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融资美丽中国

时磊 | 2014-03-18 16:03 1283

尚福林主席强调,要认真落实化解过剩产能,推进绿色信贷的政策措施;切实建立化解产能过剩,践行绿色信贷的工作机制。2012年2月,中国银监会印发《绿色信贷指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有效开展绿色信贷,大力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提出明确要求。

  文/本刊记者 时磊

  ——中国银行业“福州承诺”

  银行业发展绿色金融大有可为。当前,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而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此过程中必将发挥责无旁贷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实现自己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在新的世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充满了严峻挑战,金融业在其中肩负重任。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11月4日在福州召开的“全国银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暨践行绿色信贷会议”引人关注,这是中国银行业第一次召开的高规格绿色信贷会议,会上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首次签署了关于绿色信贷的共同承诺。中国银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尚福林,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29家银行机构主要负责人参会,交流和总结银行业化解产能过剩、践行绿色信贷的经验、做法,探讨和研究促进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途径、方法。29家与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签署了《中国银行业绿色信贷共同承诺》,就加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授信管理、积极践行绿色信贷、提升自身环境和社会表现等内容作出了郑重承诺。“福州承诺”,成为中国银行业践行绿色金融的新起点。

  尚福林主席强调,要认真落实化解过剩产能,推进绿色信贷的政策措施;切实建立化解产能过剩,践行绿色信贷的工作机制。要将绿色信贷理念、标准、方法贯穿到化解过剩产能的全过程。大力支持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信贷政策要与经济发展战略相配套,主要是按照“有扶有控、有保有压”的原则,制定并实施好“有收有放”的差异化信贷政策。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已经在具体实践中施行“有扶有控”、“有保有压”、“有收有放”的差异化信贷政策。多管齐下,创新开拓,践行绿色信贷,支持绿色经济,打造绿色银行,发展绿色金融。

  一场新的绿色革命正在发生,春雨润物,春雷乍动。国内银行业已不断地将绿色信贷理念融入于银行的“血脉”和文化之中,体现在银行经营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如今,中国银行业向绿色金融转型升级的进程正在全面提速。

  一场新的绿色革命正在发生。国内银行业已经开始将绿色信贷理念融入于银行的“血脉”和文化之中,体现在银行经营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中国银行业向绿色金融转型升级的进程正在全面提速。

  “十八大全面阐述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勾画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宏伟蓝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银行业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有责任、有义务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创建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中发挥积极作用。银行业践行绿色信贷,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也是防范信贷风险、加快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此,我们庄严承诺……”

  2013年11月4日,在福州举行的全国银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暨践行绿色信贷会议上,工商银行行长易会满代表29家银行宣读了一份承诺书,随后本次会议承办行兴业银行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29家银行金融机构的代表纷纷走上前台,在这份承诺书上郑重签字。中国银行业历史性的一幕就此诞生。

  这份承诺书就是《中国银行业绿色信贷共同承诺》。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改革全面深化的背景下,中国银行业也奏响了创新转型的强音。

  一场新的绿色革命正在发生,春雨润物,春雷乍动。在新的世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充满了严峻挑战,金融业在其中肩负重任。国内银行业已经开始将绿色信贷理念融入于银行的“血脉”和文化之中,体现在银行经营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如今,中国银行业向绿色金融转型升级的进程正在全面提速。

  “福州承诺”:

  银行业践行绿色金融的新起点

  化解产能过剩,实现绿色发展“是从根本上降低资源消耗、降低碳排放、减少污染,构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全球环境治理和全人类安全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贡献”。在中国银行业协会主办的全国银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暨践行绿色信贷会议上,中国银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尚福林作出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接下来要认真落实化解过剩产能,推进绿色信贷的政策措施;切实建立化解产能过剩,践行绿色信贷的工作机制。

  在福州举行的这场会议是中国银行业第一次召开的高规格绿色信贷会议,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首次签署关于绿色信贷的共同承诺。

  重量级的与会者悉数到齐,现场气氛热烈隆重,这是一次十分难得的会议。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与副主席王兆星出席并在会上做重要发言,29家银行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均参加会议并现场交流总结银行业化解产能过剩、践行绿色信贷的经验、做法,银行家们的观点精彩纷呈,妙语连珠。环保部专家也到会,并对当前环境保护形势与政策做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IFC)、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国际组织的专家介绍了国外银行绿色信贷的实践经验和监管政策的最新情况。

