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竞逐“隐形冠军”
针对珠三角、长三角的实地调研显示,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持续创新,在“小众市场”抢先机,涌现出众多全球“隐形冠军”,发展态势总体稳中向好。” 同样是为了在“小众市场”确立优势,江苏盐城豪迈照明科技有限公司作出了一个重大调整:收缩常规产品,专攻细分领域。
针对珠三角、长三角的实地调研显示,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持续创新,在“小众市场”抢先机,涌现出众多全球“隐形冠军”,发展态势总体稳中向好。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攀 张展鹏
作为我国制造业的两大核心基地,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集中了众多的中小企业。日前,《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两地走访时了解到,去年下半年以来,在全国经济运行总体呈现企稳向好势头的大环境下,大部分中小企业发展平稳,一些优势行业、优势领域继续涌现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隐形冠军”,令业界鼓舞。
但受国内外复杂环境影响,相当部分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仍痛感生产经营中存在的用工成本上升、融资难融资贵、公共服务有待改善等痼疾,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化解,期待对科技体制、财税体制等领域的改革尽快落到实处,让企业能够减负前行。
中小企业竞争力趋好明显
作为一家既和电子商务挂钩,又赶上了当下城市居民生活需求“个性化”转变浪潮的新型企业,广州尚品宅配集团副总裁、新居网总经理胡翊接受本刊记者采访中坦言,自己压力不大。去年下半年以来,这家企业最头疼的问题还是“产能不足”。
依靠在全国创新性提出“数码全屋定制家具”这一概念,尚品宅配多项技术获得了中国家具协会颁发的科技进步奖,当前这家企业已经拥有11万平方米的厂房,但是生产仍然赶不上每年超过60%的市场需求增速。
在经济总体平稳并趋势向好的大环境中获得良好业绩,是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不少中小企业在过去一年中的共同表现。江苏无锡顺达智能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建飞说,这家只有150名员工的“小企业”,去年营业收入达到1.5亿元;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预计今年新型工业机器人产能将达到3000台左右,占到国内产能的近10%。该公司董事长何敏佳说,公司从2006年底开始转型,“现在进入了成果收获期,企业正在广州市的支持下建设机器人产业工业园。”
“2012年底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态势总体稳中向好,既和经济大环境有直接关联,也与国家多项宏观政策协调推进带动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有关。”工信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介绍说,截至2013年下半年,在加强财税支持、完善金融服务、推进结构调整、健全服务体系、提升创新能力等方面,仅中央有关部门就围绕国发14号文件制定了60项配套政策,此外还有多个省、区、市出台了实施意见。
在财税方面,2012年以来,有关部门累计取消和免征34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涉及金额297亿元,去年中央财政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规模增加至150亿元;在融资方面,2013年上半年全国主要金融机构及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外资银行人民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2.25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比同期大中型企业贷款分别高2.3个和1.9个百分点。
“小众市场”创新“隐形冠军”
和总体趋稳相比,更令人感到兴奋的是,有一批中小企业依靠专、精、尖的技术实力,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成长为细分行业和产业领域内具有高度竞争优势的“隐形冠军”,是当下我国经济活力和自主创新力的重要来源。
“幸亏我们在2009年将经营重点转向了3D眼镜类产品的开发,而且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渡过现在严峻的市场考验。”广州博冠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德祥说,公司在家用光学产品这一“小众市场”上已经站稳脚跟。
本刊记者看到,博冠门口悬挂着多所著名高校实习基地牌匾。曾德祥认为,这得益于技术优势,公司现在有60多项专利,覆盖了传统光学、3D技术、穿戴数码等领域。作为主打产品的3D液晶开关眼镜能与国内外的主流电子产品品牌兼容,这也开了国内技术之先河。
曾德祥说,在传统光学方面,博冠与欧美相比差距明显,“但是在3D影像这个方向,博冠和国外厂商相比没有太大劣势,不惧任何国外企业技术方面的挑战。公司现在有一支很有力的研发队伍,而且和很多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同样是为了在“小众市场”确立优势,江苏盐城豪迈照明科技有限公司作出了一个重大调整:收缩常规产品,专攻细分领域。该公司副总经理赵连广的解释是,“我们最终目标是,别人不向我买产品,而是买核心技术。”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本刊记者在公司采访期间,恰逢江苏省照明电器协会、总参第63研究所等的7名鉴定委员会专家对豪迈照明自主研发多项产品进行鉴定,并一致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建议公司加大推广应用的力度,实现批量生产。
