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欲分羹离岸人民币市场 然汇率骤贬或促其三思而行
面对日益发展的中国离岸人民币市场这一块“诱人的蛋糕”,欧洲银行界人士和决策层希望从中分一杯羹,但中国经济放缓,尤其是近期人民
面对日益发展的中国离岸人民币市场这一块“诱人的蛋糕”,欧洲银行界人士和决策层希望从中分一杯羹,但中国经济放缓,尤其是近期人民币汇率出现暴跌,可能促使投资者三思而行。
中国逐步放松对人民币汇率控制的近五年以来,已经激励众多来自香港或其他地区的投资基金涌入,其中包括瞄准零售市场的基金。点心债的推出便是为了在中国境外进行交易,在伦敦等大型外汇交
易中心,离岸人民币交易量庞大。卢森堡、巴黎和法兰克福等城市也在为分得一份人民币离岸交易的蛋糕而与亚洲金融中心展开争夺。
投资者受到中国此前达两位数的经济增长率、以及人民币在严密管理下逐步升值趋势的吸引。他们一般仅能通过离岸工具来参与人民币交易。
但近期人民币走贬暗示,中国央行(PBOC)迫切希望挤出中国资产中的投机性泡沫,并在美国撤出货币刺激导致其他新兴市场货币受创之际,令人民币更具竞争力,并使得出口更为便宜。这一限制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可能会拖慢中国离岸人民币市场规模的扩张步伐。
汇丰(HSBC)亚洲经济研究联席主管Frederic Neumann本周在卢森堡一次会议上指出:“未来几个月,在抑制热钱与人民币国际化之间将出现一些矛盾。”
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周五(2月28日)早盘再度急速滑落,一度大跌0.9%突破6.18关口,报6.1808。分析师认为,中国人民银行目前是要给市场带来更多双向波动,并为后续改革做准备,打压对人民币的投机押注。
在债券投资者眼中,中国是相对安全的投资避风港,因为中国的主权评等为“AA”,是新兴国家中最高的,如今人民币贬值让这一形象有些失色。
点心债市场规模在差不多三年的时间里已发展到4,000亿元人民币(650亿美元),主要是在香港发行。但如果投资者对人民币升值没有确定把握,他们购买点心债的意愿就会降低。
另一个吸引投资者购买离岸人民币的因素是,预期在岸人民币最终将实现完全可兑换,多国央行都在买入在岸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外加投资者的离岸人民币持仓,两者总规模之高使得人民币成为全球最活跃的货币之一。
但国际投资者对于这种格局的改变速度远没有中国投资者那么乐观。本周道富银行(State Street)进行的一项投资者调查显示,30%的在岸投资者认为,到2020年人民币将成为最主要的两种交易货币之一,但离岸投资者都不这么认为。
中国经济增速已经放缓至7%,该水准被广泛认为是支撑社会和经济改革所需的最低增速;此外投资者还担忧庞大的影子银行业发生违约。
道富全球市场全球宏观策略主管Michael Metcalfe表示: “中国经济由出口导向转型为消费导向的过程进展得如何,外界对此的担忧持续且日益增强,人们担心的是经济增速将快速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