  会上签署的《中国银行业绿色信贷共同承诺》共包含五大主要内容,包括牢固树立绿色信贷理念;加快绿色信贷流程、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完善环境与社会风险分类管理;加快建立绿色信贷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高度重视自身的环境和社会表现,广泛开展绿色信贷理念宣传教育和节能减排全员行动等。这次会议及“福州承诺”如能感召银行业对我国的环境改善、绿色经济作出更积极贡献,将成为银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当前,发展绿色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和行动。绿色信贷在国外起步较早,1974年联邦德国成立了世界第一家政策性环保银行,命名为“生态银行”;1989年,美国CERES投资集团发表并启动了对地球环境负责的伯尔第斯原则,这些都是很好的尝试。目前“绿色信贷”已在国际范围内成为一种潮流,得到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的支持和重视,其中包括很有影响力的著名的“赤道原则”等。

  中国的绿色金融事业及绿色信贷的发展正处于快速成长的进程中。早在1984年,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环境保护资金渠道的规定通知》,明确提出了环境保护资金来源的八条渠道,许多都与银行信贷有关。此后陆续有相关政策出台。2007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被认为是我国绿色信贷政策的基础性文件;2012年2月,中国银监会印发《绿色信贷指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有效开展绿色信贷,大力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提出明确要求。

  尚福林主席在会上强调,要将绿色信贷理念、标准、方法贯穿到化解过剩产能的全过程。大力支持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信贷政策要与经济发展战略相配套,主要是按照“有扶有控、有保有压”的原则,制定并实施好“有收有放”的差异化信贷政策。

  他还表示,要切实建立化解产能过剩,践行绿色信贷的工作机制。要健全信贷管理机制,实施差别化的风险定价和经济资本分配等措施等。“要健全考核问责机制,将化解产能严重过剩、实施绿色信贷有关工作完成情况纳入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并与机构、人员奖惩挂钩。要抓违反规定的反面典型,并严肃处理,该停业务的停业务,该‘摘帽子’的‘摘帽子’”。监管部门推进绿色信贷工作的决心可见一斑。

  29家银行签署“福州承诺”,成为中国银行业践行绿色金融事业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许多银行业金融机构已开启探索创新的实践之旅。绿色转型之路,才刚刚开始。新的革新风暴,正悄然发生。

  有扶有保:

  为绿色经济融资

  秸秆,是一种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其平均含硫量只有3.8‰,而煤的平均含硫量约达1%。河北省馆陶县是农业大县,每年可产小麦、玉米秸秆几十万吨。目前,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生活大部分采用沼气、煤及液化气。相当一部分秸秆无法有效利用,反而成为防火隐患和道路垃圾,为此馆陶县政府忧心忡忡。馆陶新能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打算催成一件变废为宝的好事,该公司每年可焚烧秸秆38万吨,为当地工业及民用供热供电。

  为支持作为清洁能源的生物质发电事业,建设银行与该公司建立了信贷关系,积极支持其发展。公司在建设银行开立基本结算账户,年结算量达1亿元。近年,该公司打算安装2台24MW国产单抽凝汽式供热机组,经评估,建设银行给予该项目2亿元固定资产贷款,目前项目已顺利投产发电。

  建设银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建行优先支持绿色信贷,给予政策倾斜。在每年的年度信贷政策中,建设银行突出节能减排和绿色信贷导向。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和技术改造贷款等产品,全方位支持各行业中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支持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火电企业脱硫技术升级,大力发展绿色信贷,优化信贷结构。近3年来,建设银行累计发放绿色信贷贷款近3500亿元。

  绿色信贷的概念是十分丰富的,有一种说法认为,绿色信贷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依据国家的环境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对研发和生产治污设施、从事生态保护与建设、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从事循环经济生产和绿色制造以及生态农业的企业或机构提供贷款扶持并实施优惠性的低利率,同时对污染生产和污染企业的新建项目投资贷款和流动资金进行额度限制并实施惩罚性高利率的金融政策手段。

  在信贷政策上实行“有扶有控、有保有压”的原则,就是促使资金实现“绿色配置”,促进社会与经济朝着更加健康以及更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

  应该说,中国银行业已经走上了积极践行绿色信贷之路。通过“福州会议”的成果我们可以看到,近几年中国银行业实施绿色信贷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截至2013年6月末,21家主要银行机构绿色信贷余额达4.9万亿元,为节能减排起到了较好的引领作用。

