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财评:唱空中国经济的论调了无新意
2014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境外一些机构与媒体对中国经济发起新一轮“唱衰论”,妄图影响国际社会看好中国发展的主流预期。但只要不带偏见,就不难感受到中国改革见真章、动真格的决心,也不难感受到国际社会对中国未来发展前景的期待。
2014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境外一些机构与媒体对中国经济发起新一轮“唱衰论”,妄图影响国际社会看好中国发展的主流预期。究竟是哪些人对“唱衰论”乐此不疲?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发展大势怎样看?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每逢中国有重大政治活动时,唱衰论便会沉渣泛起,不断翻炒“金融风险爆发论”、“经济硬着陆论”、“改革缓慢论”、“中国崩溃论”等。近来,一些人竞相抛出“中国经济增长失去动力,地方债务、影子银行等问题将集中爆发”等观点。实际上,这与以往的唱衰论调如出一辙,了无新意。
例如,2013年8月,有人判断中国经济增长难达目标,系统性金融风险将爆发,依据是“钱荒”等事件出现,加之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不及预期。然而,这种局面在第三季度迅速扭转,经济增速达到7.8%,实现止跌回升。全年经济增速为7.7%,超过年初7.5%目标。年底,审计署公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7万亿元,风险总体可控。
研判中国经济发展,应该看大势、观主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进一步显示,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就业持续增加,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金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商务部数据透露,今年一月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实现两位数增长,外商对中国经济信心不减。
此外,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尚未结束,区域发展回旋余地大,中国消费潜力被普遍看好,这些都为今后一个时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在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明确要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只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就集中精力抓住转方式、调结构不放松。一系列改革举措,稳定社会预期,让市场吃了“定心丸”。
是哪些人时不时发出唱空中国的声音呢?这些人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国外政客,担心中国经济发展动摇其国际地位。二是专家学者对中国情况了解片面,仅凭经验和数据主观臆造。三是投机机构和个人,试图从唱空中国中获利。
“不要听信境外唱衰中国的论调,他们并不掌握中国的情况。”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近日表示,2014年是加快改革的一年,相信经济是乐观的。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经济学家林毅夫也表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从2010年第一季度开始下滑,主要是国际经济疲软造成的。针对地方债务危机,他说,有很多讨论是危言耸听,地方债务还在可控范围内。
事实上,除了唱衰论者“棒杀”外,国外一些机构和个人也会不时“捧杀”中国经济,例如通过刻意拔高,称中国是“全球复苏的火车头”,其核心是希望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须知,当前中国经济占全球比重不到10%,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而恰恰是那些抱怨、指责中国的人在回避自身责任。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核心,中国需要一定的发展速度,但这种增长速度需要与增长质量和效益相协调。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中国经济正处转型升级过程中,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相比前些年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今后一个时期或保持中高速增长,这兼顾了需要与可能。
中国经济已然成为一艘巨轮,一举一动都会引人注目,类似兴衰论调或长期存在。但只要不带偏见,就不难感受到中国改革见真章、动真格的决心,也不难感受到国际社会对中国未来发展前景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