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流动性易紧难松 防范风险需储足“弹药”
(记者 吴雨、陈雯瑾) 去年6月以来,流动性紧张一直困扰着商业银行,个别银行甚至出现资金不能按时偿还的情况。” 据此,监管部门在今年2月颁布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要求中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应当不高于75%,流动性比例应当不低于25%。
新华网北京4月2日电 (记者 吴雨、陈雯瑾) 去年6月以来,流动性紧张一直困扰着商业银行,个别银行甚至出现资金不能按时偿还的情况。从已发布的年报数据来看,去年大部分银行的流动性比率同比下降,2013年成为银行流动性“问题年”。
专家表示,2014年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仍易紧难松,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银行自身都需储足“弹药”。
2013年成银行流动性“问题年”
去年年中的“钱荒”,使隔夜回购利率一度飙升至30%,利率波动频繁,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日渐暴露。农行董事长蒋超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随着利率波动的常态化,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在增大。”
据此,监管部门在今年2月颁布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要求中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应当不高于75%,流动性比例应当不低于25%。
就已发布的年报来看,不管是大型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目前都符合监管要求,但大部分银行的流动性比率较上年有所下降。
四大行中,建行流动性比率下滑最大,2013年末达到46.57%,同比下降10.16个百分点。而工行、中行、农行流动性比率2013年分别下降2.3个、1.8个和1.18个百分点。
股份制银行中,光大银行流动性比率下降最为明显,同比下降18.13个百分点达33.12%;而民生银行去年更是跌破30%,达到29.31%。
“2013年可以说是个流动性问题年。”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去年年中商业银行流动性趋紧,货币市场利率大幅上升,最终由央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才使市场稍事平稳,这是2000年以来所罕见的。”
多重因素促流动性易紧难松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周景彤表示,银行同业业务和其他“影子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使得银行间资金杠杆不断提升,并因此造成了金融体系流动性的易紧难松。
业内专家指出,银行揽储难度增大、结构错配、监管承压等多重因素导致去年银行流动性管理难度加大。
去年,“余额宝”的横空出世打得银行措手不及,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不断推高的同时,银行揽储难度却在大幅增加。“银行不得不在月末和季末发行理财产品回笼存款。”连平说。
另一方面,从资产负债期限结构来看,银行的中长期贷款占比也越来越高,资金来源和运用的期限匹配越来越不合理。
2013年年报显示,建行中长期贷款为35288.08亿元,占贷款总额的41.08%;农行中长期公司类贷款占比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至54.7%;浦发银行人民币中长期贷款比例为45.27%,同比上升0.78个百分点。
“大量中长期贷款在短期内难以收回,这是银行流动性管理压力较大的重要原因,也成为行业不可忽视的结构性问题。”连平说。
此外,业内人士认为,较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比持续处于高位等监管效果的叠加,使得银行资金配置灵活性受限,加剧了流动性紧张。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100多万亿存款中的约20万亿是作为法定准备金而不能运用;与此同时,2013年多家商业银行存贷比超过70%。
年报显示,2013年,建行存贷比为70.28%;交行存贷比达73.4%;光大银行存贷比为72.06% ;民生银行人民币存贷比为73.39%;浦发银行人民币存贷比为72.3%。
防范风险要“弹药”充足
“为控制房地产、影子银行、地方融资平台‘三位一体’的金融风险,政府很可能继续加强对银行同业业务及其他“影子”银行活动的监管,2014年货币政策将更趋稳健和审慎。”周景彤说。
与此同时,居民理财意识增强、银行体系间流动性结构出现分化、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等因素都会对我国流动性产生一定影响。2014年,我国金融体系的流动性状况仍不容乐观。
“不过,今年商业银行出现系统性流动性风险的可能性不大。”连平认为,经过2013年的“钱荒”,货币供应不会出现大幅下滑局面,目前银行流动性比例、存贷比和超额备付金率也都较为平稳。
另外,近年来,存贷款业务期限结构有所改善。截至2013年末,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余额占比55.6%,较2010年末下降4.7个百分点;作为稳定的负债来源,定期存款在总存款中占比58%,较2010年末提高了6.2个百分点。
多家银行高层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在经历了去年流动性紧张的教育后,今年将加强对流动性风险的监管力度。“首先要管好资产负债表,同时发挥好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工行首席风险官魏国雄说。
此外,连平认为,央行用于调节流动性的长短工具品种丰富,“弹药”较为充足,有足够的政策调节空间来防范和控制流动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