  “绿色信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核心是把绿色信贷融入到银行的企业愿景、发展战略、信贷文化、政策制度、管理流程、产品服务等各个环节之中,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绿色信贷长效发展机制”。工商银行行长易会满在此前的全国银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暨践行绿色信贷会议上谈到了自己的心得,他表示,工商银行绿色信贷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环保友好与合格类法人客户和贷款占比均超过99.9%;在生态保护、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循环经济等绿色经济领域贷款余额超过6000亿元;2013年涉及重金属排放等重污染企业贷款余额降幅达50%。

  “在开展绿色信贷、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方面,农业银行主要做法是‘政策引导、重点跟进、流程管理、创新产品、夯实基础’”,农业银行副行长李振江也在此次会议上分享了经验,他介绍说,按银监会统计口径,2013年前6个月农业银行绿色信贷项目贷款比年初增长9.4%,高于全行法人贷款增速4.8个百分点。从节能减排效果看,该行支持的节能环保项目每年可节约标煤620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当量1.4亿吨。

  “坚持制度先行,才能为践行绿色信贷提供支撑”,据中国银行监事长李军介绍,中国银行于2010年制定了《支持节能减排信贷指引》;2012年开始逐步把绿色信贷管理要求纳入到具体行业政策中,强调业务过程中需加强社会与环境风险评估与审查;2013年6月又出台了《碳金融及绿色信贷指导意见(2013年版)》,加大对低碳绿色经济的支持力度。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内银行开始在绿色金融业务领域视野上移、业务下沉。一方面,他们将践行绿色信贷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新高度,目光更长远,视野更开阔,关注、借鉴国外的绿色金融经验,重视、贯彻国内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国内银行也注重在实践中细致地摸索绿色金融的新路径,深入到田间地头,深入到小微企业。

  老王从前是一位朴实的农民,一直相信技术能带来高效生产力,因此刚开始创业做织带企业的时候,老王就引进了比当地先进的台湾机,但十几年后的今天设备已经落后,旧机器的能源消耗太大,急需淘汰更换。企业经营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可是新型设备投入资金大,对于积累相对不多的小作坊而言,一次性的投入势必影响日常的流动资金,进退维谷的老王犯难了。转机最终出现了,在获得了台州银行的两次绿色节能贷款后,老王完成了小企业的全部设备革新,每年节能用电量50%以上,年合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7吨。

  这样的小故事在绿色信贷的案例中比比皆是,看似平凡,但积沙成塔,绿色信贷能够惠及千家万户,服务实体经济。银行业在此领域的转型顺应了经济发展的大潮流。

  台州银行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他们的特色是更多地为小微企业提供绿色金融服务,同时积极吸收国际经验,已申请加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德国环保局联合发起的气候融资创新贷款项目。国际合作提供了资金、技术与经验支持,该行正逐步把“小额信贷交叉检验技术”融合到绿色信贷评估过程中,使小微企业服务经验与绿色信贷理念得以结合。

  城商行、农商行等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些银行推行绿色信贷政策可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自身实现差异化、特色化经营找到新支点。

  比如,渤海银行积极开展试点行业务创新,已选定了绿色信贷业务的试点行,配置专项信贷资源,鼓励其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深入挖掘业务机会,为绿色信贷业务发展开辟新思路;浙商银行着力探索“浙商集团业务”商业模式,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转型升级;天津农商银行在实践中了解到绿色环保企业大多规模较小,于是实施客户评分卡优化项目,为小微企业单独制定评分卡,甄别企业风险,从而更好支持绿色信贷企业。各地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探索实践中加大对绿色经济的融资投入,快速发展绿色信贷事业。

  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等外资银行也是签署《中国银行业绿色信贷共同承诺》的29家银行之一。据了解,自2012年以来,渣打中国已与近百家绿色信贷集团或中小企业客户建立信贷业务,覆盖全国多个省份,绿色信贷贷款余额超12亿元人民币;星展中国对环保企业优先考虑授信支持,截至2013年前三季度,星展中国新增的贷款客户均未被列入“限制类”以及环保违法企业黑名单。

  有控有压:

  积极化解产能过剩

  水泥,是长年陷入行业散乱、产能过剩困境的传统产业。2013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中,将水泥与钢铁、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产业一起列为需要化解产能过剩的五大产业之一。业界认为,水泥企业数量太多,集中度低,因此,兼并重组是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手段。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南方水泥有限公司这几年一直在雷厉风行地进行行业整合,对湖南、江西、浙江等地近40家水泥企业开展兼并重组,令业界刮目相看。

