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的创新票据业务

2014-03-08 22:13 600

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对我国的经济、金融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票据市场而言,可以充分利用上海自贸区的机会,来推动改革创新发展。

   上海自贸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牵动着广大投资者的神经,这片被看作“中国华尔街”的热土也是各大银行争抢的重地。
 
  上海自贸区的建立,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对我国的经济、金融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票据市场而言,可以充分利用上海自贸区的机会,来推动改革创新发展。
  设立上海自贸区的真正涵义,不是要形成一个政策洼地,靠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和资金进入,而是要成为一片改革试验田,其成功经验要可以在全国复制推广。因此,应当选择一些要进行改革开放但又存在一定的风险、不宜贸然全面推开的领域,在自贸区内先行先试,倘若试验成功,可以推广普及,倘若试验不成功,发生风险也仅局限于自贸区这一范围内,不致对全国的经济金融体系、社会稳定造成显著影响。
 
  遵循这一思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上海自贸区改革试验田的机会,对票据市场中一些长期以来有改革创新需求,但又一直未能有所突破的事项,进行试点。
 
  一是融资性票据。我国现行的票据法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然而,将票据限制于真实贸易背景框架中已无法全面满足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而且在实践中也无法杜绝不具备贸易背景的融资性票据以隐性的形式存在。事实上,发达国家的票据市场上流通的主要都是融资性票据。因此,对于融资性票据,“堵”不如“疏”,未来的方向应该是逐步建立一个合规、透明的融资性票据市场,使目前客观存在的隐性融资性票据阳光化和规范化。借助上海自贸区的机会,建议可以在区内先行试点取消票据的真实贸易背景要求,允许企业签发融资性票据并进行转让交易,推动票据市场品种的多元化。
 
  二是票据规模监管。由于票据贴现纳入信贷规模统计口径,使得很多时候票据主要成为了商业银行信贷规模调节的工具,而偏离了其本质内涵。同时,也由此产生了票据市场上很多通过不尽合规的交易方式来逃避信贷规模管制的行为。多年以来,业内一直存在将票据贴现不再纳入信贷口径的呼声,但监管部门始终未有动作。必须承认,这一监管口径的调整,确实可能对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造成较大影响。而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则是提供了一个小范围的试点机会,建议可以对区内的商业银行采取不同的监管标准,考察将票据贴现剔除出信贷口径后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进而决定是否全面推行。
 
  三是纸票集中托管。我国目前票据市场上流通的主要是纸质票据,纸票在交易过程中,验票、移票的成本比较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发展。在短期内电票可能无法动摇纸票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推行纸票的集中托管和无纸化交易,可以大幅提升交易效率、节省交易成本,并顺应票据业务资金化运作的发展趋势。上海自贸区面积相对较小,易于试点建立一个纸票托管中心,在区内实现纸票的无纸化交易。倘若试验成功,可以再逐步建立一些区域性的托管中心,最终整合成全国性的纸票集中托管平台。
 
  四是票据衍生品交易。我国目前票据市场上的衍生品交易只能说初具雏形,但未来的发展空间却是非常大的,不仅有助于更好地发展票据业务功能,还有助于拓展新的盈利增长点,创造票据业务的蓝海。然而,衍生品的风险同样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发展票据衍生品交易必须循序渐进。建议自贸区内的商业银行可以逐步开展票据衍生品业务,如尝试和企业签订远期贴现合约或出售贴现期权,区内商业银行之间也可以小范围地开展衍生品批发交易,探索发展路径,积累业务经验。
 
  如果自贸区试点成功,创新后的票据业务将少走很多弯路进行大面积推广。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