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蔚华的政策提案:从修订商业银行法到人民币国际化

2014-03-03 09:581402

为了保障我国中资商业银行稳健发展乃至我国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亟需加快修订《商业银行法》,支持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拓展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经相关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的审批同意,商业银行可以投资参股或控股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以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本文选自招商银行前行长马蔚华的政协提案

  关于进一步修订《商业银行法》推进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提案

  [提案摘要]

  1995年我国颁布实施《商业银行法》,正式确立了我国商业银行分业经营的原则。2003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进行了修订,为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预留了空间,但由于仍以限制为主,致使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进程较慢。随着金融脱媒进一步加剧、利率市场化实质推进以及互联网金融新型业态对银行核心业务领域的冲击,中资商业银行利息占比逐年降低,经营面临严峻挑战。为了保障我国中资商业银行稳健发展乃至我国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提高中资商业银行整体竞争力,亟需再次修订《商业银行法》,完善外部法律环境以及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以全面支持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化经营进程,拓展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空间。

  一、背景及问题

  1995年《商业银行法》的颁布正式确立了我国商业银行分业经营的原则。该机制对于整顿当时的金融市场混乱、防范跨行业风险传递、保障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秩序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但随后国内外金融形势发生巨变,一方面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放弃分业经营政策,特别是美国于1999年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修改了实施六十多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正式从法律上认可混业经营。另一方面国内金融市场日趋规范成熟,但国内商业银行面临金融脱媒、市场利率市场化、外资银行竞争的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本委员于2003年两会期间作为十届人大代表提交了《关于修改<商业银行法>的议案》,其他银行界人士也进行了多方呼吁。2003年12月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商业银行法》进行了修改,将原《商业银行法》确立的绝对分业经营体制做了一定调整,主要体现在第四十三条,除再次强调“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的,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以外,增加了一条例外性的规定“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从而为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预留了通道,但规定仍以限制为主。此后虽然国家相关部委在基金、金融租赁、保险方面为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制订了配套政策,但实际发生的个案最终均需经国务院审批,因此商业银行仍有大量综合化经营的需求无法满足,影响了综合化经营的步伐,不利于中资商业银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而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中资商业银行的发展空间持续受到挤压。一是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自1996年放开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走过近17年的历程。目前除了存款利率以外,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以及信贷市场的利率均已实现市场化定价。而国际经验表明,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正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最为关键、也是风险最大的一圈。对于长期处于利率保护的中国商业银行而言,利率市场化改革无疑是一次浴火重生的洗礼。目前国内银行生息资产余额超过100万亿元,利差每收窄1BP,将降低息差收入100亿元左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利差收窄超过124BP,全行业将进入亏损区间。美国银行业在完成利率市场化之后的1987年至1991年间,平均每年倒闭200多家银行;韩国银行业在利率市场化完成后,其贷款不良率从1997年的6%上升到1999年的12.9%;台湾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曾出现过全行业亏损。二是金融脱媒进一步加剧。2002至2013年11年间,非信贷类融资规模从900亿元快速增加至7.82万亿元,增长了87倍,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从4.5%持续提高至45.2%;而信贷类融资规模仅增长不到5倍,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从95.5%持续下降至54.8%。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盈利结构的直接影响就是银行净利息收入占比不断下降。2010年末,招行、中信、浦发、兴业、民生等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占比为84.7%,而到2013年三季度末已降至77.38%,下降了7个多百分点。三是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跨界渗透加剧竞争。随着互联网企业对银行核心业务领域的不断侵蚀,银行的资金来源和客户来源都受到了冲击。互联网金融作为搅局者产生的“鲶鱼效应”,打破了原有金融体系的平衡,弱化了商业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的中心地位。

  为有效应对中资商业银行在复杂经营环境和竞争环境下面临的困局,首先需要银行自身加快调整业务结构,千方百计降低经营成本,并着力提升管理水平。与此同时,还需要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为银行业打开综合化经营的大门,弥补利差收窄带来的利息收入的减少。从国际经验看,综合化经营是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地为传统银行业开辟新的业务空间和利润来源。如果国内中资银行不能加速实现转型,拓宽经营领域,将严重影响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障我国中资商业银行稳健发展乃至我国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亟需加快修订《商业银行法》,支持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拓展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二、建议及理由