  这一切,其实离不开多家银行在背后的支持。其中,国家开发银行近年来就相继通过中长期贷款、财务顾问等方式支持南方水泥开展整合,承诺额近25亿元,支持了我国水泥行业的兼并重组。

  “国开行要调整业务结构,有所为有所不为”,此前的2013年12月,国家开发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怀邦在该行党委中心组集体学习扩大会上就指出,要着力服务国家战略重点。重点支持新型城镇化、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养老和健康服务业、扶贫开发等领域发展。建立“负面清单”,从行业风险已经显现或潜在风险较大的“两高一剩”行业产能扩张等项目和其他一般性行业退出。

  应该说,化解过剩产能是银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和挑战。银行业如何推动过剩产能早消化、技术工艺早升级,尽快实现包袱早卸掉、风险早化解、问题早解决,实现“优胜劣汰”下的双赢是一门大学问。

  尚福林主席在全国银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暨践行绿色信贷会议上指出了推进化解过剩产能的六大主要政策措施,一是践行绿色信贷标准,推进化解产能过剩;二是支持扩大有效需求,助推消化一批产能;三是支持企业“走出去”,助推转移一批产能;四是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助推整合一批产能;五是加大退出保全力度,助推淘汰一批产能;六是实施好差别化监管政策。他表示:“绿色信贷的核心是,通过合理配置信贷资源,支持企业节能减排,限制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发展,这与化解过剩产能要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产能过剩已是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化解过剩产能是当前经济金融工作的重要任务。在这一过程中,中国银行业多措并举,支持国家发展战略,同时促进自身转型发展,保障资产安全。

  据工商银行行长易会满在此次会议上介绍,近几年来,工商银行产能过剩行业融资管理效果较为明显,2013年9月末,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占公司境内贷款比重为2.39%,较年初下降了0.41个百分点;据中国银行监事长李军介绍,中国银行严格控制“两高一剩”行业贷款投放,同时充分利用国际化、多元化平台优势,支持产能过剩行业客户“走出去”,向海外转移产能;据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介绍,该行是国内最早提供绿色金融服务的银行之一,通过努力,招商银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质量保持优良,不良率仅为0.11%。同时优化客户结构,如水泥行业贷款95%投向了国家重点支持的60家水泥集团;民生银行行长洪崎表示,民生对于产能过剩行业制定了非常严格的信贷政策,从2012年起,要求产能过剩行业新增客户的信用等级不低于A级,存量客户的年度信用等级不低于上一年度,否则必须退出。严控产能过剩行业融资总量,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成为银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大趋势。

  有收有放:

  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

  2010年的某一天,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迎来了一个当地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项目总投资达到近10亿元,项目建成后创税1亿元以上,并提供700人以上的就业机会,这个大型项目对当地来说无疑像开启了一座宝藏,有着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预期。

  这就是山西强伟纸业有限公司的年产30万吨石膏板护面纸项目。而当兴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对这一贷款项目进行调查时,却十分谨慎。“根据赤道原则,该项目属于B类,即存在一定环境或社会问题,若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将大大降低”。兴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在环境与社会尽职调查阶段中发现,企业重视生产过程中污染防治、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也注重对企业员工的关怀和培养。但在对承包商管理以及员工福利方面还需要改善,特别是企业并未按照相关标准建设污水处理的事故容量池。

  未建标准容量池的现象在一些造纸企业中较为常见。但兴业银行认为,不按照标准建设事故池不仅存在被环保部门处罚的风险,也无法起到特殊情况下应急处置的作用。如果项目建成后再做修改,将耗费企业更多时间和成本。兴业银行与企业深入沟通,诠释赤道原则及环境与社会风险理念,赢得企业认可,同意按照相关标准建设事故容量池。项目落地不久,上级环保部门就针对当地造纸企业开展环保专项检查,未按照相关标准建设容量池的造纸企业均受到处罚,要求停产整顿,而该项目生产经营丝毫未受影响。

  如果把目光放远,可以发现从国内产业的发展趋势看,造纸产业已属产能过剩行业。如何对待这一类型的行业和企业,考验着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智慧。

