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日报:自贸区金融细则密集出炉,剧情可能不够精彩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于2 月21 日发布《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通知》。我们也寻得部分证据借此提示市场,本周自贸区的金融细则可能着墨于经常项目下的开放,资本账户的开放仍阻隔重重。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于2 月21 日发布《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通知》。作为“央行30 条”落地的第二个金融细则,包括了跨境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境外借款、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统观本周出台的两个细则,扩大了人民币跨境使用的范围,开放了个人与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简化了经常和直接投资项下人民币跨境使用流程,并明确了人民币借款规模、期限与使用范围,将有助于在自贸区内增加跨境人民币使用,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本周将开启金融细则落地的连续剧,但连续剧的剧情很可能并不那么精彩。
我们也寻得部分证据借此提示市场,本周自贸区的金融细则可能着墨于经常项目下的开放,资本账户的开放仍阻隔重重。短期政策预期可能承压,需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寻找精耕细作的受益行业,证据有三:
第一、专用存款账户另起炉灶,FTA 账户落地存疑。FTA 账户被视为自贸区金融改革的核心载体,作为隔离型资本账户开放的分账核算单元,承担着企业办理跨境融资、担保甚至本外币资金自由兑换的平台,有望打通区内账户与其他银行结算账户之间因经常项下业务、偿还贷款、实业投资等交易的资金划转。此次《通知》则要求区内企业从境外借入的人民币资金,必须在银行单独开立专用存款账户,这类似于已有的NRA 账户,却并未提及FTA 账户。这一表述令我们担心FTA 账户在短期内落地可能困难尚存。
第二、金融开放不会一步到位,二线管住向一线前移。“一线不会完全放开、二线不会完全管住”的提法我们已不陌生,在“央行30 条”刚刚出台时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方面就向我们强调:试验区作为一种新型的开放模式,它不是金融特区,更不是一块“飞地”,试验区要继续适用全国统一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例如继续根据资本充足率管理、流动性管理、法定存款准备金管理等实施统一监管。正是基于对资金与货物流通属性的明显不同,对于金融的细则不提“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而是将管制界限适当前移,在一线上就限定区内企业借款规模与实缴资本绑定、借入人民币资金只限区内境外使用、活期计息。
第三、自贸区成立以来,人民银行、财政部、交通运输部、文化部、工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12 个国家部委已相继出台了试验区建设的相关文件,唯独外汇管理的相关意见尚为空缺,可见资本账户开放的风险考虑中谨慎性仍占据主导。
基于以上三点原因,我们认为虽然短期制度红利可能承压,但《通知》对于企业的长期正面影响依旧不可忽略。一是贸易企业受益于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开放注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进一步扩大经常项下人民币跨境使用,会明显提升贸易效率与跨境结算的便利;二是金融企业受益于牌照开放、准入简化、监管优化与流程简化,以及入驻企业对离岸业务与跨境业务的需求增长,将进入业绩爆发期;三是坚持人民币国际化总体路线“经常项下人民币输出、资本项下人民币回流”,因此扩大人民币资本输出与提升国际贸易人民币计价份额,必定要求人民币继续保持升值的大方向不做改变,保证国际市场的持币动机。
其他重点关注:(1)今年央行信贷政策侧重六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