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智毅代表:发展县域金融要把“金融之水”引向农村
“我国95%的国土面积以及70%的人口和60%的GDP都是由县域创造的,同时农村里面65%的劳动力也是在县域里面消化和吸收的。“在农村贫瘠的土地上急需要我们修桥、筑渠,把‘金融之水’引向农村,使三农能够发挥更大的生机和活力。
人民网北京3月4日电 (记者 荣先明) “我国95%的国土面积以及70%的人口和60%的GDP都是由县域创造的,同时农村里面65%的劳动力也是在县域里面消化和吸收的。从整个县域经济在全国大局中的地位以及现在县域经济对新的农村金融服务的一些需求来看,我们觉得农村金融进行重构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在今后一个时期里面会非常的重要。”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银监局局长邓智毅在谈到发展县域金融时如是说。“在农村贫瘠的土地上急需要我们修桥、筑渠,把‘金融之水’引向农村,使三农能够发挥更大的生机和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特别是农村金融得到了一个长足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变化,县域经济也在不停地变化,农村金融体系和模式需要创新。
邓智毅说,湖北是中部大省,也是工业大省,但更多的时候,它是农业大省,比如湖北的油菜籽、淡水养殖以及江汉平原农副产品的生产,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我们从2011年开始,研究县域金融对于“三农”支持的情况。结果发现,像2011年,我们县域的存贷比才46.3%,应该说比全省平均的存贷比低了将近21个百分点,这个差距是很大的,说明县域金融里面,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是不够的。所以,在农村贫瘠的土地上急需要我们修桥、筑渠,把“金融之水”引向农村,使“三农”能够发挥更大的生机和活力。
邓智毅介绍,在传统的金融格局里面,增加网点是一个最快捷的渠道。现阶段农村金融中县域网点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为解决农村金融问题,湖北推出“三覆盖一提高”工程: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每个县要成立一家农村商业银行,在每个县要成立一家村镇银行,在所有的行政村布设一台电话银行,力争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每年县域存贷比提高二到三个百分点。
每个县成立一家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法人总部就在县域里面,不存在上级行对下级行进行“抽血”和调度资金,这样吸收的存款基本全部用在县域里面。村镇银行也是一样,村镇银行中民资所占的比例超过70%,有利于克服传统的金融公司治理,能够更加发挥出资人对于市场化的一个取向,这有利于激活农村金融这一潭水。此外,湖北在2.6万个行政村里布设了6.9万台简易的电话银行。
调查发现,农村金融还有一个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就是贷款难和难贷款。要解决这个问题,搭建基层新的信息对称的方式和模式的创新非常重要。湖北提出了一个“双基双赢”。所谓“双基”就是两个基层组织。一个是我们银行基层的网点,另一个是基层就是已经存在的党组织、村支书、村支部。这两个基层的组织进行对接,双方都发挥了一个双向监督和互补的作用,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目前,全省522个行政村成立了“双基双赢”的工作室,有14万农户通过这种模式创新得到了贷款,全省发放的贷款已经达到30多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