  兴业银行于2010年10月31日正式公开承诺采纳赤道原则,是全球第63家、中国首家“赤道银行”,也是此次全国银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暨践行绿色信贷会议的承办银行。该行有关人士告诉记者,通过赤道原则,兴业银行切实帮助客户识别、管理和防范环境和社会风险,“我行已逐渐走出一条由‘绿’到‘金’、由单个产品创新到经营模式改革、由公司治理理念升华到企业制度、流程全面再造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正朝着打造全方位绿色银行的目标阔步前行。”据介绍,按照赤道原则的要求,兴业银行制定并逐步完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并在原有信用业务审查审批流程基础上,增加环境与社会风险审查流程并开发相关系统,作为项目审批的重要依据。对适用赤道原则的项目融资按其预期的环境与社会影响程度进行评估,根据影响程度将项目分为A、B、C三类,制定不同管理要求与措施。

  尚福林主席在全国银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暨践行绿色信贷会议上指出,要明晰差异化的信贷标准。“在产能过剩行业内部,也要区别先进和落后,通过科学设定信贷标准分类施策。”信贷标准的设定,要涵盖利润率等效益类指标、碳排放等环保类指标、安全生产等社会管理类指标、用地用电用水等资源消耗类指标、劳动生产率等效率类指标,以及行业技术标准等。

  实施好“有收有放”的差异化信贷政策需要科学的方法和创新的手段。在具体实践中,很多银行根据过剩产能行业和地区实际,实行“统一授信、限额管理”制度;不少银行严格行业与客户准入,实行“名单管理”、“一户一策”及“环保一票否决制”等制度;一些银行探索强化风险预警控制;许多银行采取多种举措完善绿色信贷分类标准。

  “凡是有授信额度的客户都要进行分类,实行全口径统一分类管理”,据交通银行行长彭纯在全国银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暨践行绿色信贷会议上介绍,交通银行的标识分类体系就极富特色,早在2008年,交通银行根据银监会的相关环保分类原则为指引,建立授信客户标识分类体系,将所有企业授信客户分为红色、黄色、绿色3大类7小类。其中绿色又细分为优秀、良好、合格、无碍4个小类;黄色细分为关注、警示2个小类;红色则为环境和社会警示企业。2010年对这一体系进行完善,进一步细化。2012年又进一扩大了绿色信贷标识的内涵,重新界定了7个标识的核心定义。这样一来,绿色,就成为信贷业务中最受欢迎的颜色。

  除旧布新:

  加强绿色金融创新

  近两年,全国多省市频繁遭遇雾霾天气侵袭,首都的雾霾天气更是引起广泛关注,人们祈望北京能够多一些蓝天白云。作为国内最早致力于公共环境下粉尘综合治理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北京精诚博桑科技有限公司一直在与粉尘污染“对抗”,但是环保企业往往是新兴企业和中小企业,经常要面对成长的烦恼。道路抑尘设备生产、信息化建设、设备租赁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但仅凭部分自主盈利作为研发经费的精诚博桑,流动资金捉襟见肘。更棘手的是,公司单纯依靠技术,没有任何厂房和设备,寻求资金时十分被动。

  这是技术型环保节能企业面临的通病。困窘之时,北京银行为该公司提供了多种绿色融资服务,从2009年至今累计为其融资4000多万元。其中包括向其提供纯信用的“融信宝”贷款产品支持企业开展道路抑尘实验,降低路面PM2.5浓度。公司负责人对此很感慨:“作为我们这样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前期技术研发资金投入大,而成本回收都在产品环节实现,因此科研风险大,创新成本高。银行在我们发展最关键的时期提供贷款,这不仅是资金的支持,更让我们有信心在环保路上走得更远。”

  在与该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北京银行尝试的绿色金融创新发挥了作用。其中的“融信宝”中小企业信用贷款金融产品是就是该行推出的针对高科技企业的一项金融创新产品。此外,北京银行还设身处地为该企业提供多种附加值服务,积极利用北京市经信委的补贴政策,创新业务操作模式,帮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支持绿色信贷发展,要观念转变在先,战略布局紧跟,内容充实在后”,北京银行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北京银行创新了多种类型的面向节能企业的融资产品及融资模式。比如,引入国际金融公司(IFC)损失分担机制,推出中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融资项目;创新未来收益权质押担保模式以及项目打包授信融资模式,推出“节能贷”产品;推出政府奖励资金账户质押方式的“节能补贴贷”等。

