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就要做到针对不同类型的发展区域,进行优先权的选择并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以使有限的资源投入发挥最大的效用。重点投入区,主要是指那些市场规模庞大、增长速度快,发展前景比较确定,且我国已具备一定资源能力的领域。
原标题:以创新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原动力。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
科学技术,特别是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重大关键技术日益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现代化科技强国的主要支撑力量。我们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一以贯之、长期坚持,推动科技实力、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实现新的重大跨越。
当前,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承担了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为抓住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战略机遇,近年来,世界主要国家都在积极准备,纷纷提出了依托各国社会发展现实要求和未来发展目标的重大关键技术。
从全球范围看,近年来,重大关键技术的发展呈现以下两大新态势:一是从技术更新速度看,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周期日益缩短,且呈交叉融合、群体跃进态势。二是从技术发展模式看,正从单纯的以技术推动为主向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协同推进转变。
从国别角度看,各国对重大关键技术的选择会根据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充分体现本国特色;同时,连续、滚动式发布不断进化的重大关键技术。目前,各国重大关键技术的选择呈现以下三大新特征。一是从技术选择背景看,并非单纯从技术层面考虑,必须强调实现国家目标、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要求,并强调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且需产业界积极参与。二是从技术选择内容看,并不追求全面覆盖所有技术领域,但必须突出战略性、前瞻性,体现出鲜明的决策导向性。三是从技术选择过程看,强调创造一个能有效加强包括技术供给者、技术使用者及相关利益人等各方参与者互动、反馈和优化的环境。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已取得长足进展,并在一些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水平还相对落后,尤其是在关系到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一些重要领域,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我们只有掌握产业发展中的核心技术,才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居于主导地位。
目前,我国正面临着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角色的突破而对国际价值链原有分工秩序的挑战,正处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充分发挥重大技术对我国经济社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就必须正视重大技术的选择和培育问题。同时,还要正确度量、评估重大技术的风险,以加强技术风险管理,即必须减少重大技术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从重大技术经济政策研究的角度而言,重大技术的风险不仅仅是技术风险,而是应主要包括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其中,技术风险是指与新技术或正在出现的技术相关的各种技术问题,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一是基本发明、概念阶段,二是达到市场需求阶段,三是稳固的商业化阶段。
鉴于科学技术对于一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后发大国的中国,所面对的问题比较复杂,我们必须根据我国国情,在不同阶段、不同背景下,根据自身现状,以及不同技术特点,同时又要尊重技术能力培育的一般规律,选择合适的模式以加速推进技术能力的提升。
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就要做到针对不同类型的发展区域,进行优先权的选择并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以使有限的资源投入发挥最大的效用。
具体而言,一是等待观望区,主要是指那些发展前景难以预料,而我国并不具备发展资源能力的领域。我们应选择跟踪研究的策略,在获得明确进展、解决主要不确定性时可以继续投入。
二是选择性投入区,主要是指那些市场规模庞大、增长速度快,发展前景比较确定,而我国并不具备发展资源能力的领域。其中,对于那些希望占据主导地位或志在必得,且尚不具备发展资源和能力的领域,可以选择重点突破的策略,即持续性地全力投入。而对那些无意占据主导地位且尚不具备发展资源和能力的领域,采取以期权为出发点的思维方法,依将来的情况不同而有可能造成注入推迟、加快或者废除原定的投资。
三是重点投入区,主要是指那些市场规模庞大、增长速度快,发展前景比较确定,且我国已具备一定资源能力的领域。我们应选择重点突破的策略,即持续性地全力投入。
四是适度投入区,主要是指那些发展前景难以预料,而我国已具备一定资源能力的领域。我们应选择广泛跟踪的策略,即积极跟踪,随时评估,注意调整策略;我们需要在投入量和灵活度之间保持平衡,通过设置将来可斟酌决定的机会,试探性地少量投资保留期权,一旦前景风险降到可容忍水平且资源能力有效提升后,才会选择大规模投入;否则选择终止或者延迟投入。
(作者单位: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