对于在细分领域持续创新的“甜头”,南通奥凯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卫东感同身受。这是一家拥有80多名员工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食品添加剂的研发生产,公司主导或参与了多个产品国家标准的起草。
许卫东说,这几年他发现技术创新必须借助“外智”,“培养自己企业的研发人员固然重要,但是作为小微企业,研发团队的规模和能量终究有限,所以不断和国内重点高校进行合作,根据技术的不同特征实行科研外包,取得了显著的市场效益,像主打产品“高纯度食品添加剂脱氢乙酸钠”和“高纯度食品添加剂精山梨酸钾”在国内分别占40%和20%~25%的市场份额。
突破海外市场谋求新增长点
江苏申锡建筑机械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虽然员工不到300人,但生产能力、市场占有率均在国内高空吊篮行业排名居首。该公司董事长吴仁山介绍说,随着人员规模和生产能力的提升,近年来公司主动调整选择“走出去”。如今公司产品出口美国、阿联酋、新加坡、澳门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818米阿联酋迪拜塔这些高层建筑使用的高空作业吊篮都是“申锡制造”。
无锡顺达智能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建飞也有同样抱负,多年来提出“顺达梦”就是向全球制高点挺进,让公司的产品逐步取代国外的生产线。顺达目前已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客户包括全球500强卡特彼勒等企业。
“以前国内各种生产线都是进口,国内企业一度感觉‘高不可攀’。”高建飞说,但在国家转变战略培育国内企业后,像家用电器的生产线已全部国产化,外国企业已经没有机会,“现在期待的就是在汽车等更加高端的生产线上,通过我们也能实现全部国产化。”除了最高档的模具,其他的技术他自认为与国际知名同行并无多大差别。
而从产业角度看,依托国家整体工业实力的强劲提升,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的整体崛起也值得高度关注。如广东深圳、浙江义乌等地都有一大批网商专注“B2C”的出口业务。深圳手机卖家刘恩和说,自己的企业一共只有10个人,2012年前靠卖山寨手机挣钱越走越窄,于是痛下决心专做联想、小米、华为、中兴等国产品牌手机,一年多时间就从最初的一个月出口几百台发展到一个月出口几十万美元,现在已在俄罗斯建厂了。
急盼加快改革“减负前行”
展望未来,不少珠三角和长三角企业主动向本刊记者提及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它们看来,除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等提法提振企业信心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等领域也都有利于激发中小企业活力。
曾德祥说,从全世界范围看,中小企业都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但受制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创新体制计划色彩浓厚等因素,国内很多中小企业一直是“提心吊胆搞科研”,要么担心成果被复制导致血本无归,要么就因难获得政府支持而苦苦支撑,“未来两到三年内如果能在这两个方面有所突破,我们就有信心再上一个台阶。”针对现有困难,接受采访的中小企业和有关人士认为:
首先,进一步加快各项惠企措施的落实力度,减轻企业负担。工信部有关负责人曾表示,从该部门进行的调查看,与国务院大踏步简政放权相比,一些地方政府落实惠企措施的进展却并不快,“调查显示,小微企业中认为税收优惠政策完全落实的有35.64%,不清楚相关惠企政策的高达50%左右”。
而且,企业负担仍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工信部中小企业中心去年下半年的调查表明,中小企业虽然毛利率达到了19%,但平均利润率只有5.1%,低于全国工业企业的6.66%,表明这些企业可供留存分配和追加投入再生产的资金有限,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和外部减负依然有较大空间。
同时,企业已交税金占营业收入比重为7.8%,74%的企业反映税收负担比较重。本刊记者在采访中也听到不少企业表示,近年来,一方面是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问题确实大幅减少,另一方面与行政职能挂钩的各种服务收费却依然存在甚至不断出现新品种,“这些‘合法但不合理’的收费,能不能有个说法,我们非常期待。”
他们建议,国家在下一轮的财税体制改革中应针对中小企业进一步出台减负政策,比如在新的财税改革框架中,落实“应收尽收”原则应尽量避免针对中小企业造成新的压力。
其次,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降低融资成本,拓展融资渠道。部分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中小企业负责人认为,在这一领域要想实现突破,关键是要想办法让银行等金融机构能针对中小企业实行“信用担保”,另外就是希望相关监管部门能够在资本市场上多发掘类似“新三板”扩容那样的融资新渠道,让中小企业有更多的路可走。
其三,希望进一步加强针对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一些企业家认为,现在很多中小企业对优惠政策是“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适合中小企业获取政策信息、参与政策互动的公共平台,“今年希望国家和各级政府能够在这一方面加强建设,如果政策一出就有短信通知、微信送达,各地能有一些示范性的平台提高企业对政策的知晓率那就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