  金融业更好地支持绿色经济,就要进一步加强绿色金融创新。创新,是转型升级的活力源泉。中国银行业正在实践中开辟出一条条新路径。

  作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一直在绿色金融创新方面频频发力。据了解,针对节能环保领域企业客户的多种金融需求,兴业银行逐步形成包括十项通用产品、七大特色产品、五类融资模式及七种解决方案在内的产品服务体系,覆盖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三大领域,绿色金融已成为兴业银行差异化经营最具特色的一个业务领域。如在排污权金融领域,兴业银行就是最早介入国内排污权交易市场的银行。截至2013年9月末,兴业银行在节能环保领域已累计为上千家企业提供了超过3200亿元的绿色金融

  融资。

  再比如,中信银行在绿色中间业务方面做了积极探索,通过与中国财政部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合作,曾于2012年成功发行了该行首笔绿色中间信贷业务4000万元;浦发银行于2008年较早推出了《绿色信贷综合服务方案》,2011年与亚洲开发银行签署合作协议,在国内率先推出首个建筑节能特色融资产品;上海银行不断创新绿色信贷产品,推出了合同能源贷、IFC绿色能效贷等产品;天津农商银行通过打造信用共同体,创建了信贷产品的“天津模式”,推动成立“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中小企业信用共同体”,并为该共同体合计授信7亿元,支持区内环保型中小企业发展,该共同体是我国首个环保产业园信用共同体。像这样的绿色金融创新的例子还有很多。

  绿色金融还有一个含义就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身推广绿色文化,打造生态银行。很多国内银行也在此领域开拓创新。比如招商银行坚持绿色办公、低碳运营的发展理念,进行了多个方面的尝试。包括普及电子银行,加大电子渠道替代作用,引导低碳金融服务;全员绿色办公,节约用水用电,提倡视频会议;推进绿色采购,提倡使用环保产品;推广建筑节能,已有营业建筑逐步进行建筑节能改造等。再如,工商银行持续推进自身节能减排,目前工行通过电子渠道办理的业务占全行业务量的比重超过77%,仅300多万网上银行企业客户一年就可节省纸张3.6万吨,相当于种植72万棵树,减少约8900吨二氧化碳排放。

  种种迹象表明,银行业发展绿色金融大有可为。当前,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而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此过程中必将发挥责无旁贷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实现自己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发展绿色金融,融资美丽中国。

  (注:本文部分内容引自全国银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暨践行绿色信贷会议材料,未与相关企业或相关人士一一核实。)

  中国银行业绿色信贷共同承诺

  承诺一

  牢固树立绿色信贷理念,将其融入银行的“血脉”和文化,体现在银行经营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深化内部改革,切实加强绿色信贷组织管理和能力建设,积极配备资源,形成绿色信贷合力。

  承诺二

  加快绿色信贷流程、产品和服务创新,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积极推动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项目和服务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未雨绸缪,加强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授信管理,摸清风险底数,严把政策界限,有效化解产能过剩信贷风险。

  承诺三

  不断完善环境与社会风险分类管理,高度关注授信客户及项目在节能环保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行为,以及给社会带来的影响,督促高风险客户制定并落实风险应对方案,积极回应受影响群众的诉求以及社会团体、媒体的关注;对出现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客户及项目,果断采取相应风险处置措施,并在维护债权安全的前提下坚决退出。加强境外融资项目管理,确保项目遵守所在国家或地区相关法律法规,符合相关国际准则或国际惯例。

  承诺四

  加快建立绿色信贷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定期开展绿色信贷自我评估,落实激励约束措施,确保绿色信贷持续有效开展。建立健全绿色信贷信息披露机制,公开绿色信贷战略和政策,如实披露绿色信贷发展情况,加强与相关社会团体、媒体的互动交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承诺五

  高度重视自身的环境和社会表现,广泛开展绿色信贷理念宣传教育和节能减排全员行动,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积极推行绿色采购和办公建筑节能,坚决反对公务浪费。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杨凯生:金融科技时代银行业转型应确立正确的发展观念

2019-07-30 13:12
36271

科学发展观的忠实践行者

2011-06-30 14:30
2208

人大代表各谈金融业发展观点

2011-03-07 17:26
1015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008-12-01 20:47
1153

商务部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商务特色

2008-11-07 16:46
877

落实科学发展观 做大做强“中国第一展”

2008-11-04 21:12
838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