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年的银行业经营中,有个重要的运转部件,那就是安全资产。对美国银行如此,对中国银行同样如此。美国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里安全资产占有份额越多,他们的考评和信用等级就越高。这常常是国债。美联储和银行业之间的资金投放依赖国债的不同游戏规则。
我们如果以传统的银行业观点,是无法理解新一代的银行经营的。
在这些年的银行业经营中,有个重要的运转部件,那就是安全资产。对美国银行如此,对中国银行同样如此。美国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里安全资产占有份额越多,他们的考评和信用等级就越高。这常常是国债。美联储和银行业之间的资金投放依赖国债的不同游戏规则。
中国银行的安全资产在过去的十年里则是房地产,影子银行也同样如此。
地方政府贷款、房地产业、制造业等等要获得贷款,以土地、房产、建筑物作为抵押物,从而产生贷款,贷款再制造存款。信用证融资的授信来自于一个企业的信用规模,但基于其母公司的信用实际上来自于房产规模。小的贸易商则完全依赖于自身的房产抵押。影子银行体系里的信托公司,大量投融资在地方和房产,一般以对方房产的折让价来作为风控措施。民间高利贷有许多是以房地产的重复抵押作为融资工具。
如果你不能明白我说的,举一个例子,某个贸易公司向银行要求信用证授信,银行审查其母公司,发现其母公司信用良好,要求其母公司担保,给予数亿授信。而其母公司的信用来自于多年的土地、建筑物抵押融资过程。小公司的老板则不得不拿自己的房产证押给银行,取得授信。
高利贷玩家在房产上涨过程中,通过左右手倒卖,迅速放大杠杆得到贷款。
温州的高利贷危局建立在地产猛烈涨价的基础上,而这个问题之所以放大,是因为房子只是杠杆融资的工具。上海钢贸业的崩溃,也是因为很多钢贸商通过房地产的高杠杆融资,到螺纹钢的高杠杆融资,形成双重杠杆,在大宗商品崩溃后,迅速崩溃。
中国银行业与美国银行业的不同就在于此,而美国银行业的安全资产泡沫将会在美联储逐渐退出的过程中形成危局,中国银行业的危局则因为房地产业不能支撑上涨形成,而房地产业不能形成上扬是因为银行业看到了房地产业的风险不敢继续发放按揭贷款引发,这叫做双重悖论。
央行开始重手限制互联网金融,并非看到了互联网金融业的风险,而是看到了互联网金融创新正打破中国银行业赖以生存的一个基础,那就是低息压榨储户。
但央行也看错了,实际上银行本身自己在打破这个基础,理财和信托业的创新早就把整个金融的低息运转环境打破了。
奥地利学派在观察经济周期时,不会认为政府有能力控制利率周期。在土地财政和房地产螺旋上扬时,来自实体经济的货币转移,向土地注入,而其中伴随着一个吞噬资金、增加利息成本的源头,就是基础建设中有非常大的部分是不能产生现金流的。因此货币资源到最后会逐渐缩减,导致利率上扬。
即使央行放开存贷比,也只是增大未来风险的规模,在时间周期上有所延迟而已。
所以,怪罪于互联网金融是毫无意义的。银行业和影子银行都再继续试图延续庞氏骗局的寿命,但是房地产业基于高利率的风险已经开始释放,按揭贷款的利率优惠取消会影响投机者的心理,整个国家经济的下滑趋势又会影响整个经济体的投资者心理。
风险的堆积是各种势能堆积的过程,房地产和土地不再成为银行业的安全资产,因为抵押物变得不稳定了。此时央行并没有来得及注入新的安全资产,比如国债,这一块的进展缓慢。央行逆回购的规模也不够大,在未来的短期某个时段,风险到达临界点,会集中释放。
2014年的黑天鹅事件会出现在房地产业,但症状却是以某个影子银行产品剧烈违约方式暴露出来,然后一系列事件爆发,从而引发金融和房地产危机。
某一年我在威海路办事,阳光明媚,世道平和,突然间一辆汽车失控,猛烈的撞击对面的街道,车辆损毁,几个人头破血流的从车里滚落。堆积这个事件发生的原因却可能是司机持续疲劳驾车,突然间就失控了。
我们从不知道人生的意外何时发生。(王海滨/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