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加速“触网” 11家年报谈及互联网金融战略
股份制银行方面,平安银行2013年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末,平安银行活期存款总额为3802.75亿元,同比增长11%,较2012年25%的增速明显下滑。民生银行即便在2013年吸收存款总额达21466.89亿元,在主要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名列前茅,但其存款增幅较上年同比亦下降了5.66%。
树欲静而风不止。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公司不断涉足金融领域“搅局”,银行亦攻亦守,难挡利润增速下滑之势。
截至3月30日晚间,有11家上市银行交出了2013年成绩单,平均净利润增幅为13.9%,同比下滑约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受互联网货币基金产品的影响,上市银行存款和活期存款规模均大幅下降。
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以存款、贷款为主要经营资源,以利差为主的传统盈利模式已“一去不返”,建立在大数据和新技术基础之上的支付方式、数据管理、财富管理业务正在逼迫银行形成新的经营方式。顺应历史潮流,结合互联网“基因”的变革才能给银行带来新的盈利机会。
冲击 “存款搬家”致负债成本上升
受到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冲击,2013年银行业“存款搬家”效应越来越明显,存款增速下滑的趋势也在多家银行年报中有所体现。
就“最不缺钱”的工行而言,该行2013年第四季度的存款余额环比三季度进一步下降了0.5个百分点,且全年存款增速呈环比逐季递减态势。其中,个人存款全年仅增长了5%。“即便工行日均存款余额同比增速为10.6%,相对合理,但存款余额全年增长仅7%,低于市场预期。个人存款受到余额宝等货币基金及互联网产品的分流,的确已对零售存款占比较高的大行造成了冲击。”平安证券分析师励雅敏指出。
同样,建行截至2013年末,客户存款总额为122230.37亿元,增幅仅为7.76%,较上年末下降了5.81个百分点。农行在2013年内,县域存款规模增速在其上市5年来首次回到个位数增长,即增长8.73%,该行第四季度存款环比仅增长0.1%。
股份制银行方面,平安银行2013年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末,平安银行活期存款总额为3802.75亿元,同比增长11%,较2012年25%的增速明显下滑。
民生银行即便在2013年吸收存款总额达21466.89亿元,在主要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名列前茅,但其存款增幅较上年同比亦下降了5.66%。
工行行长易会满认为,如果货币基金产品规模较小,则短期内对银行影响不算太大,但如果这些产品达到了较大规模,那么肯定会对银行有很大影响。
国泰君安银行业分析师邱冠华认为,货币基金与活期存款存在显著替代关系,随着货币基金“类现金”功能的完善,预计我国银行企业及个人存款中活期存款占比可能在3年至5年后加速下滑至30%以下。
平安证券预计,“虽然互联网相关监管规范制定进程加速将有助于规范市场竞争,但目前银行存款利率依然受上限管制,因此,短期内存款分流的趋势仍将持续。”
与此同时,“高收益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分流银行存款,并通过协议存款的方式再度投回银行,很显然这种行为会增加银行的负债成本。”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假设居民活期存款流失20%,其他负债成本按4%算的话,低成本负债的流失将导致银行平均负债成本上升10.6个基点。”
磨合 加速“触网”试图重构利益格局
负债成本增加以及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冲击,迫使银行不得不加快经营战略的调整,在涉足互联网金融方面,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方式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据了解,目前接入支付宝用户支付数据的有170多家银行,其中,工、农、中、建四大行的网上支付用户总量占全部用户量的比重达66%。然而,前不久,四大行均下调了对支付宝“快捷支付”的支付额度,并且整合了支付宝“快捷支付”通道和银行支付通道对接的接口系统。
工行将过去拥有快捷支付业务接口的分行数量由5家减少到1家,权限由总行统一上收安排至工行浙江省分行,并要求该分行专门对支付宝快捷支付接口数据进行维护和管理。其他各家银行业也都在考虑对快捷支付业务接口进行清理和统一管理。
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企业的“入侵”,让银行的销售渠道、服务体系和此前银行积累的用户数据重新整合了一遍,这对传统商业银行造成一定压力。尽管银行在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方面将更加注重风险防控,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也是银行控制成本之举,在自身加速“触网”的同时,试图重构金融合作的利益格局。
不过,“在现行体制下,商业银行在电子支付领域中的核心地位尚无法取代,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资金划拨和结算清算业务最终都需要通过商业银行来完成,因此,商业银行要迫切抓住这一特性,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向零售银行业务的转型。”交行行长牛锡明称。
“第三方支付公司整个账户开立、清算都离不开线下,而工行拥有1.6亿网银客户,1亿手机用户,380万亿电子银行交易,资源庞大。另外,银行3/4的理财为线上销售,99%的贵金属交易和51%基金也都为网上销售。总的来说,80.2%的交易工行都需要通过网上银行、电子银行完成,这本身就给银行带来了巨大的转型空间。”易会满表示。
对于未来和第三方机构的合作,多家银行高管在年报业绩发布会上表态称,合作意愿未变。业内判断,未来的竞争肯定会愈发激烈,并且,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磨合也将升级,从服务水平到客户体验都需要有所转变。
变革 以风控为前提拓展现有资源优势
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2013年内,多家银行也推出了类似于“余额宝”的理财产品。在2014年的战略规划中,几家国有大行把拓宽电商平台列入计划中。以农行为例,该行计划在B2C领域,探讨在“三农”金融领域建立垂直电子商务平台的可行性;在B2B领域,把现有的电商服务平台进行改造,由封闭变为开放,能够为产业链和商业链的客户提供定制化的电商金融服务。
工行高层也表示,要尽快吸收互联网企业创新、提升客户体验的能力,在支付、融资和投资等领域都在近期陆续推出一些结合互联网的创新产品;推出B2C平台的同时,还会尽快推出B2B平台。
另外,还有不少股份制银行着眼于深挖“移动支付”的价值。如中信银行与银联合作推出了“POS商户网络贷款”产品,以促成网络融资新模式,同时该行还推出了异度支付,NFC手机近场支付和跨行全网收单等子产品,以及尝试二维码支付等。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则借助电子银行渠道,力推以理财产品、基金代销为主打业务的线上“直销银行”。
银行在借鉴互联网思维,但这种转变的过程也依然要守住安全和风险的底线。平安集团总经理任汇川表示,“目前,互联网对于传统金融的颠覆仍停留在第一个层面,即对营销渠道和客户体验的改变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形态的根本性变化将是下一波较大冲击,但这个过程不是无限的,传统金融的线下以及金融风险甄别和风险定价的核心技能、核心竞争力依然很有效。”
中信银行行长朱小黄认为,在网络上做金融交易当然不同于网点面对面的沟通,因为网络上、虚拟世界很难把控,因此,不能用网下风控的手段、方法来要求网上交易。传统银行不可以草率地进入互联网金融,而是应该有很好的方法论和风险控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