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面因素表明应对实现 2014年经济增长目标充满信心
近年来,由于对中国经济缺乏了解和利益驱动等因素,一些国际金融机构不断抛出地方债务风险、影子银行风险、房地产市场崩盘等论调,下调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直指中国经济将实现“硬着陆”。
新华网北京3月13日电 近年来,由于对中国经济缺乏了解和利益驱动等因素,一些国际金融机构不断抛出地方债务风险、影子银行风险、房地产市场崩盘等论调,下调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直指中国经济将实现“硬着陆”。2013年,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困难的确不少,但中国从容应对了这些挑战,经济发展取得了比预想要好的结果—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7%,CPI涨幅控制在2.6%,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进出口总额突破4万亿元。这些成绩表明,国际金融机构“唱衰中国”的论调不攻自破。2014年,我国确立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CPI涨幅控制在3.5左右的目标。客观上讲,实现这个目标不会一帆风顺,应该看到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增长的内生动力尚待增强,财政金融领域仍存在一些风险隐患,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有利于实现这些目标的积极因素也不少,概况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改革将进一步迸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后,中央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改革已成为最大的红利和内生动力。2013年,新一届政府把简政放权和转变政府职能作为开门第一件大事,取消和下放416项行政审批事项,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取消和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348项。这些改革为市场松了绑,极大地迸发了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取得明显的成效—企业负担减轻1500多亿元,新注册企业增长27.6%,民间投资比重上升到63%。这些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改革措施今年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2014年,改革仍是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一些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举措将陆续推出。例如,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建立权力清单制度;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快,“营改增”试点扩大到铁路运输、邮政服务、电信等行业;小微企业税收优惠范围进一步扩展,减轻企业负担力度加大;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持续加快,民营银行设立有序推进等,将使金融将成为一池活水,促进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加快发展。这些改革措施将进一步破除制约市场主体活力和要素优化配置的障碍,释放更多的红利和深层次动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其次,宏观调控日臻成熟和完善。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坚持宏观调控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不断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法。例如,明确宏观调控区间的上下限,只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就集中经济抓住转方式调结构不放松,保持宏观政策基本取向不动摇。2013年,面对出口大幅波动、经济持续下行、财政负增长、货币市场利率异常波动的局面,宏观调控坚持不采取刺激政策,不扩大赤字,不超发货币,保持定力、精准发力,让市场吃了“定心丸”,确保了经济不滑出合理区间。这表明,新一届政府宏观调控的决策理念和运行机制已更加成熟和完善,这将为2014年和未来一段时期应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以及难以预料的市场波动,确保经济巨轮行稳致远提供坚实的决策保障。
第三,经济增长基本面稳中向好。从2014前两个月的数据看,我国经济增长开局良好。今年1月至2月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均高于50%的“荣枯线”,其中,2月份制造业PMI为50.2%,高于上年同期0.1个百分点,表明经济平稳增长的基本态势未变。1月至2月CPI涨幅为2.2%,显示物价压力不大,为宏观调控留有足够空间。
从“三驾马车”看,经济增长基本面稳中向好。一是投资仍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2014年,新的投资领域和方向不断涌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稳妥推进,需要大量投资解决“三个1亿人”问题;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年内新开工700万套,基本建成保障房480万套;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等领域将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为民间资本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增加到4576亿元,重点投向保障房安居工程、农业等领域,将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投融资体制加快改革,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一批民间投资示范项目将陆续推出,等等。这些新的投资增长点将使投资仍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合理水平,在稳增长中发挥关键作用。二是消费仍是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非常重视居民收入增长和改善民生在扩大内需方面的作用。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与GDP增速基本持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3%,超过GDP增速1.6个百分点。2014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再次提高10%,7400万企业退休人员因此收益;城乡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大病保险全面推广;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等等。这些措施都将持续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成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今年前2个月的数据也显示,社会零售消费品总额增长保持平稳,内需在今年的经济增长中仍将成为重要支撑力量。三是全球经济复苏趋势明显。当前,发达经济体依然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也表明其经济复苏进程加快,欧元区虽然复苏缓慢,但经济已然呈现上升趋势,预计2014年全球经济将呈现新一轮的上行周期。今年1月,世界银行上调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至3.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将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3.7%。全球贸易增长也将有所加快,1月份,IMF预测2014年世界贸易量将增长4.5%,比去年高1.8个百分点;世界银行预测2014年全球贸易量将增长4.6%,比去年高1.5个百分点。国际经济形势前景看好和全球贸易增长加快,为稳定外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除了上述积极因素外,在看待一些问题上,我们还应避免以下认识上的误区。一是认为经济增长与转方式调结构相互矛盾。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这与转方式调结构并不矛盾,GDP增长水平也不是像某些观点认为的越低越好,越低越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相反,只有保持一定的速度,才能有效增强市场信心,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留出空间,为保就业、促民生等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2014年确立经济增长7.5%左右的目标,是在考虑就业、民生和通胀,以及转方式调结构等各种需要和可能后的均衡结果。二是认为改革是某一个方面的单兵突破。有的观点认为,一些领域的改革(如财税体制改革)进展缓慢,会影响改革的整体协调推进。事实上,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和可行性研究,做到“蹄疾而步稳”。只有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才能使各项改革举措在进度和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
总之, 2014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会面临种种预料不到的挑战和困难,但全面深化改革持续释放的深层次内生动力、宏观调控日臻成熟和完善,以及经济增长基本面稳中向好都表明,稳增长、保就业、防通胀的有利因素远多于不利因素,对此应客观分析、正确对待,对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应充满信心。(陈崇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