,同时把资金转移到税率极低的瑞士和荷兰两国,瑞士对于咖啡相关贸易的税率低至5%。

  荷兰和瑞士的税务当局要求星巴克把来自于英国公司的销售利润分配到荷兰焙烧和瑞士交易中去,被称为“转移价格”。这就是跨国公司不同的集团实体之间的关联交易,通过自行定价,把一间子公司的利润转移到另一家子公司,目的是为了避税。

  但根据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账目,只有很少的盈利,而且80%的收益用作买生的咖啡豆、电烤咖啡豆及包装上。而瑞士法律没有规定公开账目,星巴克只是宣称在瑞士“适度”盈利。

  (三)英国的星巴克是个借款人

  星巴克英国利用公司间借贷(公司间借贷在我国属于违法行为),把利润转移到低税率国家来避税。星巴克英国公司去年的财务现实其所有的经费几乎都来自于借款,并且支付了星巴克集团旗下公司200万英镑的利息。

  这种公司间借贷给跨国公司带来了税收方面的双重利益:其一,借款人可以设定任何有利于降低自己应纳税所得的借款利息;债权人可以是任何一个设在不用征利息税的所在地的公司。

  就这样聪明的星巴克,利用英国税收当局的愚钝完美的进行合法避税十几年。真相被披露后,英国民众反映强烈,纷纷开始抵制星巴克,无奈,星巴克在舆论的压力下表示未来两年将缴纳给英国政府约1千万英镑的营业所得税。同时,英国民众也呼吁国内的税制改革,以遏制跨国企业的避税行为以及保护本土企业确保 的繁荣和发展。

  最后,既然星巴克是合法避税,就不存在被罚款的问题啦~~~

  {嗯,答案是我阅读了几个外媒报道整理后自行翻译的,行文中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多多指教。}

  ------

  感谢 的回答,补充一些个人看法:

  “第一,英历届政府都敦促税务机关对跨国公司采取“亲商政策”,并且国内没有任何关于反避税的立法。”

  英国一直有很多而且很细致的specific anti-avoidance rules,不能说其没有“反避税的立法”。虽然英国传统上对于formality比较认可,但从1984年开始,通过Furniss v Dawson也确认了fiscal nullity这样一个基本原则(基于之前的WT Ramsay Ltd. v. IRC,所以也叫Ramsay Principle,关注反避税案例的朋友应该注意到印度的Vodafone案引用了这个原则)。近几年也在积极推动一般反避税条款的立法。

  对于英国这样一个成熟的税法体系,没有任何发避税立法是不可能的。

  Fiscal nullity:

  First, there must be a pre-ordained series of transactions, or, if one likes, one single composite transaction. This composite transaction may or may not include the achievement of a legitimate commercial (i.e. business) end ... Secondly, there must be steps inserted which have no commercial (business) purpose apart from the avoidance of a liability to tax--not 'no business effect.' If those two ingredients exist, the inserted steps are to be disregarded for fiscal purposes. The court must then look at the end result. Precisely how the end result will be taxed will depend on the terms of the taxing statute sought to be applied.

  “星巴克总部规定,在英国以及所有海外经营的星巴克每年需要想“星巴克”品牌支付年销售额的6%。6%的知识产权费在英国与同类产业比起来算是很高了”

  这样的关联交易,必然是要求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英国基本上原封不动的把OECD Transfer Pricing Guidelines搬到了其国内法。而星巴克这样的集团从风险控制角度不可能没有进行过transfer pricing benchmarking。

  如果6%按照独立交易原则确定下来是在合理范围之内的,就不应该认为是过高的。或许6%比其他品牌高,但星巴克的品牌也的确比其他品牌认可度好,收取高一些的授权费用理所应当。

  ”荷兰和瑞士的税务当局要求星巴克把来自于英国公司的销售利润分配到荷兰焙烧和瑞士交易中去,被称为“转移价格”。这就是跨国公司不同的集团实体之间的关联交易,通过自行定价,把一间子公司的利润转移到另一家子公司,目的是为了避税。“

  企业间关联交易是很正常的经济现象,为何认定”目的是为了避税“?如果荷兰进行了烧培,从瑞士采购了咖啡,难道当地企业不应该取得相应的利润吗?荷兰和瑞士税务局的要求不是很正常?

  至于定价问题,英国,瑞士和荷兰都是采用独立交易原则的,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定价应该认为是合理的。

  “星巴克英国利用公司间借贷(公司间借贷在我国属于违法行为),把利润转移到低税率国家来避税。”

  中国是奇葩。

  ”其一,借款人可以设定任何有利于降低自己应纳税所得的借款利息“

  各国基本都有转让定价的规定,纳税人没可能自行设定任何利率。

  ==============

  个人可以很肯定的说,星巴克的行为并没有违反英国税法(当然具体步骤要考虑fiscal nullity原则)。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说星巴克是”合理避税“,不是偷税不是逃税。

  感情上接受不了很正常。但如果尊重法律尊重税法,税法没有要求交的税不交完全没有问题。

  另外英国没有罚星巴克的钱,是星巴克单方面提出自愿多交税。

  最后,借用英国关于避税最经典的案例, IRC v. Duke of Westminster, 里的一段话:

  Every man is entitled if he can to order his affairs so as that the tax attaching under the appropriate Acts is less than it otherwise would be. If he succeeds in ordering them so as to secure this result, then, however unappreciative the Commissioners of Inland Revenue or his fellow taxpayers may be of his ingenuity, he cannot be compelled to pay an increased tax.

  苹果这次分别发行了 10 亿美元的 3 年期浮动利率债券、15 亿美元的 3 年期固息债券、20 亿美元的 5 年期浮动利率债券、40 亿美元的五年期固息债券、55 亿美元的 10 年期固息债券以及 30 亿美元的 30 年期固息债券。这是有史以来数额最大的非银行债券案例,也是苹果 20 年来首次发行债券。另外,苹果还将通过回购和增加派息的方式,再向股东返还 550 亿美元以增加投资者的信心。到 2015 年总共需要返还 1000 亿美元现金。

  苹果公司(Apple Inc.,NASDAQ: AAPL)不仅是开发产品的天才、创新商业模式的天才,同时也是避税的天才。

  其年报显示,在截至今年9月底的2012财年,苹果以557.6亿美元的全年税前收入,仅缴纳了140亿美元税款。其中,122.6亿美元支付美国联邦税,10.6亿支付美国的各州州税,支付海外税款的仅7.1亿美元;综合计算,总税率仅为22%,远低于联邦税率。

  转自知乎 问题答案由秋霞,Rex Huang和纸寿司提供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联易融入选深圳市跨国公司总部企业

2022-09-27 14:43
16236

联易融科技入选深圳市跨国公司总部企业

2022-09-20 14:30
30133

上海首单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落地

2022-08-29 15:45
21251

央行:扩大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支持总部经济发展

2022-07-27 15:26
6877

央行:扩大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

2022-07-26 15:33
7784

央行、外汇局进一步便利跨国公司跨境资金统筹使用

2022-07-26 15:31
7813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