  (一)建议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组织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优化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法律环境,支持商业银行开展综合化经营。特别是要修订《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三条,建议将现条款修改为如下三款:

  “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可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许可从事财富管理信托业务。

  经相关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的审批同意,商业银行可以投资参股或控股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以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不得直接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和非金融类企业,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理由

  如前所述,随着当前金融市场的重大变化,我国中资商业银行有必要通过综合化经营尽快实现转型,拓展经营领域,提高整体竞争力。2003年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对《商业银行法》的修改虽然为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预留通道,但由于这还仅是一条例外性的规定,实践中对于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具体事项仍采取个案审批的做法,未形成常态化的审批流程。因此亟需在法律规定上做进一步的修改完善。

  针对上述《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三条的修改建议,具体理由如下:

  1.由国务院授权相关金融监管机构具体负责审批商业银行的综合化经营事项,并制定常态化的审批流程和准入门槛。为支持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经相关金融监管机构审批同意,应允许商业银行跨业投资参股或控股其他金融机构(如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对于有较强经营实力、良好声誉和较强风险控制水平的商业银行,允许其进行跨业投资经营,同时要求商业银行建立严格的“防火墙”机制,有效防范不同领域的风险交叉传递。

  2.商业银行可在得到银行业监管机构的许可后从事财富管理信托业务。自2005年银监会颁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以来,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得到蓬勃发展,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投资需求,当前已成为我国财富管理市场主力。银行理财从其法律实质看属于信托法律关系,但由于《商业银行法》分业经营的限制,银监会只能在相关监管规定中将其界定为委托代理关系。与信托关系相比,委托代理关系在法律上存在诸多不足:对于客户而言,其委托管理资产的独立性、安全性不足,缺乏“破产隔离”的法律保障;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由于地位不清晰,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与其他金融资产管理业务相比较而言有所不足。为保障银行理财业务长远稳健发展并更好地保障客户利益,建议明确银行可开展财富管理型信托业务,同时将银行理财界定为特定类型的信托业务。

  3.为了避免商业银行直接涉足实体投资和房地产领域,引起市场秩序的混乱,仍应维持商业银行不得直接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和非金融类企业的原则性法律要求。但之所以增加“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的条款,是在政策上为商业银行将来拓展业务空间预留一定的灵活性。比如,将来可考虑允许银行在向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提供贷款融资的同时,获得企业的部分股权或认股期权;允许商业银行为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创新而投资设立相应的控股子公司。

  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提案

  [提案摘要]
 

  自2009年启动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人民币国际化取得可喜进展,目前已成为全球第八大支付货币和第二大贸易金融货币。人民币国际化对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推动经济金融领域的全面改革,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和作用。但从深度和广度看,人民币国际化总体而言仍处于起步阶段,人民币全球市场占比仍然偏低,存在流出境外的人民币资金缺乏多元、高效的投资增值和综合运用渠道,非居民持有人民币意愿不高等问题。鉴此,本委员特提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背景及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加速崛起、全球格局持续重构,人民币登上国际舞台已是大势所趋。自2009年启动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人民币跨境运用的业务领域不断拓展、功能层次持续提升、地理疆域渐次延伸,人民币国际化取得积极进展。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最新数据,目前人民币已超越新加坡币及港元,成为全球第八大支付货币,市场占比达1.12%;早在去年10月也已超越欧元,成为仅次于美元的全球第二大贸易金融货币。短短五年之间,人民币已逐步发展成为全球经济金融市场上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

