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不惧唱空 已装上战略级引擎
近日,伴随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复杂波动,有人担心我国经济运行指标会滑出合理区间,甚至有一股唱空中国的论调甚嚣尘上。实际上,我们已经可以淡然面对更低一些的经济增速,即便是滑出区间,也有足够的政策储备来应对。
近日,伴随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复杂波动,有人担心我国经济运行指标会滑出合理区间,甚至有一股唱空中国的论调甚嚣尘上。中国一季度GDP增长要是低于7.5%,似乎就敲响了警钟。
今年前两月我国经济数据显示,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均出现回落。1-2月投资同比仅增长17.9%,创2002年12月以来新低;消费同比增长11.8%,较2013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出口同比下降4.3%,其中2月单月出口骤降20.4%,创四年来新低。
由此包括高盛、瑞银、美银美林在内的多个国际投行近日纷纷下调对2014年的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综合多个投行的报告,中国在2014年的GDP增速预期普遍在7.2%-7.3%之间。
那么,中国经济增长低于7.5%到底是不是一个悲观的数字?
首先,虽然中国经济增速下滑但是亮点不少。经济增速下行的原因很多:美国退出QE,国内消费、投资和出口都弱于预期,产能过剩严重等等。虽然原因繁杂,但是我国经济运行中还是有不少亮点。比如,前两个月航空航天、医药制造、电子通讯设备等行业均取得两位数增长;从就业来看,前两个月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政策层面稳定也有利于经济稳定增长。今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安排财政赤字13500亿元,比去年增加15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4576亿元,比去年增加200亿元。因此,经济增速适度回落不必过分担忧。
其次,政府不会坐视经济大幅下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明确释放了政策思路:战术上主动作为,陆续出台有力措施,确保经济不跌出下限;战略上保持定力,不重启大规模刺激,着力通过改革释放市场活力。
这些有力的政策可能包括进一步简政放权,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以此激发民间投资力量;加大对地铁、环保和政策性公共住房的支出等。
事实上,政府已出台了不少政策举措,这些措施都与投资密切相关,如不久前公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地方基础设施将成为投资的重点;京津冀一体化也将带动大量基建建设。此外,5条铁路线路建设项目也已获批,总投资额约1424亿元。
第三,经济减速不等于失速,经济增长仍在合理区间内。今年我国经济发展合理区间的上限是物价总水平不能突破3.5%左右,下限是经济增长速度不能滑出7.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不能少于1000万人。但经济下限不等于经济增长底线,业内认为政府可以容忍的增长底线是7%。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逐渐从关注GDP的增速向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转变,在经济减速中寻找增长的平衡点。虽然出现某种程度的下行迹象,但仍处在合理区间。实际上,我们已经可以淡然面对更低一些的经济增速,即便是滑出区间,也有足够的政策储备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