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永红: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如何管理流动性

涂永红 |2014-03-13 15:34941

后金融危机时期,为了刺激经济复苏,避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导致世界经济二次探底,发达国家持续维持宽松货币政策,加剧了跨境国际资本流动。综合运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加强金融市场建设,是中国政府稳中求进、实现流动性管理目标的有效路径。

  后金融危机时期,为了刺激经济复苏,避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导致世界经济二次探底,发达国家持续维持宽松货币政策,加剧了跨境国际资本流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金融市场波动性扩大,给中国的通货膨胀控制、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以及社会稳定带来了新的挑战。综合运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加强金融市场建设,是中国政府稳中求进、实现流动性管理目标的有效路径。

  一、三大经济体继续实行宽松货币政策

  2008年的严重金融危机导致全球95个国家出现了经济衰退,发达国家普遍出现负增长。为了刺激经济,美国相继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投放巨量的流动性。欧央行为了缓解主权债危机,一方面维持零利率政策,另一方面购买成员国债券,向大而不倒的银行注资,金融市场出现了欧元供过于求的局面。日本长期以来一直实行极度宽松的零利率政策,2011年央行又注资逾50万亿日元用于震后援建,还购入大约10万亿日元的政府震后重建债券,实行量化宽松政策。

  因为持续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近三年来上述三大经济体的流动性/GDP比例平均上升幅度达12.5%,国际流动性过剩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主要货币的汇率以及股市剧烈震荡。此外,规模巨大的热钱通过贸易、资本渠道冲击经济恢复较快的新兴市场国家,给这些国家造成严重的通胀压力。

  二、国际流动性过剩冲击中国经济

  在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国经济转型、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去杠杆化的复杂背景下,国际货币供求的严重失衡则给我国带来以下不良影响:

  (一)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1)短期热钱涌入,外汇市场供给突然增加,引起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2)直接投资增加,促使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更快,与非贸易部门的物价涨幅相比更低,长期人民币均衡汇率将升值;(3)主要货币泛滥助长了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套利资金大规模流入使得这一预期“自我实现”。

  (二)全方位推动物价上涨。国际流动性过剩必然会推高物价,其冲击中国的传导机制包括资产价格渠道、货币数量渠道,生产资料价格传导和短期资本流入等。中国的高通胀主要是由输入型通胀引起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流动性过剩除了在商品市场推高物价外,还会在金融、房地产市场刺激资产泡沫的产生,成为悬在中国经济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三)导致总量过剩中的结构性短缺。中国经济原本就急需进行大力的结构性调整,然而,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流动性过剩,带来一系列结构性短缺问题。例如,打击了贸易结构升级,导致高通胀,扩大了贫富差距,为仇富情绪高涨、政府公信力下降、群体事件频发提供了温床。此外,为了遏制通胀,政府通过紧缩的货币政策来冻结流动性总量,不可避免地会恶化失衡的流动性结构。

  三、运用政策组合拳有效管理流动性

  发达国家持续的宽松货币政策营造了流动性过剩的国际环境,国内形势也随之改变,经济转型、热钱、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发展资本市场等都对我国流动性管理提出了重大挑战。我国不能仅仅依靠货币政策来管理流动性,而应运用组合拳,加快并助力经济转型和创新,以物价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流动性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首先,货币政策是流动性管理的首要政策。(1)央行需要继续加大对冲力度,采取回收流动性、提高利率和加大差别性收费等措施管理通胀预期。(2)严格控制“三高一资”行业以及产能明显过剩行业的信贷规模,支持具有高附加值、高新技术、自主知识品牌的企业,保障中小企业和农业的信贷规模。(3)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建立政府与民间资金混合的担保制度,分散中小企业的风险,降低其融资成本。(4)提高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和市场导向性,建立央行、外汇局、做市商、金融机构高效联动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其次,财政政策在调整结构失衡方面应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1)降低政府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中的比例,降低中低收入群体的个人的税负,完善养老、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障制度,拉动内需,降低中国经济的对外依赖性,逐步减轻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2)控制政府的投资冲动,只进行必要的公共产品生产。(3)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等增加农产品供给的支出。给与必要的税收优惠扶持中小型乡镇企业,引导城市过剩的流动性资金向农村分流,协调发展。

  再次,加强产业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通过升级产业结构来疏导流动性。(1)通过差别化利率、专项国债等,引导国内外资金流向十大振兴产业,加速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2)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鼓励企业走出去,逐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最后,完善金融体系建设,为灵活、高效管理流动性提供现实路径。(1)拓宽融资渠道,改变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融资的局面,发展多元化金融市场,分散居民投资渠道,避免流动性过剩集中于银行体系,使得流动性结构更加健康合理。(2)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管理。有选择地引进外资,不鼓励或限制低技术、附加值、高污染的外资进入。通过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国际板来建立热钱的“资金池”,防止热钱波动冲击实体经济。(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涂永红;本文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供稿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人大重阳 ,微信公众号:rdcy2013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增加企业收入,减少企业支出—从国民收入支出分配结构看企业如何降杠杆

2016-09-05 13:17
5373

安倍宣布经济复兴计划 提高国民收入建经济特区

2013-06-07 10:42
1191

安倍晋三提出日本国民收入年增3%目标

2013-06-05 15:24
1103

宋国青:中国贸易条件变差 国民收入年损失超2万亿

2011-05-11 13:09
1095

谢旭人:进一步促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2010-12-27 22:34
824

东方财富资金管理岗(流动性方向)招聘启事

2023-07-12 17:01
167755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