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理业务成银行追逐焦点
近年来,商业银行的保理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保理创新产品层出不穷。中国银行业保理专业委员会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协会25家成员单位的国内保理业务量达1.2万亿元,同比增长115.7%;国际保理业务量594.3亿美元,同比增长176.1%。
垒大户风险初现
近年来,商业银行的保理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保理创新产品层出不穷。专家指出,一旦遇到市场环境不太好的情况,银行保理业务就会受到牵连,应收账款收不回会成为银行坏账,如果条件叠加的话,负面影响则会更大。
银行保理业务井喷式发展
据中国银行业协会保理专业委员会首次公布的保理行业报告显示,2012年银行保理业务量折合人民币达到2.83万亿元,同比增长26.94%。其中,国内保理业务量2.2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3%;国际保理业务量939.72亿美元,同比增长80.16%;进口双保理业务量31.59亿美元,同比增长161%,居全球第四位;出口双保理业务量104.39亿美元,同比增长103%,连续5年居全球首位。
而2013年,商业银行的保理业务更是一路飙升。中国银行业保理专业委员会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中国银行业协会25家成员单位的国内保理业务量达1.2万亿元,同比增长115.7%;国际保理业务量594.3亿美元,同比增长176.1%。
银联信分析师刘佳臣认为,保理业务之所以成为各家银行追逐的焦点,自然是因为利益使然。通过保理业务,卖方企业可以从银行处获得资金进行周转,而银行也可以从中获得大额收益。但是,保理业务迅速发展的同时,实际上也为商业银行埋下了隐患。一旦遇到市场环境不太好的情况,银行保理业务就会受到牵连,应收账款收不回会成为银行坏账,如果条件叠加的话,负面影响则会更大。
商业保理公司发展潜力较大
目前,保理创新产品层出不穷。银联信报告显示,在保理涉及的行业创新方面,有船舶保理、租赁保理、工程建筑保理、收费权保理、服务业类保理等,不断刷新保理行业。如顾客买机票的票款和大学的学费也纳入到了保理范畴,不仅打破了银行保理的买方卖方的传统观念,更穿越了个人、法人、非法人单位的客户边界。在保理业务的模式创新方面,有些银行推出了池保理(或应收账款池融资);跟随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还出现了跨境人民币保理。
截至2013年11月底,全国已经批准的商业保理公司已经达到197家,总注册资金达到240亿元人民币,平均每一个保理公司都是1亿元以上的资本金规模。据悉,现阶段,我国非银行类保理商尚处于试点时期,多数商业保理公司还处于婴幼儿期,刚刚开始起步,且基本上立足于国内保理业务。初步调研显示,业务量最大的只有几十亿元人民币。
刘佳臣表示,尽管商业保理公司业务目前只是崭露头角,但是,其业务经营专业,同时受到银监会的各项监管制度相对较少,因此其发展潜力相对较大,在未来很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保理业务的主力军。
垒大户风险初现
银联信分析师钟加勇说,“现在不仅能将大宗商品、船舶制造、海外工程做成保理,甚至连飞机、卫星都能开展保理业务。保理几乎变得无所不能,无所不包。”目前各中资银行保理业务的市场份额并不一定与其资产规模成正比,但这个正相关关系已经开始显现,保理业务的客户规模选择越来越大。
“虽然商业银行的保理业务规模快速扩大,但也埋下了一定的隐患。”钟加勇认为,从商业保理业务目前的业务开展来看,在能源领域出现的问题相对于钢贸领域的多得多。“因为对于钢贸领域,银行现在都会比较谨慎,保理业务一般都不会涉及钢贸。而煤炭、石油等能源类企业,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明显,市场大起大落都会影响能源类公司的资金流,这样风险就被转嫁到了银行身上。”他说。
记者 陈宁