  尽管取得可喜进展,但客观而言,人民币国际化仍处于起步阶段。从使用的深度来看,相对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人民币全球市场占比仍然偏低,并且其跨境使用主要集中在贸易结算环节,计价、储备等国际货币职能远未得到充分发挥,即使在采用人民币结算的贸易业务中,采用人民币计价的也仅占56%。从使用的广度来看,目前多数人民币收付发生在中国内地与境外中资关联主体之间,尚未形成境外第三方之间的大规模收付流转,人民币国际化亟待实现从“跨境小循环”到“全球大循环”的跃升。

  上述问题的症结都在于非居民持有人民币意愿不高,而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流出境外的人民币资金缺乏多元、高效的投资增值和综合运用渠道。一方面,人民币回流境内的渠道尽管已初步建立,但仍不够顺畅,在岸金融市场的有限度开放难以满足非居民分享中国发展红利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的深度与广度不足,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人民币资金、提供配套金融服务的能力不强,很难在境外就地实现供求匹配并获得较高收益。

  二、建议和理由

  为妥善解决上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丰富流出境外的人民币资金的投资增值和综合运用渠道,稳步提高非居民持有人民币的意愿。本委员建议,由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会同相关部门尽快研究完善有关配套机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第一,以试验区先行先试为突破,进一步完善境外人民币回流机制。探索完善并积极推动上海自贸区分账管理、双向互通、有限渗透的跨境资金管理模式,特别是明确允许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参加银行,通过在自贸区开立非居民自由贸易账户(FTA)直接进入上海地区的证券和期货交易场所进行投资和交易;全面拓宽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的主体范围、贷款用途及操作模式,允许前海金融机构在离岸人民币市场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探索前海各类交易所在香港发行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以更好地对接香港离岸人民币回流需求;分别针对台湾和澳门地区的人民币回流需求,支持昆山、横琴试验区的企业开展集团内部跨境人民币双向借款业务,并扩大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适用范围。需要强调的是,既然是试验,就要大胆探索,不要怕出局部的问题;有了应对局部问题的经验,才能保证全局不出问题。

  第二,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为方向,稳步推进金融市场的高水平开放。借助试验区的先行先试吸引人民币回流在力度上还有所不足,在中长期还应通过高水平地开放金融市场,促进离岸人民币以各种形式无障碍地回流境内。可采取“正面清单+局部试点”、“全国试行负面清单”、“持续缩减负面清单”三步走战略,原则上,最终除了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导致金融风险、影响政策操作的少数领域,整个金融部门都应在负面清单之外。

  第三,以丰富产品供应为核心,加快在岸人民币金融中心建设。人民币全球投资运用离不开丰富的金融产品,以及具有强大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能力的在岸金融中心。建议鼓励境外机构在上海发行熊猫债,探索境外企业以人民币上市;搭建以人民币计价交易的国际大宗商品新型交易平台;完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定价机制及配套产品创新体系;加速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建设。

  第四,以提升全球服务能力为重点,加快离岸人民币全球体系构建。进一步放宽对香港个人人民币兑换和汇款的限额,允许符合资质的境内金融机构参与香港人民币(CNH)交易,明确国有企业利用港交所外汇期货合约对冲汇率风险相关规定,探索香港与内地交易所市场互联互通。差异化定位新加坡、伦敦、台湾等离岸中心,与香港形成互补合力,并选取卢森堡、迪拜、约翰内斯堡等新兴的区域金融中心城市,择机增设辅助性人民币离岸中心。积极回应境外央行将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的需求。同时,进一步加大金融机构“走出去”的支持力度,鼓励其加快海外布局,提升对全球客户的人民币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2024第九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数字人民币,交易银行的新战场

2024-11-15 17:05
2963

国家外汇局:8月境外机构继续净增持境内债券 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意愿保持稳定

2024-09-19 13:44
143584

腾讯亮相2024服贸会展现数字人民币“跨境场景”拓展应用

2024-09-13 13:02
97786

跨境供应链平台易芽EasyYa完成1.5亿人民币融资

2024-08-28 13:12
117245

数字人民币使用风险提示书?

2024-08-23 15:14
124060

吉尔吉斯斯坦将人民币列入官方每日公布汇率货币名单

2024-08-22 13:33
118866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